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追随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21-01-12 06:52      字数:2243
  “世子能想到如此地步已经远超当世之人了,倒是在下太过贪心了。”
  这位陈大人自小志向便是追随明君,匡扶正义主持公理,可惜皇帝并不重用他,世间大多官官相护,百姓也是帮亲不帮理,他虽有志向却报效无门,如今觉得世子所言正是解决之道自然紧紧追问。
  “不过下官还是要给世子泼一瓢冷水,自古以来王朝更替,皇帝换了一姓又一姓,只怕百家姓都快凑齐了,但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百姓依然痛苦不堪,为何?下官认为一切皆在于思想,儒家思想与宗族相呼应,一旦新王朝建立其建立者必然想到封官拜爵绵延子孙,如此一来,每推翻一个朝代,仍然要在崛起起一批新的权贵,这天下的统治其实并没有变化…其实莫说那些达官显贵,乡绅小吏会这么干,就是世子口中的那些武林大侠,甚至是贩夫走卒贫苦农民也有这种想法,就算是在下若说不想入朝为官,惠及子孙只怕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大人果然真君子,不错,世人皆有私心,必然会为自己为后代着想,这也是本世子今日来找先生的原因。”
  世子停顿了一会似乎是在思考接下来怎么说。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地位高者武功强者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权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给恐怕还要闹事,但只要不超过这个度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也不能让他们随性而为,必须加以制约。所以此次来此是除了希望先生能重新制定侠义规范他们的思想,慢慢消除升官发财的念头,还希望能撰写一部法典来震慑他们,令他们并不敢做的太过分,毕竟人心不可信,白纸黑字才放心。”
  “世子口中的这些侠义之道与世俗儒家礼教可是完全不同,根本是相互对立的。以现在普通武者的处境,他们对此想必非常欢迎,但世上的上位者们又会喜欢吗?宗门之主们必定对你深恶痛绝。对了,世子还想把这一切推到世俗宗族身上,那些大地主能接受吗?习惯了刑不上士大夫的权贵能够容忍吗?失去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支持,帝王怎么办?倘若有功臣功高盖主,难道他们打算退位让贤吗?”
  陈释文的确乃饱学之士,三言两语之间便看出了不少弊端,一一询问。
  “事有缓急,若是国家鼎盛之时,他们自然不会同意。以现如今金国的局面,保住国本才是第一位,只有保住了国本,他们才能在上面呼风唤雨,其他方面都能暂时放一放,所以皇权便会第一个妥协;至于宗族、官僚其利益大多在世俗之中,这是后话了,也不会对此太过反对;最后是那些宗门高层,他们本来就是要被收拾的对象何须管他们,所以这事十之八九还是可行的。”
  “但是世子须知侠义思想是不尊皇权的,一旦这种思想广为传播为世人接受,世子到时打算怎么对付这样一群不再遵从皇帝的新百姓,退位让贤吗?即便把这一切只限于武林之中,只怕也不安全,一旦武林侠义之士不再是单枪匹马而形成一个整体,侠义思想深入人心,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是皇权也压不住他们吧,万一他们频频起义闹事怎么办?”
  世子没想到这个陈大人尽然提出了和张端曦同样的问题,连旁边的法师也吃了一惊,或许他也从没想到这一步,看来这天底下的聪明人当真不在少数。
  “所以我才来找陈大人,这一切必须严格依照儒家经典操作,保障皇权才是第一要务,大人熟读儒学经典,这事应该不算难吧!其实我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以后能找到解决之道。”
  “这个下官可以试一试,但也不知是否可行,毕竟以前从未做过。但即使这样也已经很好了,世子之想的确前无古人,只怕从未有谁想过做这种事情,不知有几成把握?”
  “便是只有一成也要试试,况且这天下哪有十拿九稳之事,真有这么高的把握也轮不到本世子来做。”
  “好,这事便交于在下,下官必不辱使命。”
  “如此一来便多谢了。在下还有事情要忙就不在这里多做打扰了,就此告辞吧。”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倒也不拖泥带水。
  “这么快便要走,世子就不在我府中多坐一会让我一尽地主之谊,二位这可是第一次来我府上。”
  “不了,如今正值陛下大寿,京中多有要事,我还要协助王府保卫城中安全,免得一些有心人趁机进京扰乱治安,若是有空日后再来吧。”
  “即然如此,在下也不便强留了,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促膝长谈。”
  随即便将法师和世子一路送出府,一直到大门外,直到世子登上马车这陈大人突然开口道。
  “世子今后若有任何需要自可吩咐,下官必定马首是瞻。”
  世子并未说话只是拱拱手示意了一下。
  等到他二人上马车离开方才回到府中,回来之后又一头扎进书房不知干什么去了,府中下人似乎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有什么,看来这位老先生应该是经常据于书海之中。
  再说缘灭法师这边,此时二人已离开有一段距离,马车正被小和尚架着慢慢行驶在大街上。
  “大师觉得刚刚如何?”
  缘灭大师进来后基本没说什么话,而世子似乎也只是重复他当日所言只是最后似乎有些变动,这倒是大出他的意料。
  “这位陈大人毕竟是地主之子将来更是地方宗族领袖,怎么能够接受这样将来可能损害他家族利益的事情,而且此人更是儒生,会做那些损害儒家利益的事吗?其实我一开始是反对今天来找他的,倘若他将今天的事情告诉外人,世子可要惹上不小的麻烦。”
  “陈大人是真正的君子,本世子与他相交虽没有多少时日,但一直多方打探他的人品行事,他虽是儒生却只是以其为手段,最终目的是安定天下主持公理,否则也不会被皇帝和众多权贵厌恶,他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法师多虑了。即便他真的向外人泄露又有何妨,我们不过是讨论一些不入流的江湖之事有什么好怕的,中都有谁不知道本世子乐于这些三教九流吗?只怕王妃知道都会乐的合不拢嘴。”
  “倒是法师觉得他是否能平衡侠义之道和皇权至上的冲突呢?本世子可是苦思冥想多时也没有主意。”
  “这个贫僧哪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