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作者:睡秋      更新:2020-10-31 10:47      字数:6881
  四周弥漫的魔云越来越厚重,直至杨君山的身影完全被魔云吞没。
  此时杨君山已经来到了景阳山顶之上,广寒灵目已经被他用到了极致,这让他能够在厚重的魔云之中仍旧能够看清三丈之内的一切,只不过浓重的阴气已经让杨君山周身上下都裹满了一层森白的寒霜,体内原本只恢复了一两成的九仞真元再次被他运转到了极致,此时便是连肉身都无法完全抵挡阴气的渗透了。
  杨君山的魂识已经完全被收敛了起来,全靠目光在搜索着四周的一切,而之前在进入魔云之中后,他的魂识仿佛要被弥漫的阴寒之气渗透,令他的感知大为迟钝,就像是一块吸了水的布帛,让杨君山感觉连自己的身体似乎都变得沉重了许多,仿佛随时都会融化渗入地下一般。
  景阳山顶的大殿早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幽深且四周完全被寒冰所覆盖的洞穴,而浓重的阴寒之气便是从这里涌出,之后大部分的阴寒之力在山顶被截留,然后转化为更加浓重的魔云缓缓的向着魔域之中扩散。
  这里果然就是魔域成型的关键!
  只是从这洞穴之中涌出来的阴寒湿气却根本不是魔气,而是在山顶经过转化之后才形成了魔云,然后才向着魔域之中扩散。
  然而杨君山此时魂识受制,却根本察觉不到魔气究竟是如何进行的转换,而他也不想冒险触动这个转换的过程,从而引来魔族修士的关注,于是只能再次看向洞中阴寒之气的来源。
  魔族修士究竟在山顶做了何种布置来转化魔气,杨君山不得而知,但他却知晓洞中源源不断供应的阴寒之气恐怕才是进行这种转换的根本。
  在踏进洞中的刹那,杨君山表情突然一松,这里居然没有丝毫魔气进入,尽管阴气再次浓重的一倍,可在没有魔气环伺的情况下,杨君山的魂识不再受局限,他只需抵挡阴气的渗透便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洞穴之中居然还弥漫着纯净而厚重的灵气,让他在抵挡阴寒之力渗透的同时终于可以放心的吸纳这些灵气用来恢复体内真元。
  这里有灵脉存在!
  杨君山先是微微有些惊讶,不过却也马上便理所当然起来,这里毕竟是景阳宗的宗门驻地,上千年的传承积累,这里又怎么可能没有灵脉的存在。
  只是不知魔修在洞外做了何等布置,洞中的灵力与阴寒之气源源不绝的涌出,而洞外的魔气却始终不曾涌入。
  咕噜噜的流水声令杨君山精神一振,此时杨君山对于洞穴深处已经有所揣测,待得他转过几道弯之后,看着地下汩汩冒出的流水,还是忍不住喜道:“地阴寒泉,果真是此物!”
  东流道祖同他说起过几种可能会有地阴浊气生成的特征,这地阴寒泉便是其中之一,难怪之前杨君山一直感知弥漫的阴寒之气与东流老祖所说的地阴浊气极为相似,原本两者原本就是同源而成。
  在见到地阴寒泉的刹那,杨君山几乎便已经可以确定,这里定然有着地阴浊气的存在。
  那么剩下的便是他该怎样得到地阴浊气!
  地阴寒泉与地阴浊气虽然同源而生,但不同于寒泉能够冲出地表,而地阴浊气却往往封存于地下,一旦泄露便马上就会变质,因此,杨君山若想要吸纳并炼化地阴浊气,他便只有呆在这里,更确切的说是呆在这个洞穴的地底。
  这让杨君山想想就不寒而栗,这里可是魔域的中心腹地,域外魔修最为重要的所在,在不确定他能够花费多长时间炼化地阴浊气的情况下,呆在这里就等于是找死。
  或者说有什么方法能够将地阴浊气在不泄露的情况下封存起来带走?
  第八百九十四章 息壤
  地阴寒泉是一条极为古怪的水脉,它从地下冲出地面之后却不会四处流淌,也不会堰塞成湖,而是会剧烈的挥发!
  尽管地阴寒泉本身阴冷的要命,乃是修炼界至阴至冷之物之一,但它不但不会结冰,反而因为剧烈的挥发而始终只能保持一个小小的水潭大小。
  倒是在地阴寒泉的周围往往会形成一片寒冷的地域,令四周的弥漫水汽凝结成冰,就像杨君山所在的洞穴,四周完全都厚厚的冰层覆盖。
  想不到景阳宗的山门驻地之下居然尚有如此宝地,可惜想来应当是如此机密外泄,由此而惹来了域外魔修的觊觎。
  杨君山几乎可以确定地阴寒泉之下应当就存在着地阴浊气,然而现在的他却在纠结,用来修炼两仪微尘光的最佳阴气便在眼前,可他偏偏不敢在这里进行修炼。
  这里可是魔域中心地带,别说正在被人族道祖纠缠的域外道祖随时可能返回,便是魔域周围的域外修士恐怕不久之后也会克服之前在中心爆发的道境修士交手的恐惧而赶来查看,一旦杨君山被堵在了地阴寒泉之下,他也就再也不用离开此地了。
  不管怎么说,先潜入地下找到地阴浊气再说!
