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作者:晓贝      更新:2020-10-25 18:02      字数:2809
  “自然是为了选秀。”孟毓晓轻声着,对于巧云,她已然是看成了自己人,对于这些事情既然她问起了便会毫不保留的告诉她,因为她在自己身边,若是学会了审时度势日后定好为自己办事,“虽然选秀在后年,但是各府里的竞争早就开始了。”
  “赏梅宴是女出头的机会,今日母亲请来的都不是什么高权之家,一是因为逼近年关,各府里都忙,二来也是为了能够让毓娴在赏梅宴上引人注意。”
  “这赏梅宴不论排场大、级别高低,但凡表现出色的女又或者品行有失的女都会为人道,这些褒贬之语指不定哪一句就传进了宫里,对女孩日后的选秀可是影响很大的。”
  “竟这般复杂。”巧云咋舌,“真是难为姑娘您看得这么透彻。”
  “透不透彻终究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孟毓晓着起了身,抬手示意巧云不用再按了,“时候不早了,去让人准备汤浴吧。”
  巧云连忙收了手,转身出了屋,在门外换了丽娟和两名婆,忙着去准备汤浴去了。
  等一切准备好,两名婆便退了出去,巧云请了孟毓晓进内室,放下厚重的纱幔,又为孟毓晓试了试水温,方才伺候孟毓晓更衣,丽娟则在一旁跟着,只负责帮孟毓晓拿衣服。
  孟毓晓看到丽娟便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情,见她总是时不时地拿眼神偷瞟自己,便知道她定是在寻找时机同自己诉苦,所以孟毓晓索性闭了眼睛,将头枕在浴桶边上,假装憩起来。
  孟毓晓并不想参与这事,倒也不完全是想给丽娟一个教训,更多的是身心乏累,不愿意参与到跟肖姨娘有关的事情里。
  赵氏屋里,依旧灯火明亮,送走宾客之后,赵氏又将府里的各项事情交代了一遍,等到忙完的时候已经十分晚了。
  赵氏只觉得疲累,房中也不愿意太多人,只留了翠竹在身旁伺候。
  翠竹很懂事,去主去了头上较重的额带和发簪,便乖巧地倚在榻边为她按摩。
  “今日这赏梅宴很是成功,夫人定是累着了。”翠竹声。
  “累不累的倒也罢了,只愿毓娴能落个好口碑。”赵氏闭着眼,沉声着,“这几家的姑娘我到都看不中,没一个能配得上锐儿的!”
  “夫人莫急,二少爷还年轻,待开了年还能继续寻。”翠竹柔声答着话,“二少爷貌若潘安、才高八斗,定能寻一门好亲事。”
  赵氏听着她夸赞孟锐,嘴角忍不住带了笑意,浅浅地应了一声。
  孟锐的事情倒真是不急,今日这赏梅宴虽没找到合适的,但是等开了年还有灯会、踏春会、茶会等等机会,京城这么多名门贵族,总能寻到一门合心意的。
  “对了,明日绣乐坊的绣娘进府给老夫人做新衣,弄好之后你带着去一趟翠竹园。”赵氏睁了眼睛,稍稍往上看了一眼。
  翠竹的手顿了一下,立马就明白过来,知晓自家夫人这是真的打算解三姑娘的禁了。
  “这三姑娘的新衣要裁几套,什么料?”翠竹又问。
  赵氏忍了一下,稍作思索,才:“料便与毓娴的一样吧,只不过这年下绣娘们也忙不过来,便少裁一套冬衣吧。”
  “是。”翠竹笑着应了一声,嘴角扬起弧度,“今日府尹夫人好似对三姑娘很是看好。”
  “她家儿娶了礼部尚书的二女儿,入府两年了仍无动静,她自然想为儿寻一门侧室。”赵氏浅浅一笑,一副运筹帷幄的感觉。
  “这对三姑娘来倒也是门好亲事。”翠竹瞥了一眼赵氏的眼神,心翼翼地。
  赵氏却出乎意料地勾嘴一笑,“如今我倒也不急了,倒是可以将她在府里再留一两年。”
  翠竹脸上闪过一阵疑惑,随即又明白过来,俯下身,凑到赵氏身旁声道:“为了四姑娘?”
