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者:秀木成林      更新:2020-11-03 12:30      字数:3649
  议了议,实在没办法只是人力背出去。
  邵箐灵光一闪:“不若我们用独轮车如何?”
  她想起了前世的“木牛流马”,这玩意后世都没能争论清楚究竟是怎么一个构造,但很大一部分人却认为其实就是独轮车。
  窄小轻便的独轮车,事实上早就有了,山区百姓用以运载各种货物,并不需邵箐这对木工一窍不通的人烦恼。
  如今众人驻扎就在山脚,很容易寻到乡亲淘了辆独轮车,试了试,能用,且好用,比人背轻松高效多了。
  此事当场拍板,魏景吩咐下去后,“阿箐果真观察入微,才思敏捷。”
  他眉目欣然,方才季桓等人夸赞邵箐,他听着极畅快,心情比他本人打了个大胜仗还要愉悦。
  这老王卖瓜劲,邵箐没好气拧了他一把:“快回去呗,不是忙么?”
  益州诸人确实忙得脚不沾地,备战在紧密进行当中,议事大堂日夜不歇,议定最终战策。
  此时已是春回大地的季节,先锋军已从古径而出,蛰伏待命,大军集结在汤谷道前。
  二月初三,春社,祈谷祭祀,在这个官府民间皆大肆热闹沸腾的节日,魏景令,突击汤谷道关口。
  攻伐平阳郡,出益第一场战役打响。
  汉中郡内尚需突袭成功,关口打开才能开战,但众将士已枕戈待旦。
  亲卫们抬来战甲,邵箐一同替魏景穿戴妥当。
  扣上最后一个雕了麒麟纹样的锁扣,邵箐退后一步,端详这个英伟不凡,气势赫赫的男人。
  今日的他,所披的早非昔日平陶征蛮那件粗陋的红色盔甲,而是一身精炼的明光环锁铠,在烛火映照下银芒闪耀,英武逼人得教人忽视所有。
  只是邵箐牵挂之情却丝毫未变的,深呼吸一口气,她朗声道:“夫君此战,必旗开得胜!”
  她仰脸,目光莹莹,点漆般的瞳仁只倒映着他一个人,专注,牵挂。
  魏景上前一步,俯身吻了吻她嫣红的唇,力道很重:“等我回来,我取了平阳就回来接你。”
  对视片刻,他转身,大踏步离去。
  ……
  陈琦率先锋军夜袭汤谷道关口,非常顺利,一个时辰不到,“砰”一声巨响,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魏景传令:“全速前行,尽快渡过汤谷道!”
  ……
  沉沉夜色中,益州大军开进平阳。
  史焯接加急军报时,已经晚了,距关口失守已过去大半天。
  有最近的守军赶来试图反攻,但其时关口已被先锋军层层守卫,援军遇伏全军覆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汤谷道太过狭窄,益州军穿越耗时必然不会短,大军现在肯定还没集结完。
  不过也不会太久了。
  史焯又惊又怒,已顾不上深陷益州的长子,立即下令:“快,快传令南境,诸将立即率军奔往汤道口,阻截杨贼!”
  “府君不可!”
  田尚急忙阻止:“不可啊府君,这南境诸将士布防,乃为防御安王。这一旦悉数调离,南境危矣!”
  而且平阳郡兵只有五万,益州兵多将广,一出至少十数万之众,而杨泽此人极善排兵布阵,这五万将士如何能阻挡得了啊?!
  史焯已经乱了分寸:“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难道要眼睁睁看那杨贼攻陷平城吗?!”
  对于他来说,杨泽和安王一个样,都是外敌,哪边急救哪边是非常正确的。但现在问题是,田尚说得对,五万郡兵不顶事啊!
  田尚也急出了一头一脸的大汗,先前他一直苦劝主公结盟不成,现在酿成大敌,捶胸顿足是必然的,但也不得不勉力保持镇定,苦苦思索对策。
  “府君!”
  田尚猛地站定:“既杨泽成大敌已不可更改,那我们不若索性应了郭淮吧!”
  转投安王!
  眼下唯一能对抗的杨贼的,只有安王大军。
  此一时彼一时也,两害相权取其轻,安阳自治不要再想了,如今想要活命和最大程度保存实力,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田尚之策,不可谓不狠,对己方够狠,但不得不说够有效,还及时。史焯脸阵青阵白,呆立一刻钟功夫,咬牙:“好,我立即取找郭淮!”
  既然决定投向安王,那南境防御就不必了,立即调遣上前先抵御着。亲笔信已加急送出,郭淮本来提议史焯一起去后方郦陵暂避,但史焯不肯舍弃五万亲信兵马,只愿暂退出平城,至平阳东的边城漆县遥控。
  ……
  史焯一行焦急等待着。事实上,安王挥军的时间,比接到前者亲笔降信还要早上半天。
  安王在益州有眼线,自从何信投靠后增加,遭遇魏景痛击后达到顶峰。
  益州大军集结开往汉中东部,即使魏景为防消息泄露将时间算计得刚刚好,那大军一开拔,也是瞒不住的。
  哨探从苍梧道而出,星夜疾奔,堪堪早了大半天将消息送到安王手上。
  大事不好!