  此时杨君山体内真元大约已经恢复了三成,不过杨君山却也做好了这仅有的三成真元再次被大量消耗的准备,然而在他沉入地下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整个过程似乎异常顺利,甚至体内真元的消耗也是微乎其微。
  不等杨君山琢磨其中的缘故,他便感觉到脚下一空,然后整个人便向下掉了下去。
  下面是中空的!
  杨君山心中一紧,真元化罡护住全身,手中金光一闪,山君玺已经托在了掌中,然而四周却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动静,想象当中的危险却并未出现。
  这个时候,杨君山才放下心来打量着四周,发现这里原本是一座看上去新开辟的地下石室。
  与此同时,杨君山感觉到整个身子都在变得沉重,与之前感受到的那种阴寒湿气不同,这座地下石室当中弥漫着的阴寒之气少了因为地阴寒泉的存在而蕴含的那一丝水行湿气,却是多了一层令杨君山感觉异常熟识的气息。
  地阴浊气,整个被开辟出来的地下石室当中充斥着浓郁的地阴浊气!
  杨君山第一时间便确认了这里充斥的气息便是他一直想要寻找的地阴浊气。
  只是地阴浊气虽然潜藏于地下,可这座地下石室却很明显是新晋开辟出来的,看上去倒像是特意将地阴浊气引导在了这座石室当中。
  杨君山目光猛然一凝,他却是看到了在石室的一个角落有着许多被堆砌整齐的碎石,而这些碎石在地上摆放出了一条三尺有余的石臂,却是与杨君山刚刚得到的石妖躯体一般无二。
  这是那石妖被断掉的右臂!
  杨君山心中一喜,将这些石块尽数收入储物法宝之中,心中一惊可以肯定,这座地下石室应当就是那道境石妖所开辟,甚至他还可以想象的到那石妖应该就一直潜藏在此处,甚至这地阴浊气本身就对于他有着不小的好处。
  当紫苑老祖的身外化身或者另外一位道祖潜入此处试图搞明白域外魔修开辟魔域的目的的时候,石妖却是突然从这里杀了出去。
  之后大战的结果应当是两败俱伤,那位潜入的道祖如何虽不得而知,但很显然却是成功退走,而石妖的右臂却被打断。
  而恰在此时,杨君山在欧阳佩林等魔修的追杀下误入两位道境修士大战的波及范围之内,石妖察觉到了他身上存在的石宝,但还是将这根被打碎的石臂放回到石室当中之后,这才前去追杀杨君山。
  既然知道了这里是道境石妖藏身之地,杨君山甚至顾不得琢磨该怎么收集充斥在石室之中的地阴浊气,而是搜寻起石妖可能放置在这里的宝物来。
  杨君山可没有忘记,在那道境石妖陨落之后,他可没有在那具石头雕塑一般的躯体之上找到储物法宝。
  这座地下石室并不大,杨君山只是看了一眼便察觉到了几处异常的地方。
  只见他伸脚在地上跺了跺,石室的几处地面顿时有土浪翻滚,几堆碎石块、石粒与粉末混杂物翻涌了上来,同时四周的墙壁上也有几个小小的石窟出现,里面放满了一些东西。
  杨君山先是皱着眉头看了看几堆从地下涌出来的东西,里面应当是一些灵石、高品质灵矿之类的物品被抽干了其中孕育的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那石妖应当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修炼。
  至于在墙壁上开辟出来的几个石窟,杨君山走过去看了,却原来都是一些高品质矿石灵材,而且几乎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宝阶以上的珍贵灵材,便是落霞岭大矿场每年开采出来的高阶灵矿当中都不多见,而且其中不少灵矿便是杨君山也不识得,分明便是来自域外的灵材。
  这应当算什么,食物储备?
  杨君山可不会客气,将这些矿石尽数收了起来,待得返回西山之后,交给家族炼器堂的人去处理便是了。
  将那些石橱中的种类各异的灵矿石收取之后,杨君山的手中却是多了三个琉璃一般的石盒。
  在所有的这些被石妖放置在石橱之中的各种高品阶的灵矿当中,这三个被珍而重之的防止在琉璃石盒中的东西明显是石妖的珍藏之物。
  杨君山将第一个石盒打开目光便是一亮,里面一块看上去很是粗糙,只有表面带着一丝纹路的不起眼石块,在杨君山眼中却是异常熟悉,因为杨君山自己也有一块相同的石块,只不过他的那块没有眼前这块看上去完整。
  这是一块道纹石,传说中上品宝器在晋升为道器的过程当中所必需之物,而现在杨君山的手中却是已经有了两块!
