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端楼
作者:月下长秋      更新:2020-11-15 01:55      字数:2734
  所谓端门,实际上是由一个高十多丈的古楼建筑组成,也叫端楼。
  之所以在井底往里看的时候,会觉得通道尽头是封死的,是因为整个端楼的底部全都由成堆成堆的大石块累积而成。
  蛋爷说:“啧、真没想到,在这巫祖庙底下,竟会有如此浩大的工程…”
  大刘也附和道:“看来这巫祖,果真乃神人也…”
  “嘶、有些不对…”
  看着眼前的端门,蛋爷突然低声说道。
  他的话,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大刘问他:“哪里不对?这壮观无比的古建筑、难道不是巫祖的葬地么?”
  听到大刘的话,蛋爷缓缓摇头说:“大刘,你有所不知,这端楼并非是葬人的,其主要功能只是显示墓葬规格的高贵。
  像此等高度和宽度的端楼,我倒了这么长时间的斗,还是小媳妇见公婆,初次见到…”
  大刘打断他说:“如此说来,不正显示了巫祖他老人家的了得之处么,这还没等进到墓室内,就有这等规模的端门楼做为前门脸,那里面得是豪华到何等程度!”
  大刘说着说着,立刻表现出迫不及待了。
  苏睿与蛋爷接触时间久了,对他能做出刚刚惊讶的表情,立刻觉得事情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于是问道:“蛋爷,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蹊跷?”
  “的确有蹊跷!
  以我长久以来倒斗的经验…此处、或许并非是巫祖的葬身之所!”
  蛋爷一语激起千层浪…
  看着众人因为自己的话,而露出不解的神色,蛋爷继续解释说:“嗯,我想你们应该都去过明代或者清朝的古城楼吧…”
  说着话就看了眼熊干丹,又改变口气说:“奥、当然,熊老弟你是世外高人,可能外出的机会比较少,对我所谓的古城楼见的也不多。”
  让他没想到的是,熊干丹却说自己去过很多古城楼中。
  “嗯,既然这样,就好办了。
  我说的你们都能听懂。
  你们好好回忆回忆,是不是在很多名胜古迹的古城楼建筑之内,在往大殿走的途中,都会经过一个城门口模样的建筑…这种城门建筑,便是端门的原型…
  古人看待死亡,甚至比生的时候还要看重。
  生前住在什么地方,死后在自己的墓葬中,也愿意按照生前的生活规模去建造坟墓,其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在死后也能过上活着时的奢靡生活。
  正所谓、视死如视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并且,通常、在有这等端门的地方,里面所葬的墓主人非富即贵,要么是皇帝级别的,要么便是皇亲国戚!”
  蛋爷的话,让大刘恍然大悟道:“诶、蛋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之所以说这里并非巫祖墓,是因为这端门修的太张扬,不符合巫祖那种世外高人的气质…”
  他的话,让蛋爷一脸发懵,过了片刻之后,才说:“嗯、大刘,你该多吃点猪头肉了!”
  “我吃那玩意儿干嘛,多难吃…呃、诶,老王,你是不是在说我脑子不够用,需要补脑子!?”
  大刘刚一反应过来,准备去找蛋爷理论,一抬头居然发现蛋爷早已经躲出去老远了!
  蛋爷在形容端门来源和历史的时候,苏睿就已经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他所谓的古人对于生死的态度,既视死如视生这等说法,其目的就是想说明,眼前的端门出现在这里,只能说明此墓的主人生前便生活在这等气派的端门之内。
  想了片刻之后,苏睿问道:“蛋爷,在我国历史上,有苗人称帝的么?”
  蛋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当然没有…”
  看着苏睿的表情,他知道苏睿已经理解了他刚刚那番话的意思。
  “嘿、还得是咱小苏!大刘,你得多跟小苏学学、听话要听问题的重点…
  没错,在我国历史上,并无苗人称帝,且苗疆之地,自立为王的苗王,也都没有建造端门楼的习惯…
  我的意思,这端楼的出现,说明葬在端门楼之后的墓主人,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人!”
