第440章 名含凤字
作者:青丝易老      更新:2021-08-05 19:01      字数:2153
  听得鹿晓白如此一说,太妃又把视线移到她身上,眸中是千年不化的寒冰,唇角微微一牵,牵出个极浅的笑容道:“晓白客气了!老身到自己儿子家来,不算什么大驾,怎能要你这个客人远迎?”
  客人?鹿晓白猛地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客人,却跟主人的娘说这样的话,实在有喧宾夺主之嫌。她腾地红了脸,抬眸望着太妃那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扯出个尴尬的笑容道:“太妃说的极是。”
  秀儿与彩鸢对视了一眼,又垂首低眸,大气也不敢出。太妃看了看她们几个,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四个婢女齐声应道,便鱼贯出了大厅,秀儿与彩鸢预感到大事不妙,却也不敢违逆,切切地望向鹿晓白,见她点头后才慢吞吞地离开。大厅霎时陷入静默中,鹿晓白立时感觉如坐针毡,不想费神找话题打破沉默,只垂睑静等太妃说明来意。
  太妃没有让她久等,清了下嗓子道:“老身此番前来,是有一事请晓白帮忙。”
  帮忙?我没听错吧?鹿晓白疑惑地抬眸看她,太妃原本沉郁的脸色此刻更添了一份凝重,如同罩着薄膜的眸光没有一丝温度,连问出的话也听不出情绪起伏,“但不知鹿晓白肯不肯帮?”
  鹿晓白踌躇了一会儿,点点头轻声道:“太妃请讲。”不管怎么说,她是元子攸的母亲,她无法拒绝她的要求,虽然压根不知道要帮什么忙。
  太妃却忽然起身,走到她跟前,俯下身细细看她的脸,有如化验室中医生在显微镜下研究着某种病毒。从她身上散发出麝香以及发蜡的混合味,令鹿晓白有些不适,头皮阵阵发麻,却不敢避开,因为那样显得无礼,只好耐着性子等她研究完毕然后出报告。
  “嗯,果然是破相了。”太妃扔出这条结论之后便又坐回原位,鹿晓白微松一口气,但心马上又提了起来,太妃在大冷天特地跑来,绝不是来研究她脸上的伤疤这么简单。
  虽说在时间以及各种生肌膏美颜霜的双重作用下,她右脸上的疤痕已淡不可见,但寒冷的天气,连平时红润的嘴唇及两颊都可以冻得发紫,那疤痕就更不用说了,色泽要比天气好时沉了许多,只要留心,便可一眼看出。
  “晓白,我就不拐弯抹角了。了尘大师是个得道高僧,在命理玄术上造诣精深。”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鹿晓白心中一沉,太妃此时说起了尘大师,其用意不难猜测,只不知此次她又从了尘大师那里听到哪些忠告?
  她努力让自己狂跳的心脏平缓下来,告诉自己深深吸气慢慢呼气,而她也真的照做了,几次换气下来,太妃已说完一连串话。大意是了尘大师算出子攸命途多舛,一生多劫。十八岁之前的都是小劫,而在他十八岁之后,会有三个攸关性命的大劫。
  天地间五行相生相克,再大的劫也有克制它的办法。原本在他十七岁这年,只要娶得命带凤格或名含凤字的女子,便可化解那些大劫,此生亦可平安度过。
  “名含凤字?太妃是指凤雅吗?”鹿晓白不由得嗤笑,太妃要把谢凤雅硬塞给元子攸,何必编出如此牵强的借口?
  太妃望了她一眼,复又淡然道:“了尘大师曾说,格主命,名主运。格与命是天注定,但名和运,却在人为。名起得好歹,关乎人的一生运程。个中玄机,妙不可言。”
  鹿晓白默然,关于名字对运数的影响之说,后世之中,也有不少人深信不疑。她是现代医生,自然不信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她只是敬畏古人,总觉得老祖宗的一些观点能传承数千年,自有它的道理。特别经历穿越之后,她早已对命理运数之说产生好奇并深受影响。太妃接下来想说什么,她已心中了然。
  “天下众生芸芸,名凤的女子何其多?但你认识的又有几个?晓白你不防想想,在你认识的人当中,为何你不名凤,我不名凤,邻里街坊那些姑娘们都不名凤,偏偏只有凤雅的名字带凤?这难道不是冥冥天定的玄机?”
  太妃说到这里停下来,端起矮桌上的茶杯,掀开杯盖,深深一嗅,闭眸回味片刻,满意地点点头,再次睁开双眸时,眸底有了些许暖意,连带脸色也柔和了许多。她连啜了两口茶,看向坐在她右下首的鹿晓白,又淡淡说道:“你可能想不明白,既然凤雅是可以帮子攸渡劫的人,当初为何不娶她进门?”
  姜果然是老的辣!太妃在佛堂深居简出,不仅看破世情,而且洞悉人心。鹿晓白正有此疑问,当下抬眸看她,静待答案。
  “亲事是从小就订下的。只是……”太妃眼神一黯,脸色又阴沉起来,叹了口气道,“只是没想到,子攸入宫以后,生病发烧,把脑子烧坏了。婚事便搁置下来,等子攸精神好些再办,总不能委屈了丫头。不承想……”后面说的,跟鹿晓白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太后突然赐婚,把个臭名远播的草包许给元子攸,占了正妃之位。而谢父原本便对元子攸的健康问题颇有微辞,只是碍于亲戚不好反悔,只好硬着头皮等,反正凤雅年纪尚幼,他不急。这下闻得正妃另有他人,于是借题发挥,扬言不能委屈女儿当姨娘,因而这桩娃娃亲便算告吹了。
  而随着鹿晓白的被休,事情又有了转机。难怪太妃会在把谢凤雅接到京城来,原来是接她的班,继续她未能完成的使命,并非如元子攸说的那样,指婚给元子正。
  他,终究还是没有说实话。
  那么,他不让谢凤雅单独去思归院,是怕她再次没轻没重地误伤她,还是担心人家话多说漏嘴?也许两者兼有吧?她不由得苦笑。她不怀疑他的情意,但对他老是瞒着她,感到心里不舒服。
  难道在他心目中,她是小鸡肚肠之人,连那不知所谓的娃娃亲都要计较?要知道谢凤雅求她把元子攸让出去,她都没有生气。相处了这么久,他还是不了解她!
  她暗中自嘲一笑,忽然想起,太妃单就“名含凤字”的原由便解释了这么多,那么,对那命带凤格的人呢?太妃又会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