  杨君山二话不说,将这块道纹石收入到了丹田之中,与之前得到的那块共同放置在丹田之中,以自身真元进行孕养。
  第一只琉璃石盒便给了杨君山如此大的一个惊喜,这让杨君山立马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第二只石盒,一块有着明显烧灼痕迹,表面同样带着一丝琉璃色泽的圆润扁圆形石头放置在其中。
  杨君山挑了挑眉毛,此物他却是不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天而降的陨石一类,那么就应当是域外之物了,看它被石妖如此郑重的收藏,想来品质应当不再道纹石之下,这也让杨君山对于第三只琉璃石盒中的宝物便越发的期待了。
  然而当杨君山将第三只琉璃石盒打开之后却是满脸的错愕,里面根本不是什么珍贵的灵石矿物,而是一块如同传承玉板一般的东西。
  杨君山稍微迟疑了一下,将魂识浸入这块玉板之中查看其中的内容。
  这块传承玉板中记载的传承叫做《土行谱》,其内容却并非是修行功法或者神通秘术之流,而是一篇用来介绍修炼界各种各样土行宝物的图谱,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土行之物的名称、品质、特征、用途,以及曾经的出产之地或者可能出现的地方,还配有精确的图谱供人查看鉴赏。
  杨君山大致翻看了一下,发现他所认识的土行宝物还不到这篇传承之中记载的四分之一,而且里面记载的东西有许多根本就是域外之物,在这其中,杨君山也看到了戊土精石、田黄灵石、元磁精石等熟悉的低阶土行灵物,也有地心源石、镇山石、星核之类的高阶灵物,还有道纹石、补天泥等道阶灵珍,翻到这卷图谱的最后,更是记载了一十八种土行至宝,而其中补天石便在这一十八种土行至宝之中排名第十四位。
  而且通过介绍杨君山还得知,补天泥与补天石其实原本同属一体,只是补天石在经过风化、腐蚀、消磨等各种方式化作齑粉之后便成了补天泥,补天泥因为混杂了其他杂物不再纯净而品质下降,不复有补天石土行至宝的品质。
  当杨君山看到这个排名的时候心中还有些惊诧,暗道那石妖在见到断锏的时候直呼“补天石”,以那道境石妖的眼光应当不会有错,再想要补天泥修补断裂裂纹的效果这般好,杨君山便几乎可以断定断锏便是以补天石为本体炼制而成,原本见那石妖惊诧的表情还以为补天石有多么了不起,原来在这土行至宝当中也只排名第十四位。
  杨君山不免微微有些失望,却不料穿山甲这个时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肩膀之上,见得杨君山表情不由大为不忿道:“你不觉得这最后十八种土行至宝的记载是从品质最差的开始的吗?”
  杨君山神色一滞,随即恍然,这十八种土行至宝在记载的时候却是越往后越是珍贵,他大略翻看之下却只想当然的以为越是靠前便排名越高,如此说来,这十八种土行至宝品质从高到低排列的话,补天石就应当排名土行至宝第五,这可就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位置了。
  杨君山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连忙转移话题道:“你的本体当真是补天石炼制而成?”
  穿山甲不耐烦道:“别废话,看排名第一的土行至宝到底是什么?”
  杨君山“嘿嘿”一笑,继续翻看玉板之中记载的图谱,待得反倒最后一页的时候,杨君山微微一愣,穿山甲却已经叫道:“息壤?这不是,这不是那块……”
  杨君山手忙脚乱的将他的储物戒乱翻一气,终于从一片狼藉当中找到了那块不知道放置在储物空间哪个角落,几乎都要被他抛到脑后的破烂土块。
  看了一眼手中这块不比拇指大多少的灰不溜秋的土块,再看了看图谱之中记载的息壤,杨君山与穿山甲狐疑的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道:“息壤?土行第一至宝?号称大地之母?就这东西?”