  赵氏轻轻点了点头。
  *v本s文*/来自vv/** .g zbp i. ,更sq新更t快无弹*窗**
  正文 第三十八章求情
  “姑娘,求您救救奴婢!”第二日一早,孟毓晓正打算练练字,丽娟忽然哭着跑进屋里来,跪到了地上。
  孟毓晓疑惑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巧云,巧云也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
  “姑娘,奴婢求您了,切莫让姨娘将奴婢打出去了!”丽娟一个劲地在地上磕着头,“奴婢家中老娘染病,还有三个弟妹,全指望着奴婢那点月例银过日呢!”
  孟毓晓放了手里的笔,越发的好奇起来,自己昨日虽然没有理会她,但也并没有要将赶出府去啊。
  “你先别磕头了,起来好好话,到底怎么回事,谁要将你赶出府去?”孟毓晓微微抬了抬眉梢。
  丽娟听了孟毓晓的话,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用手背左右抹去眼角的泪水,低头立在书桌下方,带着哭腔:“奴婢昨日去园里看热闹遇到了肖姨娘,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她竟平白无故地将奴婢大骂了一顿,又罚奴婢在雪地里跪了好一会儿,还昨日是赏梅宴,夫人没空,等今儿闲了,定要去告诉夫人将奴婢发卖出去,奴婢在园中无依无靠,还请姑娘看在奴婢尽心伺候的份上救救奴婢吧。”
  “哼,昨不是告诉过你叫你不要去园里么?你偏生不听,如今惹了祸让姑娘帮你,肖姨娘若真去求了夫人,你让姑娘如何帮你?姑娘难不成还能为了你去夫人面前求情不成!”巧云站在一旁毫不留情面地将丽娟数落了一番。
  丽娟侧头瞥了一眼巧云,眼中虽有些许的不甘,但也无话反驳,只好又将头低下去。
  孟毓晓静静地盯着丽娟,昨日之事自然不能全听她一面之词,肖姨娘再跋扈,也从未拿发卖人来吓唬过园里的侍女,毕竟她也知道这府里她了不算。
  “好了,你先下去吧,腊时腊月的,莫要在我屋里头哭哭啼啼地!”孟毓晓冷脸着,见丽娟不肯挪步,又补了一句:“你该干嘛干嘛去,夫人最近忙得很,未必会有功夫听姨娘的话,就算听了,发不发卖你也会来咱们翠竹园告知一声,如今没影的事,你跑来哭哭啼啼的,总不能叫我先去夫人那里告姨娘的状吧?”
  丽娟被孟毓晓一席话的哑口无言,抿抿嘴角,最后还是不甘心地行礼退出了屋。
  巧云瞥见她出了屋,才低声怒骂一声:“一大早地就在这屋里哭哭啼啼的,真是晦气!”
  古代人极其看中腊月,但凡孩不懂事错了话都会立马一句“童言无忌”的,至于流泪、哭泣这样晦气的事情越发是不能忍的。
  “依我看,姑娘倒不如不闻不问,任由姨娘将她卖出去得了!”巧云转身回到孟毓晓身旁,脸上还带着没有散尽的怒气,“这样的人,真真不该留在姑娘身边。”
  “好歹是我屋里的人,我也不好不闻不问。”孟毓晓缓缓坐下,柔声开口,“你暗地里去打听打听,昨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姑娘真打算救她?”巧云吃惊地看着孟毓晓,好似不准备挪脚。
  “救不救暂且不,终归要先知道事情起因,总不能坐在这听信了她一人之词。”孟毓晓轻声,又不忘嘱咐巧云一句:“记得多问几个人,问仔细了。”
  “是。”巧云应了一声,转身出了屋。
  孟毓晓轻叹一口气,平息了自己的情绪,才又拿起笔重新开始练字,待一张纸写完,巧云回来了,进屋的时候脚步有些仓促。
  孟毓晓知晓她定是有所发现,便早早地停了手里的笔,搁到一旁,然后侧身听巧云汇报。
  “姑娘,丽娟这丫头可了不得,竟做出这般伤风败俗的事情来,您这回什么都不能留她了!”巧云焦急地,“她竟和三少爷厮混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