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福地,洞天
作者:梦持灬      更新:2021-03-16 00:51      字数:2152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
  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
  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这个果子的功用堪比蟠桃,犹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老君用来召开丹元大会的金丹,与这人参果亦不遑多让。
  人参果的模样如三朝未满的小孩。
  其实道祖的金丹,有一些也是这个模样。
  因此人参果亦唤草还丹,也是丹的一种。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大仙留下这两个人,自然是有目的的。
  这两个道童一心只修大道,是个道痴。除了修炼,其他事一塌糊涂。
  属于离开观宇,就活不下去的那种。
  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借元始天尊的名头行事,确是一举两得。
  然镇元子的吩咐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因为给唐僧一个人吃,却用两个果子,为何不给一个?又或者为何不给他们师徒四人各一个,而是给三藏一个人两个?
  这个果子,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功效已经很强大了,那他嘱咐给三藏吃两个,是有大问题的。
  二童倒也老实,没往他处想,问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镇元子对三藏的行踪了如指掌。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严格来说,镇元子确属于道家中人。但是并不能说道家中人就不能与佛门中人相知相识。
  道与佛,并没有明面上的交恶。不过二者的地位确实不相符,因为佛家是老君教化出的。
  从话中言语可以看出来,这二童子对佛门的地位看得很低。
  为何?
  凭镇元子的身份地位,能让他记在心上,并称作为故交的,绝非随便一个普通佛门中人就能做到。
  那个人在佛家的地位应该很高。
  确实很高,是位“佛子。”
  然二童子只称他为“那和尚。”并且“做甚相识。”
  所以他们很无知。
  大仙闻言,颇感无奈。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镇元子点明了几点,那人是如来的第二个徒弟,是位佛子。他之所以要解释清楚,确是怕这两位童子看不起三藏,会坏了他的计划。
  然而这里又说明了一些问题,镇元子不仅对三藏的行踪洞若观火,而且对他的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
  应该说他对取经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亦一清二楚。
  那么金禅子是如来的第二个徒弟,那第一个徒弟是谁?
  镇元子应该也知道。
  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
  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镇元子放心不下,又交待了一遍。这二童子确实是白痴,不慎重不行啊。
  清风闻言,有心表现他知识,得意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
  你看,我是懂数的。
  大仙闻言,不动声色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
  这便是镇元子的目的。
  他要给三藏一个人,吃两个果子,而且不能让他的徒弟知晓。
  这个任务难不难?
  那得看人,但是镇元子将其余四十六人全都带走了,只留下清风明月。
  两个道痴。
  排除了任何可能性,所以这个使命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因为那二童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而且生活常识极差。
  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
  …………
  …………
  却说唐僧四众在山游玩,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唐僧道:“悟空,你看那里是甚么去处?”
  行者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
  猴子说话一向模凌两可。
  西行一路,除了妖怪的洞府,就是道与佛的凡间香火处,不是观宇,就是寺院,也没有说错。
  这也说明了猴子已经懂得说话的水平。
  不一时,来于门首观看,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
  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
  注意这句话,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
  这侧面反映镇元大仙与玉帝和老君的关系保持得很好。
  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行者见了,自觉熟悉,他的出生之地,水帘洞也有一道石碣,镌着“花果山福地,山帘洞洞天。”
  好巧合。
  喜欢反西游传请大家收藏:()反西游传18书包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