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行省
作者:轻轻亲卿      更新:2024-04-14 17:06      字数:1785
  而这一次,这个眼线竟然直接潜入耶律恒德的王帐,显然是担心北周的这次调兵是针对大梁。
  耶律恒德的王帐戒备森严,被发现也在意料之中。
  至于北周的反应也很奇怪。
  因为在抓住大梁的眼线之后,他们大可以提出条件,让大梁用金银财物、俘虏或是其他北周紧缺的东西来交换,而大梁一般来说也都会同意。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大梁的眼线将最新的情报传递回去,北周也有可能会暂时将其扣下作为人质等过个十年八年再跟大梁交易。
  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当时那个眼线打探到了再多的消息,对大梁来说也没有价值了。
  可是这一次,他们在抓到大梁的眼线之后,却是直接将人杀了,这属实有些不太寻常。
  按照陈安晏的推断,要么是这个眼线打探到了非死不可的消息,又或者,耶律恒德有他的想法和安排,而这些想法和安排让他必须将这个大梁眼线处死。
  以陈安晏对万通镖局的了解,他们打探到的消息都十分可靠,而且,北周攻打西夏,也这的确说得通,毕竟,北周就是靠着这些手段才有了今日。
  因此,陈安晏在想了想之后却是突然起身。
  “你打算去枢密院?”
  徐镖头已经猜到了陈安晏的意图。
  毕竟,不论是万通镖局还是陈安晏,都无法左右这样的战事。
  所以,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还是将这个消息告诉杜和安,由他去安排接下来的行动。
  而且,杜和安恐怕还不知道枢密院的眼线已经出事了,若是再继续耽搁下去,大梁恐怕就来不及安排了。
  因此,陈安晏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在他的眼里,枢密院乃是大梁立足的根本,不管是怎样的党争,都必须先保证大梁的安危。
  徐镖头这时候也点了点头,随后却是又接着问道:“倘若你是大梁皇帝或是枢密院使,你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准备怎么做?”
  “自然是帮助西夏,对抗北周!”
  陈安晏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陈安晏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西夏根本就不是北周的对手。
  而且,在北周出其不意的进攻下,西夏极有可能会被一击即溃,等北周整装之后,大梁在想要出手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也是为何陈安晏想要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杜和安的原因。
  不过,看起来徐镖头似乎并不赞同陈安晏的说法,而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陈安晏见了,却是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这次若是能帮助西夏抵御北周,那日后西夏必定会更加亲近大梁。
  到了那个时候,再也不会出现北周和西夏联合对抗大梁的情形,说不定,大梁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将那两个行省夺回来。
  因此,在陈安晏看来,帮助西夏抵抗北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可徐镖头这时候却是微微一叹,跟陈安晏提起了一段历史。
  在几十年前,在大梁的西北除了北周和西夏之外,还有两个国家,赵国和秦国。
  赵国位于大梁和北周中间,而秦国位于大梁和西夏中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五国一直都相安无事,而且赵国还是大梁的属国。
  后来大梁才知道,北周一直都蠢蠢欲动。
  他们之前吞并了那么多国家,实际上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南下牧马,将整个中原都臣服在他们的铁骑之下。
  因此,虽说五国一直都相安无事,但北周还是开始了他们的动作。
  北周最先找上的是西夏,西夏的面积虽说比北周还要大一些,但却山林遍布,所以他们也很渴望有更多的土地,于是两国一拍即合。
  可是,两国想要对抗大梁,中间还隔着赵国和秦国。
  因此,他们立刻派出使臣前去赵国和秦国游说,想要说服两国一同对抗大梁。
  这两国自然不同意。
  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国跟大梁接壤,一旦起了战事,到时候生灵涂炭的自然是他们两国。
  更何况,赵国还是大梁的属国,他们可不敢承受大梁的怒火。
  眼看无法说服两国,北周和西夏合计之后,决定对赵国和秦国下手。
  因为在他们看来,想要对付大梁,就要先拿下赵国和秦国,既然他们不识时务,那就只能用武力来解决。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北周和西夏出使臣前去赵国和秦国游说之后,不光是赵国,秦国也派了使臣前往大梁,将此事告诉了大梁。
  大梁也知道,北周和西夏不会那么轻易善罢甘休,于是也早早准备兵力和粮草。
  果然没过多久,北周和西夏便对赵国和秦国动兵。
  因为两国早有准备,而且有大梁的支援,所以北周和西夏很快就发现不对,无奈之下只能退兵。
  眼看用武力无法解决,他们只能再次派出使臣游说。
  他们告诉两国,赵国和秦国虽然国力尚可,但毕竟是边陲之地,倘若能拿下中原,两国国力必然有质的飞跃。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