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论孝
作者:空巢老蛋      更新:2021-03-18 15:30      字数:2088
  白昕茗很少将些令人不快的事牢记多时,往往刚哭过的事,转眼间就会忘却。在饭席间不久便重新开朗活泼起来,对着爹娘介绍自己做的各式菜品,尝了之后却发现要么咸些要么淡些,一家三口言笑不断,直至饭毕。
  “来人,煮上壶茶在这里。”白文斌看着家中下人将残羹空盘撤走,吩咐道:“茶能消食,万一茗丫头做的菜里有什么不好,我喝些茶也不至于如上次一般上吐下泻。”
  昕茗闻言娇嗔道:“爹~!你再提上次那事的话以后女儿都不做菜给你吃了!”
  常夫人笑道:“好啦,你就别再逗她了,刚好了这一会,又想惹她哭么?”
  “好吧好吧,我投降,我投降。”白文斌举起一只手来呵呵笑道:“不然万一再出些什么事,我可担不起你们母女两个的责备。”
  “算了吧,这个家里呀,谁都能挨责备,就你不行。”常夫人接过下人送上来的茶壶与小炉,自去取出茶叶来放进壶中,唤人来倾入井水点火煮上,又转过身对着白文斌接着说道:“家里的人,除了下人们和严管家就是我和昕茗了,这么些人里都只有受你责备的分,哪有人敢责备你?”
  “哈哈哈……夫人,这就是你说的不对了,我不受责备那是因为我不犯错。”白文斌故作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说:“自古便有圣人言道:‘不知者不罪。’若是我非刻意而为犯了错,自然是不应受到责怪的。”
  “好吧好吧,那这家里的其他人犯错,就都是故意的咯?”常夫人笑着讽刺道:“世上诸多人犯错都是故意,唯独你自己不管做错什么都是因为不知道。”
  “哎,夫人,你这话就说的有失偏颇了。我虽然很少犯错,但如果真有错之重大的时候,哪次不是主动开诚布公地对你们认错?何曾嘴犟不承认了?”
  “这倒是。从我落生起至今,我对爹最大的印象就是知错就认。”
  “你看看,还是我茗丫头最懂她爹。”白文斌拍手道:“枉你常盛兰与我做了二十多年夫妻,到头来还不如这个认识我十五年的女儿。”
  “不过啊。”白昕茗笑着说道:“就是可惜我爹他知道自己错的时候十次里不过一次而已,所以到头来与知错不认也差不了许多。”
  “嗯,我觉得太对了。”常夫人点头称是,又对白文斌说:“你看,到头来我们母女还是一个想法,对你也是知根知底。”
  “唉,没想到啊没想到。”白文斌叹口气道:“到头来我自家的两个女子,一个是妻一个是女,反倒最不懂我,将来只能指望卉丫头了。”
  “我劝你也别想。”常夫人笑道:“平日在老家陪她的是我不是你,估计昕卉的想法也与我一样了。”
  “也对。”白文斌摇摇头,就此作罢:“家中五人三人在你们那边,姑且就算是我知错不认吧。”
  “什么三人,四人。”常夫人大笑起来:“娘也是这么想的。”
  “什么?!”白文斌故作泄气摊倒在椅上道:“连娘都被你们说动了?”
  常夫人走到路边看茶水是否烧开,一边说道:“俗话说得好:‘知子莫如母’,从最开始娘就一直是对我这么说的,若认真算起来,应当是娘说动了我而不是我说动了娘。至于茗丫头为何有此想法我就不清楚了。”
  白昕茗调皮地眨了下眼睛,接过话来道:“那当然是‘日久见人心’咯。”
  “啊,反了反了,我在家中已然毫无地位,只有严管家与我相依为命……”白文斌靠在椅背上笑道:“真是‘女大外向’,这才什么时候就已经将她爹贬得一无是处,将来要是成了亲那还了得?”
  “文斌。”常夫人连忙出言提醒,又对白文斌使了个眼色。白文斌会意,连忙坐正对着昕茗解释道:“茗丫头,我的意思是——”
  “好啦爹,你不用解释,女儿明白,现在也已想通了。”白昕茗笑笑说道:“少而执孝莫如长而知孝,孙公子这句话说得是对的。”
  “哦?”文斌一怔:“他说了什么?”
  “就是女儿方才说的话呀,‘少而执孝莫如长而知孝’。”白昕茗一字一句地复述了一遍,紧接着又解释道:“孙公子说这是他的先生教给他的,意思是生为儿女在少时坚执孝道与长而成人之后心怀孝道相比,前者更优。”
  “要我说,还是从小到大都坚持尽孝最好。”常夫人笑着说道:“为什么非要分个年少年长呢?”
  “这你就不懂了,从小到大都能坚持尽孝的那可不是普通人,那是圣人。”白文斌煞有介事地解释起来:“几千几百年来能出几个圣人?所以还是听听普通人怎样最好。茗丫头,你再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因为,孙公子说年少的时候坚执孝道无非做一些能令爹娘愉快但并无多少切实作用的事,诸如洗刷家具、替爹娘洗脚、做些家务,乃至于做顿饭菜、代理家事,此时爹娘年岁仍好、身体健旺。而年长之后正是儿女成家立业之时、爹娘力衰待养之际,此时若能虔心奉养爹娘,不厌不烦,那才堪称孝子。两者相比之下是后者更孝,不过这并不是说前者就不需去做,孙公子对女儿说的大抵是这么个意思。”
  白文斌沉吟一会道:“你别说还真是这么个意思。茗丫头,你和他一同出游时言谈之间难道都是说这等文人写文作诗的那种文绉绉的话么?”
  “大多是这样,不过也并不全是。”白昕茗想了想答道:“一般是他要抒发一些感慨,或者对女儿讲自己的见解时才会这样,平常也是如在家一般说话。”
  “我看,这孙家的公子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他说的真有些道理。”常夫人道:“像我这等几乎没读过书的人听着都觉得在理。”
  白文斌点点头道:“虽然出自他先生之口,不过这小子能这般复述出来证明他也用心铭记过了,既然如此这男儿应当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