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请教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2      字数:3440
  自那日以后陈释文虽每日呆在家中却已经无心念书,他自幼熟读各家学说,深受孔孟之道影响,自幼志向便是辅助明君安定天下,革新吏治,让百姓生活富足不受权贵欺压,更认为这天下读书之人应当同他一样。
  但这一切在前几日都被他父亲亲手打破,倘若为入朝为官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那岂不也是贪官污吏,遇到惹不起的权贵欺压百姓却不敢管,甚至与权贵沆瀣一气欺压良民,这样的官员又怎么可能帮助圣上安定天下了。
  在家中苦闷多日之后他最终还是无法接受父亲的安排,收拾一番之后离开老家独自前往中都,他希望即便不用那些阴谋诡计也能够有一番成就,帮助他心中的明君圣主整顿天下。
  自他来到中都以后投靠过诸多高门大户成为座上宾,然而可惜的是由于他过于正直,或者说过于迂腐,并无法为这些高门大户出谋划策,甚至屡屡劝诫他们多行义举,这些话在公共场合说出来当然是千好万好,名利双收,但私底下对这些官宦却毫无用处,反而令人厌恶,毕竟各个权贵之家为自己的利益都有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哪能容忍这么一个人在自家,万一被他发现说不定还捅出去连累自己一家。
  没过多久他就被各家以各种理由赶了出去,要么是说他家中有老父尚在应该回去尽孝,要么就是不孝有三,应当回去娶妻生子,总之各种理由都让人挑不出毛病,久而久之这中都城内也就没有哪个达官显贵愿意重用他。不过好在自己争气终于考上科举入朝为官,不过却又因为不会说话惹怒皇帝被发配闲置,至今也没有什么作为。
  …
  就在他回忆往昔之时突然传来一声敲门声,接着那管家在门外说道。
  “大人,缘灭法师前来拜会,正在门外等候。”
  “呕,快请他进来。”
  “是。”那管家赶紧离开前往大门迎接贵客。
  陈释文也赶快收拾了一下整理好衣服赶往前厅,毕竟今天的贵客可是不能怠慢的。
  这缘灭法师是陈大人前一段时间无意之中认识的,后来又在他的引荐下拜见了当今世子,他虽身处闲职,但对这朝中之事却一直密切关注,知道这世子虽非王爷亲生,却极有可能继承大统之位,但可惜半路又有了一个亲生儿子,让他的位置一下尴尬之极。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那王府中的小王爷他也略有耳闻,据说深受王爷王妃宠爱,性子顽劣不堪,不仅诗书礼仪,弓马骑射样样不行,而且经常殴打家中奴仆,据说已经打死了数人,若是让这种人成为君王只怕真的要天下大乱。
  而这位世子却完全不一样,不仅熟知各家经典,文武兼备,为人更是温文尔雅,而且他看得出来此人绝非甘于碌碌无为之辈,只要机会成熟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大门前世子与法师二人正在耐心等待。
  “这位陈大人我可是好久没见过了,自上次一别应该也有半年之久,他现在在做什么?”
  “回世子,他没做什么,上次为了朝中官员腐败一事惹怒龙颜,被打发到礼部一个闲职上,现在基本什么事也不用干,喝喝茶读读书,清闲的很。”
  “看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识时务啊,如此这般很难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世子摇着手中的折扇充满戏谑的说道,看来对他的为人也极为清楚。
  “此人的确过于刚正不阿,但过了头也极易受人排斥,水至清则无鱼,在这朝堂之上又有几人是干净的,他如此这般又有谁人敢与他相处,被边缘化是太正常了。”
  “那大师觉得此次找他是否妥当?”世子略有些担忧。
  “哈哈,世子既然有此决定必定仔细揣摩过,哪里需要老衲再费唇舌。”
  “大师说的不错,本世子喜欢。”说完便哈哈大笑。
  就在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之中,大门吱的一声又被打开了,还是先前那个老管家,此时他急匆匆的走出门外对着二人说道,二位贵客请随我来,我家老爷随后就到。
  二人也不拘束,跟随着老管家很快便来到主厅之中。这座府邸面积不大,比起同等官员的宅院还要小上不少,连家丁人数都不多,看来这位陈大人在朝中的确不受待见,俸禄实在过于微薄以至于过得挺寒酸的。不过好在这宅子是从他人手上买来,前主人倒是在装修上并不吝啬,反而别有一番滋味。
  二人坐在主厅之中一边细声交谈一边等待陈大人。很快随着一声急促的脚步声,一位汉人打扮的中年瘦弱男子走了进来,他一看见这二人立马上前拱手拜道。
  “下官陈释文拜见世子,不知世子来此多有不敬,还请赎罪。”他只知缘灭法师来没想到世子也跟了过来,着实吓了他一跳。
  “无碍,本世子今天只是闲得无事跟缘灭法师一起到处逛逛,正好来陈大人府上顺便向陈大人讨教讨教,陈大人且先坐下。”
  “世子何须如此,若有事情讨教直接换下官到王府中便可,何须事事亲自跑一趟,下官可承受不起。”
