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目的地
作者:月下长秋      更新:2020-11-15 01:59      字数:2432
  秦岭地区,面积广阔。
  往西算、以昆仑山做为起点,中经陇南、陕南;
  往东到鄂豫皖地区、大别山区域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
  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
  如此广袤的地域面积,其内自然会遍布数不清的无人区,险峰密林。
  这等地方,别说人迹罕至了,可能连有些野生动物,都不愿意选择这儿、做为自己的栖息之所。
  刘项说:“你们没在秦岭大山中住过,不了解这里的情况。
  像我们进到的这片野林子,有一个统称的名字,叫做‘死亡之域’...”
  “‘死亡之域’...听着怎么有些邪乎呢!”
  蛋爷挪开一段挡路的荆棘,好奇的嘀咕道。
  刘项和大刘在终南山生活了很多年,他们所说的事情,必定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这苏所谓的‘死亡之域’,跟它的名字一样,充满着危机、凶险、诡异!
  像这种区域,其内要么、是有着什么未知的生物隐藏;
  要么,就是经常发生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半夜里,有奇怪的叫声、有女人的哭泣声、孩童的笑声等...
  甚至在早些年间,还有人听到过在“死亡之域”里有军队的厮杀声、战马的嘶吼声等等!
  极其的邪乎!”
  “欸、诶呀,项老,你这是在吓唬我们呢么?
  说的我身上这鸡皮疙瘩起的!”
  蛋爷说着,就扬起手臂给苏睿看,其上果真的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苏睿对秦岭地区不太熟悉,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同样也觉得惊奇。
  不过、刘项所说的事情,虽说是有些让人听起来毛骨悚然的,但是,古怪的事经历的多了,再听这种鬼故事一样的传话、也就没多大感觉了。
  胡与杨说:
  “项老,我虽然没听过您说的这种‘死亡之域’的事情,但是,对于这鳌山的由来我倒是有些耳闻。
  据说,在这鳌山的正面。
  嗯,也就是旅游区的那一面。
  山顶上,立着一座雕像,说是白起的塑像...”
  “白起?那个传说中的人屠?”
  蛋爷惊奇道。
  胡与杨点了点头,看向刘项。
  刘项捻了捻胡须。
  “嗯,你说的没错,这鳌山,还真跟白起有关。
  就像你刚刚提到的,在鳌山的正面,它的最高峰顶部,有一座用砾石和红杉木建造的庙宇,名字就叫‘白起庙’...
  庙内供奉的便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家,白起。”
  “......”
  “实际上,这白起庙的由来,还有这么一段传说。
  说是白起在被秦昭襄王赐死自刎而亡后。
  他的部下,很多也都受到了牵连。
  有不少的兵卒,虽然逃过了牵连,保住了性命,但是却不得不落得个远离沙场,解甲归田的结局。
  为了躲避当时秦昭襄王的追杀,其中,就有这么一队兵卒,远离家乡,跋山涉水的来到了鳌山脚下。
  因鳌山附近奇山峻石头、林深叶密的,是个躲避灾祸的好去处。
  故此就在这鳌山脚下,落了户。
  这些士卒,当年都是跟着白起东征西讨的,逐鹿于燕赵,鏖战于荆楚,流血牺牲,出生入死的。
  白起的惨死,让他们对这位昔日横扫六合,战功显赫的一代元戎、惨遭如此下场而悲恸!
  为了告慰他们的统帅的英灵,让世人铭记这位征战沙场,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众人一商议...
  便决定在人迹罕至的鳌山之巅、为白起勒碑修庙,好让他们心中战神的英灵、能够在这巍峨的鳌山之巅永远遥望秦川大地。
  这便是白起庙的由来。
  传说,自从白起庙修建起来之后,周围的山中,连一些山神都定期的会过去拜祭!
  甚至,有说,在鳌山深处有一条深潭,其内住着一位因犯了天条被贬的龙王...
  其听闻鳌山之巅建起了白起庙,甚至不惜耗费法力将深潭挪至山脚下,以期望每日能够抬头祭拜白起的英灵!”
  “还真的邪乎...”
  蛋爷唏嘘道。
  “这么说,这白起墓,也是在这鳌山了?”
  苏睿听到刘项的讲述之后,同样也是一阵的感慨,自然而然的就将这鳌山当成了白起的葬身之所!
  没等刘项回应,蛋爷过去一拍苏睿:“小苏,你是被项老给绕进去了!那等神话故事,等有机会了,哥们儿能给你讲一大箩筐!”
  胡与杨说:
  “这鳌山,并不是白起墓的所在地,真正的白起墓是在咸阳城东郊,渭河北岸任家咀,秦时此地称杜邮。
  早在1970的时候,考古队就曾对那个地方进行了保护性的挖掘!”
  对已经发掘的古墓新闻的了解,胡与杨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说着话,他们一行人已经越过了两座不太高的山丘,虽然山丘的外观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陡峭,但是这一路之上,到处充满着荆棘,着实是让他们吃了不少的苦头。
  “唉!不行了,这草刺可太多了!
  哎呀,我这细皮嫩肉的,可是有些吃亏。”
  蛋爷蹲坐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之上,拾掇着身上的草刺,抱怨着。
  大刘走过来,一拍蛋爷的肩膀。
  “蛋蛋,你说的太对了,这里的草刺确实多。
  嗯、不过,刚刚你对自己的评价,我感觉有些偏差!”
  “此话怎讲?”
  “你看啊,这草刺虽然难缠,但是,你的优点是什么你难道忘了?”
  “什么优点?哥们儿怎么忘了呢!”
  “当然是你的脸皮了,你摸摸,你这脸皮这么厚,难道不正好可以当武器么!
  你有这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厚脸皮,你就往前一拱,一条阳光大道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大刘说完,其他几个人都有些忍俊不禁!
  在他刚说的时候,蛋爷还没怎么反应过来,等想反驳的时候,却看到大刘早就跑到队伍的前面,帮着胡与杨清理障碍去了、根本就没给他反驳的机会!
  不过,在他坐着的岩石旁边,却多了几株草药。
  这让蛋爷想要骂大刘的话缩回去了一半,改为嘀咕道:
  “你大爷的,算你丫大个有良心!”
  说着就招呼苏睿过去,帮他往被荆棘划出的口子上涂了些草药,接着又帮苏睿抹了一些。
  “大伙忍一忍哈,翻过这座山,前面就是那处山包的位置!”
  胡与杨回头鼓劲道。
  “老胡,你可真行,这么隐秘的地方都能被你发现!
  佩服啊...”
  蛋爷夸赞道。
  一个小时之后,一行人终于是登上了最后的山包位置。
  他们的身前,被一片茫茫的大森林覆盖,一眼望不到边...
  绿油油的森林植被的尽头,能看到蜿蜒起伏的山脉一条连着一条的。
  往四周望去,他们所站立的山丘,是远近数一数二的高山。
  一览众山小。
  站在山顶上的苏睿,望着眼前的景象,对这句诗是颇有体会。
  “老胡,你说的那个像馒头似的山包,是不是就我们正前方的那座?”
  蛋爷站在山丘的边缘,指着着离他们大约百余米的东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