  依据古墓里的建筑风格来判断古墓的年份,蛋爷比在场的任何人都算行家里手。
  在这种场合里,他的话是比较有分量的。
  “嘶、奥,你是这个意思啊,我理解的角度不对。”
  大刘终于明白了过来。
  “当然,我的想法也并非完全绝对的,古人的思想我们今人很难猜透…或许,巫祖他老人家是喜欢这种汉人端楼建筑,在其死后特地按照中原的建筑特点、建造了这座端楼也未可知…还有一种可能,是类似吴国皇帝孙权为祖上建墓时的想法。
  嗯、孙权这兄弟是个奇人,曹操有句话说的好: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这孙权若真是他的儿子,恐怕这魏武帝可能会从坟墓中气的跳出来。
  因为孙权曾为自己祖辈做了一件饱受争议的事,这件事有些缺德。
  他竟然将自己军队盗墓所得来的棺材板,填补到了自己祖坟当中,用他人的陪葬器物来扩充自己的家族坟墓。
  这种做法,反正哥们儿我是接受不了。
  诶,当然,我说这段故事的意思、不是说巫祖他老人家会做孙权掘人坟墓、做为建墓材料的事。
  我只不过是话赶话说到了这里。”
  蛋爷方才正说的起劲呢,在提到孙权挖人棺材板的事情时,发现熊干丹看他的眼神不善,立刻改口。
  大刘对这种故事倒是情有独钟,一个劲的撺掇蛋爷再说下去,蛋爷想了一会,才接着说道:“历史上有个比较不起眼的朝代,叫做前赵,这个朝代只有一个皇帝姓刘名曜。
  这兄弟算是孙权的一个铁粉,不光设立的盗墓机构是模仿孙权的,就连挖他人之坟墓,所取的材料做为自己的父母陵墓建设所需之用,也都是学着孙权。
  这个想法一出现之后,他开始命人对其境内有些规模的高坟大冢、开始大肆进行盗掘!
  此后,被他的盗墓机构盗掘过的地方,那景象是真的惨不忍睹。
  甚至在被挖的地方,还有大量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
  当时有史书还专门记载了此事,叫:“气塞天地,暴骸原野,哭声盈衢。”
  那个年代,在山西太原一代曾经流行过一段大瘟疫,算起来可能都死了三四成人。
  这段故事我们家老爷子给我讲的时候,曾说过,早年间,他们的考古队曾经挖到过前赵皇帝的墓葬地。
  墓中出土过记载那段瘟疫的记录铭文,老爷子推测说,当年太原的瘟疫,很可能就是与大量的尸骨暴露在野外,腐烂变质,病菌滋生有关!
  也就是说,那场大瘟疫的罪魁祸首,就是前赵皇帝刘曜!”
  不得不说,蛋爷的口才真的没得说。
  以前胡与杨在的时候,就对他这种喋喋不休讲故事的能力就调侃过,说他比较适合去说相声!
  这段故事讲的,不但大刘听的津津有味,就连苏睿也听的入神。
  还是熊干丹及时的将他们三人、从听讲故事的氛围中拉出来。
  “我想我们得考虑下一步计划了。
  阿东如今下落不明,我们需要尽快行动。
  故事虽然精彩,但是却与我们目前的处境关系不太大…你们看看眼前的端楼,我们得怎么通过去?!”
  这里的环境着实是诡异,好端端的一处枯井,居然会在某种未知的机关联系下,突兀的出现一处隧道模样的洞口通道。
  祖阿东消失的比较突然,按照他们先前的猜测,这井壁的破坏情况,可能是井底有巨大蟒蛇的作用。
  但是这端门的出现,已经完全否定了他们的那种猜测。
  以井壁被破坏的程度,蟒蛇想要通过这端楼,且让其保存完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在熊干丹提出了困难之后,众人又再一次的打量起了横在他们面前的端楼。
  可这一照不要紧,苏睿目光所及之处恍出的景象,让他后背立刻渗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