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者:沈青鲤      更新:2020-10-28 08:23      字数:3517
  比如, 给她说一说有趣的八卦。
  “今儿有一封盛府寄来的信。”
  元宁眸心一动,旋即垂下眼眸,依旧把脑袋探向窗外。
  “你帮我看。”
  “盛先生的书院已经筹备妥当了, 元康和元祯都出力不少,书院建在京城外二十里地的柊山,就叫柊山书院。”
  元宁不通事务,当初在家中时虽然时常听元康说起,但并不知道他们到底做到了哪一步。
  如今听到书院已经筹备妥当,便知家人的生活已经回到了正规,亦是欣慰。
  “我大哥是书院的山长吗?”
  “当然不是,山长是唐九川先生。元康兄别出心意给自己想了一个头衔。”
  “是什么?”元宁十分好奇。
  她这个大哥,一向行出人意料之事,不知这一回,又做了什么。
  “他自封为柊山书院的庶务长。”
  元宁没听过这个头衔。
  “庶务长?就是管庶务吗?”
  “按字面意思是这么理解,不过他在信里说,他这个庶务长,管一切山长不管的事。”
  “哈哈,那就是他管一切。唐先生从前跟我爹一块出去讲学的时候就是什么都不管的。”
  元宁想了想,觉得这个头衔实在取的妙极。
  “还有一件事,你听了应当欢喜。”
  “什么事?”
  “卫国公府请的媒人来盛府提亲了。”
  元宁霍地抬起头,转过身直直望着陆行舟:“是为谢檀提亲的吗?”
  “是。”
  元宁仍是不放心,追问道:“是向我大姐提亲的吗?”
  “是。”
  听到这二个“是”,元宁心中的那块巨石总算是落了地。
  谢檀与元慈这一对有情人,总算是终成眷属。
  “元祯腰上的伤已经大好,手还不能动,但下地走路无碍了。”
  “佛祖保佑。”那一夜在大雄宝殿,元宁跪在佛祖前许的愿望,便是家人平安,长命百岁。
  如今看来,这个愿望是定然会实现的。
  爹爹封为太子少师,大哥做了书院的庶务长,哥哥伤势逐渐恢复,姐姐嫁给卫国公府的世子……尽管这一世她的遭遇比前一世更差,但只要家人过得比前一世好,那就说明这一世重活得值了。
  今日这一封信,是元宁出事以来得到的最好消息。
  陆行舟知道她开心,又闲聊起了一些别的事。
  “太子大婚的日子已经定了,晋王也在同一天迎娶谢蕴宜。”
  元宁继续听着陆行舟说着京城里的八卦消息,重新趴在窗台上懒洋洋的听着。
  谢檀比谢蕴宜还大一些,卫国公府此时会派媒人上门提亲,与谢蕴宜的婚期将至应当有关。
  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格外注重子女议亲的次序,长幼有序,嫡庶有别。
  谢蕴宜的婚事是圣旨定的,谢檀无法赶在之前成婚,但至少也得先定亲,否则便坏了族中规矩。
  “这一次,荣国公府为太子妃准备了一百二十抬嫁妆,但卫国公府为晋王妃准备了一百五十抬嫁妆。”
  “哈哈,”元宁果然乐了,“这可如何是好。不过,应当也不是蕴宜姐姐在与林清较劲,荣国公府姐妹众多,卫国公府却只有蕴宜一个嫡女,嫁妆多一些也是应当的。”
  经过了这次在御花园里的事,元宁对荣国公府的态度也与从前不同,听到这些纯是当做一件趣事。
  陆行舟微微颔首:“这一次婚期定的突然,荣国公府接连出事,自是措手不及,能准备一百二十抬已是不错了。”
  “也是,蕴宜姐姐当初是定了要嫁给太子的,这一百五十抬嫁妆定然早就备好了。只是不知道晋王府放不放得下了。”
  “的确。”
  陆行舟与晋王并不熟,只跟着太子去过三五次,有些印象。
  晋王在军营里呆的时间多,一向崇尚节俭,府中布置陈设都较为简单。
  因着晋王并无过多的圣眷,当初的府邸也并不大。
  此刻在晋王府中,亦是忙成一团。
  晋王在皇后跟前许下诺言,要以一己之力承担婚礼的费用。
  虽然礼部按亲王旧例拨了银子,但要办出配得起一百五十抬嫁妆的婚礼,这些银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晋王倒也洒脱,缺的口子都自行补上,花多少给多少。
  银子是一方面的问题,人手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礼部和鸿胪寺对于操办婚礼有章法,但时逢太子大婚,两部的官员们都在为东宫的事务忙碌,这既是为着前程,亦是为着礼法,正所谓君臣有别。晋王府这边没什么说法。
