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作者:故筝      更新:2020-10-26 13:16      字数:2923
  相比起方才在殿中哭得真情实意,却只叫五个字堵了回去的建王,实在天差地别了。
  “灵州之事不可再拖,待寿诞一过,我便要启程。能多见七桐一会儿,便是一会儿。”江舜道出了缘由。
  萧七桐点了下头,她瞧了瞧江舜的脸色,想着补上了一句,道:“路上小心。”
  “七桐想了半天,便只说这样四个字么?”
  萧七桐面颊微红,也觉得这样不大够。
  这样一比,岂不是比宣正帝还不如?宣正帝好歹还说了五个字呢。
  “我抄一道平安符给殿下带上吧。”萧七桐道。
  “好!”江舜脱口而出,同时眉间也多了丝丝喜悦和温柔之色。他又道:“不如现下七桐便抄给我?”
  萧七桐登时哭笑不得。
  哪有讨礼物讨得这样积极的?
  不过她还是点了头,道:“那便要借娘娘的笔墨纸砚了。”
  这边萧七桐话音刚落下,忽听得一阵吵闹之声,那声音竟然还愈演愈大。
  萧七桐不由扭头去瞧:“什么声音?”
  江舜神色淡淡,稳如山,道:“七桐不必理会,先进殿中歇息吧,我命宫人去准备笔墨。”
  第98章 爱屋及乌
  江舜说不理会, 萧七桐便也就真就不去理会了。
  宫人取了笔墨纸砚、道书来。
  “给本王吧。”江舜伸手接过了墨条, 然后亲自动手研起了墨。
  萧七桐翻了翻道书, 从上头选了一道平安符, 恰好这个时候江舜也已经将墨研磨好了。
  此时外头的声音倒是渐渐弱了下去。
  萧七桐便也按捺住了心头的好奇,取笔蘸墨, 认认真真抄写了起来。
  转瞬她就抄完了这道平安符。
  她将纸张裁下来叠好, 随即递给了江舜。
  江舜接过纸, 手却就这样停在了半空, 他道:“此物放在哪里好呢?”
  “自然是放在荷包之中。”萧七桐想也不想便道。
  江舜却低头一打量自己的腰间,随即抬起头来,分外无辜地道:“我没有荷包。”
  萧七桐顿了顿,也跟着去打量了两眼他的腰间,他腰间除了挂着她送的箭矢外, 便没旁的东西了。空荡荡的,还当真没有荷包。
  萧七桐气笑了, 反问他:“你平日钱放在哪里?”
  “顾刚, 常青,他们都有放钱的地方,我只管带着下人从属便是了……”江舜依旧满面无辜,半点也不肯承认, 自己是故意之举。
  萧七桐只好摊了摊手:“可我这双手也做不出荷包来呀。”
  江舜这才笑了下, 道:“市面上买的也好。”
  萧七桐又给气笑了:“……那我明儿就带着乐桃上街瞧去。”
  “好。”江舜温声笑。
  “那这字……”萧七桐说着要伸手去拿回来。
  江舜这下倒是飞快地放入了袖中, 他微微一笑, 道:“这两日我便小心些, 莫压坏了它就是。”
  萧七桐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偏她又不得不说,江舜这般行径,她受用得很。
  萧七桐朝殿门的方向望了望,问:“咱们不出去吗?”
  “想去瞧热闹?”江舜笑问。
  萧七桐眼巴巴地点头。
  她还真有些好奇。
  “那便去瞧吧。”这下江舜倒是应允了。
  萧七桐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瞧着这外头发生的事,像是他都一清二楚似的。
  二人出了永华宫,慢慢向前行去。
  太监、宫女拱卫两旁,瞧着架势颇有些浩荡。
  只是往前行了一段路,也依旧静悄悄的,仿佛刚才的喧哗嘈杂声,只是萧七桐的错觉。
  萧七桐不由看向了江舜。
  江舜道:“应是什么不可张扬之事。”
  萧七桐心头却是想到了来时路上碰见的丁家姑娘,也不知与她是否有什么联系。
  “还觉得憋闷么?”江舜问。
  萧七桐摇了摇头,问:“咱们回殿里去?”