  第八百九十五章 盗泉
  不怪杨君山与器灵穿山甲这般不可思议,实在是这块土坷垃一般的东西实在让人难以与土行第一至宝联系在一起。
  哪怕当初这土块被那海外道祖用来寄存元神,也曾让杨君山意识到此物不凡,但因为后来始终不知此物底细,又不曾琢磨出什么妙用,数年下来却是让杨君山彻底将此物抛在了脑后,要不是今日看到这“土行谱”,杨君山几乎都要将此物彻底忘掉了。
  息壤号称大地之母,讲的就是一个包容土行万物,更可以演化土行万物,这才是其大地之母名称的由来。
  然而那“土行谱”上对于息壤的记载也只有这聊聊几句,再多信息却是也无,只说此物难得,有造化之机,天地之间极为罕见,似乎那著这《土行谱》之人对息壤也所知不多,因此记述之间颇多含糊其词。
  杨君山手握这一片息壤沉吟不语,穿山甲盘坐在他的肩上同样没有出声。
  过得片刻,穿山甲实在忍不住了,这才沉吟道:“喂,我的本体还没有完整……”
  杨君山头也不抬,直接打断了说道:“你的本体其他残件至少还存在于世。”
  穿山甲不忿道:“那你的意思是要留给那只傻虎了?”
  断锏早已认主为杨君山所炼化,然而杨君山真正的本命法宝却是山君玺,山君玺所演化的坐山虎器灵时刻都想着要从穿山甲的手中抢夺丹田主峰,在穿山甲看来,自己本体虽然强横,但与山君玺相比多少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杨君山既然不将这土行第一至宝留给它,那肯定就要给山君玺了。
  杨君山瞥了他一眼,暗忖这家伙自从被补天泥弥补了本体裂纹之后,却是越发的通灵起来,说话都知道带酸味了,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道:“它才宝阶中品,尚有大把的提升空间,现在就用息壤,我敢么?”
  穿山甲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只要现在还不用息壤,日后它便有机会再做争取,但他还是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杨君山的魂识充斥着整个地下空间,道:“息壤可以包容土行万物,当初那陆玄平临死之际更是以此物寄养元神,那么你说此物是否也能够将这地阴浊气收纳一空?”
  杨君山想到就做,他按照“土行谱”中记录的一种方法,将自身的一滴本命精血滴在这片息壤之上,然后运转丹田本命精元试图炼化此物。
  不过在他的真元浸入息壤之中的刹那便受到了一丝隐约的阻碍,杨君山眉头微微一皱,这应当是那息壤的前任主人留下的最后一丝执念,他的魂识随之集中为一线,然后如同一根细针一般刺入息壤之中,将这最后一层障碍破开,随即本命真元便如汹涌大浪一般涌入其中。
  不过很快杨君山便有些措手不及,这一片只有指头肚大小的息壤却如同无底深渊一般,任凭体内九仞真元汹涌而入却始终无法填满。
  杨君山此时体内真元在地底灵脉以及回元宝丹的支撑下堪堪恢复了五成真元,此时却如同漏了底的木桶一般,一气泄了两成真元出去,眼见得那片息壤仍旧不做丝毫反应,无奈之下,杨君山只得再将一成真元涌入其中,这个时候便是连他自己都有些惊疑不定了,如此多的真元消耗却连一丁点反应也无,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手中之物并非息壤。
  好在这个疑惑也只是持续了半盏茶的时间,随着又是半成真元涌入,这片息壤表面终于发生了变化,原本如同土坷垃一般的物事此时却与杨君山的魂识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杨君山感觉在他的心意之下,此物居然可以转化为任何形态。
  随着杨君山心念一动,原本干枯的土块此时也变得柔软了许多,可以随着杨君山的心意变化着形状,而后杨君山引出魂识,尝试着引导地下空间之中的地阴浊气向着掌中的息壤汇聚而来。
  随即杨君山心中便是一喜,这息壤果真便随着他的心意开始吸纳地阴浊气,而且吸纳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比之前吞噬他真元的速度还要快上三分,随着吞噬的地阴浊气越来越多,就连这片息壤本身似乎都在向着地阴浊气转化,若不是杨君山知其底细,恐怕会认为这片息壤根本就是地阴浊气的固态显化。
  这应当就是息壤可以演化土行万物的一个表现了。
  随着息壤的吸纳,地下空间凝聚的浓重的地阴浊气越来越稀薄,直到再也吸纳不到丁点浊气,杨君山心中一动,这片吸足了地阴浊气的的天地至宝便落入到了他的丹田之中,而且径直落在丹田巨峰的峰顶中央,连断锏和混元令都不得不被它挤到了两侧,不是这两物自行让位,也不是息壤有灵主动争取,而是丹田所化的插天巨峰自行调整了位置来迎合这土行第一至宝之物的到来。
  原本被这一片息壤吞噬的两成半本命真元突然回流,杨君山赫然发现,这一股回流的本命精元居然比之从前还要精纯了三分!
  天地至宝通常能够令修士自身的修行功法品质提升一阶!
  这不由的让杨君山心神摇曳,要知道他所修炼的“为山九韧诀”功法传承原本品质就极高,他暗中做过比较,便是在火行至宝提升至道阶下品的心火红莲都差了九仞诀一筹,也就是说九仞诀至少也是道阶中品的传承,若是再有这土行第一至宝加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