  安王立即紧急召集大军,急行军往平阳而来。
  必须得把杨泽歼灭或打回去,不然对方一旦站稳脚跟,后患无穷。
  本来情况并不算得上太好,毕竟平阳南境防御颇重,但现在好了,史焯降,平阳畅通无阻。
  他再次下令:“全速前行,天黑前务必抵达平阳。”
  ……
  魏景接到安王挥军的加急信报时,益州军此时经已尽出,他正率之往东线推移。
  他眯了眯眼,立即下令:“张雍,你率六万军士,立即赶赴侯城,务必在亥时之前取下!”
  魏景则亲率七万大军,攻伐更城高池深的武泉。
  此次出益,他率二十五万精兵,而另外十二万,早已被他命范亚陈琦分别率领着,去抢在平阳郡兵赶到之前夺取阴盆会水二城。
  平阳九城。侯城武泉,阴盆会水,乃西境四城,取下则占平阳一半,互为犄角,防御圈已成。
  安王挥军本在魏景预料之中,但没想着史焯这回有够当机立断的,居然这么快这么坚决倒向安王,导致安王大军来得比想象中的快多了。
  ……
  杨泽的攻伐速度,也比安王想象中要快得太多。
  他才抵达平阳,就接到杨泽已迅速攻陷西城四城的战报。对方兵分四路,巧妙避开平阳郡兵,突袭城防甚空虚四城,小半天功夫四城陆续失守。
  从接讯到现在,短短两天,杨泽竟已取下半个平阳郡,脚跟已稳,己方先机全失。
  安王又惊又怒,一把掷下战报:“平阳这群废物,居然这么轻易就中了圈套!”
  骂是这般骂的,但实际他很清楚杨泽扰乱视线之策不可谓不高明。此人战略眼光之精准,战术之高明,时机把握之恰到好处,也比安王想象中要更甚。
  这真真是一个罕见强敌。
  且此人的最强之处,并不在他麾下的数十万兵马。
  必须趁早将其歼灭,至少得堵回益州,不然的话,安王直觉对方会是当今天下大局的一个最大变数。
  强悍搅动风云。
  他心头一凛,立即点了徐苍等六员大将,兵分四路,立即奔赴平阳东四城驻扎,严守并随时听令抗敌。
  平阳九城,那剩下还有一城呢?
  那其实就是位于最中心的郡治平城。
  平城城高池深,四面地势开阔相对平坦,其实是个很好防御的城池。但安王不得不弃了,因为杨泽大军早他一步站稳脚跟,贸贸然前去,有可能遭遇对方伏击。
  于是,位于中心点的平城意外得到平静,双方隔它对垒,如无意外,这抢占平城将会是双方第一战。
  几次迂回的试探性交锋,在对方的阻止下谁也没拿下平城,但战火浓浓已酝酿得差不多,很可能,下一次就是全面大战。
  季桓道:“主公,我们应当尽早击败安王,战事拖得越久,于我们越不利。”
  连下四城的余韵仍在,已方士气高昂。
  而荆州却终究是安王的大本营,对方不管粮草辎重的补给,还是招援将士,都比他们更方便。
  不能托,拖得越久,优势越此消彼长。
  季桓还提议:“大败安王,先尽快将其赶出平阳便可。”
  毕竟对方兵力同样雄厚,将其赶出去比彻底歼灭容易太多了。益州军初来乍到,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先占据平阳彻底站稳脚跟,更切合实际。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个观点很得魏景赞同,颔首:“确实如此。”
  那接下来要商议的,就是如何在眼下这场的大战中,大败安王,尽快将其逐出平阳郡。
  魏景食指在地域图上一点:“平阳郡兵所在之地,即是突破口。”
  安王紧急召集二十万大军前来,再和五万平阳军合兵,正好在人数上不落下风。
  然而魏景盯上的破绽,正正是这五万平阳军合兵。
  骤不及防间,史焯降了安王,换了人指挥,平阳军上下不适应有抱怨是肯定的,偏这当口就是一场大战激战。
  安王对平阳军的信任,肯定不如自己的亲军的,不管是将领还是战斗力方面。很自然而然,这平阳军在排兵布阵会被放在最外缘。
  不可避免的,这平阳军心理上会更加微妙。
  战场上容不得这些,士气起不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破绽了。
  当然,安王也会尽力弥补的。现在的关键,就看魏景一方能不能将平阳军届时的站位判断正确。
  正确了,痛击破绽,趁势大败敌军,魏景有十足把握。
  错误了,这就将是一场胜负未定的硬战激战。
  魏景沉吟良久,最终将食指点在平城南边:“平阳郡,届时应在敌军左翼。”
  ……
  这一场大战,最终发生在二月十四,清晨。
  草长莺飞的季节,原野上深绿浅绿,泥土芬芳,双方陈兵于平城南门外八十里。
  直至到这一刻,平阳郡兵的站位终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