  “回去吧。”
  “嗯。”
  江舜一直将萧七桐送到殿外,而后方才光明正大地从另一道门回到殿内。
  侍卫、宫人们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却都默契地闭嘴不言,仿佛什么也没看见似的。
  先前为萧七桐引路的宫女,与乐桃一并扶着萧七桐小心回到了座位上。
  宣正帝却突然出声道:“七桐可是身体不适?若觉不适,便请了御医在偏殿歇息就是,不必干坐在这里。”
  宣正帝的声音,霎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到了萧七桐的身上,个中目光之复杂,不知掺了多少的惊讶、嫉妒与欣羡。
  萧七桐也没想到宣正帝会注意到自己,她起身,屈膝行礼:“谢皇上关心,不必请御医来,臣女这会儿已经好多了。”
  宣正帝点点头:“嗯,不必勉强自己。”说罢,他点了点手边的一道菜:“将这道菜呈到五姑娘跟前去。”
  一旁的太监忙躬身将那道菜端了起来:“是。”
  这下其他人的目光就更复杂了,甚至还不由往安王的方向瞧了瞧,心中暗道,这安王果然受宠,否则又怎会有宣正帝爱屋及乌呢?只是想来建王殿下便尴尬了。他在殿中一番真情流露,宣正帝却不冷不热,待他还不如待萧七桐的态度来得亲切。
  “谢皇上赏赐。”萧七桐躬身谢过。
  宣正帝却是笑了下道:“说来今日七桐为何不曾备下寿礼啊?前些日子皇贵妃的生辰,你都记得献上了寿礼。”
  萧七桐傻了眼。
  原来得了这么一道菜的赏赐,却还要还个寿礼回去!
  萧七桐忙敛起惊讶的情绪,笑道:“为皇上献上寿礼的人何其之多,臣女是个俗人,只能送些俗物,想了想便不敢送了。”
  “怕什么?礼轻情意重。”
  萧七桐现下总不好再说:“我也给皇上写道符吧。”
  倒不论宣正帝是否受用,江舜只怕要被她活活气死了。
  萧七桐便只好笑了笑道:“那来年臣女便厚着脸皮,为皇上备上一份寿礼,在皇上跟前讨个好。”
  宣正帝却是笑道:“来年便是安王备礼了,说到底,朕还是少了一份寿礼。”
  萧七桐怔了下,随即面颊微红,不说话了。
  其他人听了这话,也震在了那里。皇上都说这样的话了,可见这桩婚事也当真无可转圜的地步了。
  见萧七桐神色羞赧,宣正帝便也就放过了她,温和地笑道:“坐回去吧。”
  “是。”萧七桐赶紧乖乖坐了回去。
  就这么一段对话,她就已经感受到旁人投射来的,打量的目光了。
  个中更不消说夹杂了多少嫉妒。
  只怕不少人此刻都在想,若是她们做了安王妃,这会儿得了皇上温言对待的,便该是她们了。
  还是低调些好。
  萧七桐埋头尝了尝宣正帝命人送来的那道菜。
  这个动作却是吸引了更多人的打量。
  有人皱起了眉,暗自不快,更心道,若是换了他们,哪里舍得吃这道菜?这是皇上赐下,自该小心、珍重对待才是!
  哪里像萧七桐这般,当即便动了筷,真当做普通菜色一般……
  宣正帝见萧七桐动了筷,不由又问了一句:“味如何?”
  “比臣女家中做的,好吃多了。”
  宣正帝转头问一边伺候的宫人:“这道菜是谁做的?”
  那宫人道:“回皇上,御膳房的蒋公公。”
  “便将此人拨到萧府吧。”
  “是。”
  这下殿内众人面面相觑,更说不出话来了。
  方才心头还嘲讽萧七桐举止粗鲁的人,这会儿被噎了个结实,什么都不敢往下想了。
  只是嫉妒不免更深了些。
  瞧瞧,这爱屋及乌之下,就连萧七桐夸奖一句这道菜做得比家中的好,皇上便立即将厨子拨了过去。
  可话说回来,这皇宫里的哪道菜不比他们家中的好呢?
  “乐坊近来寻得古籍,要今日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