  晋王府中人丁单薄,晋王的母妃戴贵妃早逝,舅家不是什么显赫家族,帮不上忙。晋王再能干,那也是行军打仗方面。如今要将晋王府从里到外翻修一遍,他亦是分身乏术,手底下只有一个老管家能听用,有的时候,连一个花盆的摆放位置,下人都要来请示晋王。
  所幸皇后一直关注着晋王府的婚礼筹备状况,隔三差五地就派绘春来晋王府帮着主持大局。
  绘春是见惯了大场面,跟着皇后操持过宫中大大小小上百次宴会,做这些事都是她的强项。只可惜她是宫中的尚宫,不能时时在外,便又从卫国公府讨来了卫国公夫人身边的得力嬷嬷,专门负责整饬装潢晋王妃的正院,才算帮了大忙。
  谢蕴宜自己也不得闲。
  与太子的婚事告吹也不过一两个月时间,她更是从未想过自己要嫁晋王。
  只是圣旨一下,想不想的,也无济于事。
  她是早备好了各种绣件,但都是按着太子妃的规制备的,现下她成了晋王妃,一切都要推倒重来。卫国公夫人找了十几个绣娘陪着她,专辟了一处阁楼,从早上一直要绣到晚上。
  这么一天天的忙碌着,眼瞅着大婚之期就要到了。
  第93章 刺探
  就在荣、卫两公府为嫁女儿忙碌的时候, 一辆高大的马车停在了盛府的门前。
  门房认出是宫里的马车, 立马恭敬上前。等里面的人挑帘而出,才看清是进宫许久的二姑娘盛元柔,正欲向她问安, 盛元柔却敛眉道:“去通报婶婶, 坤宁宫的绘春姑姑来了。”
  “宫里有旨意?”门房一愣。
  “那倒不是,绘春姑姑只是过来见见婶婶, 不必声张,我直接领姑姑去正院,你先报个信进去便是。”
  得了盛元柔的吩咐,门房便飞也似地跑了进去。
  宫里的人, 哪怕是个小太监小宫女都不敢怠慢, 何况来者是皇后身边的尚宫。
  盛元柔自己先下了马车,又转过身将绘春扶下来,领着她进了盛府。
  元祯和元宁接连出事, 龙氏的精神一直不大好。
  尤其上一次元康带信回来说元宁容貌有损不愿见人, 龙氏这日子更加难过。
  也就是前几日卫国公府请了媒人登门, 才让她稍稍振作。
  卫国公府这边要先操办谢蕴宜的婚事,如今只先过婚书,待谢蕴宜的婚事过后再行婚聘之仪, 年底或是明年开春再过门。
  元慈的嫁妆是早就备好了的, 但龙氏之前从没想过元慈会嫁进国公府,还是世子夫人。
  这么一配,原本准备的嫁妆就远远不够看了。
  谢檀虽是个好孩子, 不会因为元慈的嫁妆单薄就轻慢她,但谢氏毕竟是大族,元慈嫁过去需要面对的人可不止谢檀,龙氏身为她的母亲,当然要给她多凑些嫁妆。
  盛府走的是公账,家里女儿又多,每位姑娘的嫁妆早已是有定例的。
  就算元慈是嫡长女,能多给的,也多不了多少。
  龙氏思来想去,只能将自己的嫁妆拿来补元慈的空缺。
  虽说后头还有元宁,但她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
  这会功夫,她正差人清点她的嫁妆,重新做单子加到元慈的嫁妆里去。
  “夫人,宫里来人了。”许嬷嬷得了门房的消息,急匆匆的过来回禀。
  龙氏听到宫里,微微一愣:“有旨意下来?”
  “那倒没说,只说是坤宁宫的绘春姑姑要到您这里坐坐,二姑娘陪着呢!”
  龙氏不知绘春在此时登门是喜是忧,她知道皇后不喜元慈的婚事,但此时两家都交换过了婚书,便是皇后不喜,也不能怎么样了。
  她让下人飞快地帮她理了理仪容,刚换完衣裳,盛元柔便领着人进院了。
  “绘春姑姑。”龙氏忙走出来迎接。
  龙氏是一品诰命夫人,绘春虽是尚宫,龙氏的礼她也是当不起的,她忙上前扶住龙氏,再给龙氏行了一礼:“夫人快快进屋,可折杀我了。”
  元柔在一旁,略略颔首:“二婶。”
  龙氏看出今日绘春有话要对自己说,便打发元柔先回屋休整,将绘春请进屋里。
  待许嬷嬷给绘春看了茶,龙氏便屏退了左右。
  “姑姑今日登门,可是皇后娘娘有什么话嘱咐?”龙氏心中颇为忐忑,生怕皇后要对元慈的婚事横插一脚。
  绘春像是看穿了龙氏的心思,神安气定道:“娘娘的确是有些话想让我带为传达,是天大的喜事,夫人不必紧张。”
  “还望姑姑指教。”
  绘春却并不着急说,而是缓缓端起了茶杯,说起了别的事。
  “不知松阳县主的身子如今可大好了?”
  龙氏不禁神色一黯,淡淡道:“多谢娘娘挂念,阿宁身子无碍,只是泓济大师心疼她,让她再多养些日子再回家。”
  “皇觉寺是本朝福地,泓济大师留县主在那边休养,等回来的时候定然更胜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