  这陈大人慌张的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他在朝堂之中官职低微,而世子却是有封号在身的皇亲,二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竟还能如此有礼数怎能不让他受宠若惊。
  “听说陈大人最近过得很是悠哉啊。”法师见他如此拘束,觉得刚来还是聊些无关痛痒的闲话放松一下为好。
  “法师笑话我了,我这哪里是悠哉,是闲的没事干闷得慌。哎,只怪我这张嘴实在不会说话,惹怒龙颜才有这般下场。”
  “陈大人言重了,大人刚正不阿,只是生不逢时,如今朝政腐败各种奸逆小人把持朝政,清官干吏却得不到重用,若是能遇到明君大人必有一番作为。”
  陈大人听这话着实一惊,这缘灭法师说这番话到底什么意思?莫非这位世子已经起了夺嫡之心,现在只怕为时过早,虽说六王爷呼声最高,但只要陛下一日未驾崩,这大位都不好说花落谁家,况且二弟年幼离成年还需几年光景,现在应该一致对外才属上策,过早内斗不只毫无用处只怕还惹得王爷不悦,绝非明智之举。
  “这…”
  陈大人明显不知该说些什么,正在语塞之时世子却突然插嘴进来。
  “法师说笑了,如今我大金国积重难返,各种问题互相交织,哪里是一个明君一群忠臣就可以解决的,在我看来非得下猛药不可。修修补补不过是拖延时间,只得浴火重生重塑一个太平盛世。”
  “世子缘何有此一说?”这陈大人一生的志向便是追随明君安定天下,可惜如今的朝政混乱他也无能为力,如今听到世子这一番话立刻来了兴趣。
  “须知历朝历代亡国的原因基本都是政治混乱,党派征伐造成国力衰微所致,所谓的昏君不过是背了一个黑锅而已,当今圣上虽不及太宗太祖的雄才大略但绝非无能之辈,可他对朝中的乱局其实也无能为力,为何?因为朝中的权贵地方宗族早已经沆瀣一气,为争权夺利贪污腐败把朝廷搞得一团糟。圣上又能如何,罢免一人,新人很快又会被他们拖进泥潭成为他们的一员,但若是罢免全部,又让谁来执行朝廷的命令了,国家也就乱套了。”
  “世子所说不错,这是历朝历代的通病,官僚集团亦或是其他集团和皇权的斗争一直充斥着历朝历代,皇权强盛,国家就兴旺发达,反之国家就衰弱不堪最终灭亡,连带着各种利益集团一并毁灭。”
  “阿弥陀佛,既然如此皇权干嘛不一家独大,直接灭掉其他的所有了,这样也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法师所说却有人这么想过,先秦以前以及汉初都是这么做的,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皇权一开始也是对外戚功臣不信任的,都是派出自己的子孙任职中央和地方各处要职,处处打压功臣和外戚,但结果吗!法师可曾听说过分封制?”
  “贫僧确有耳闻,据说并不利于管理,而且闹出很多乱子最终被废除。”
  “不错,分封制下的诸侯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又都是皇子,本就拥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一旦老皇帝身故他们可未必服自己的兄弟甚至子侄,起兵造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于是为了安定国家只得重用忠臣,虽然臣子的来源略有变化,从开始的门阀权贵到现在依靠科举取士,但本质并没有变化,由于一生荣辱皆取决于皇帝,他们一方面对皇帝效忠,一方面又联合起来制衡皇帝自保。”
  说话之间那老管家走了进来,手上端着一副茶具,给在座的三人每人砌上了一杯热茶,接着又退了出去。三人说了不少话也感到有些口渴,纷纷停下来端起水杯小饮一口,顺便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说。
  停了一会儿世子率先开口。
  “陈大人所说不错,和本世子所想完全一样,这是无人能解的难题,二者相互依靠,又相互制衡,一旦皇权无法压制官僚并未出现现如今的乱局,朝政腐败,军队战力低下,不是亡于外敌就是亡于内乱。”
  “既然如此,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官僚为什么不退一步海阔天空了,既保了皇帝也保了自己,我佛也经常教导信众得饶人处且饶人。”
  “法师想的过于简单了,官僚并不是某一个人,很难达成一致的决定,如果一人退而其他人不退,那他就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地位权力给别人做嫁衣,所以只好大家都不退。况且即便国家灭亡,皇权易主他们却不一定会消失,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旧朝的臣子为新朝效忠,即便无法再入朝为官也不要紧,他们本身就是地主乡绅的一员,大不了回去收地租也不至于饿死,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干嘛不做。”
  “世子所说不错,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