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月遥遥寄我心(4)
作者:飞叶子的瓜      更新:2021-05-23 08:04      字数:2794
  王沐春眼看无路可逃,索性闭上眼睛等待被河水吞噬,可是等了半晌依然安然无恙,感到奇怪的他睁开了双眼,惊讶的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极速的河流竟然从他身边绕了过去,形成一个漩涡。正在不解中无意间一抬头,发现从远处睡眠上漂来一个红色的灯笼,发出了诡异走人的光芒。在他的跟前围着他打转。
  王沐春愣愣的瞅着手不由自主地伸了过去,却抓了个空。灯笼飘乎而起,一个巨大的人影出现在了眼前,赤着两只大脚踩在水面上,手提着灯笼,瞪着两只比铃铛还大的眼睛,怒视着他。
  王沐春激灵一下打了个冷战,忽然惊醒,原来又是南柯一梦而已。这时天色大亮,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破败的席棚里,似乎带进了几丝温暖。他翻身站起,看见乞丐不知何时已不见人影,他也没有在意,疑是出去方便罢了。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伸酸痛的身躯,捡起衣服准备换上,突然感觉衣服很轻,心猛然一紧,急忙把手伸进口袋之中,却已空空如也。这下他可慌了神,瞪大眼睛仔仔细细将衣服里外翻了个边,也没见半个大洋的赢子。此时仍然未见乞丐回来,方才醒悟这乞丐分明是见钱眼开把钱偷掉跑了。他懊悔不已,仍然不死心将席棚里外翻了个底朝天,依旧没有于是咬着牙叫骂着,将席棚踹了个稀巴烂只得无奈气愤的离开。他顺着一条小路寻摸到大路上遇见几个路人,打听清楚去处,会槐树镇去了。
  四月的骄阳似火,照耀着一望无际的田野,罗老汉弓着背打理着自家的天地,青绿的庄稼犹如丝绸般柔软的叶子,不时接触到罗老汉那双粗糙的手臂,就像是向他真诚的致意。
  罗老汉直起身子,用手锤了几下僵硬的后背,嘴里叹了口气“诶!人终是老了,稍微干点火就累的不行,还是先喘口气再说吧。”他想着向在田里玩耍的孙女喊到:“小丫!看着点脚下,可别踩倒了苗子,爷爷在田边休息会。”“行,我知道了。”不远处的小丫边应着仍旧自顾无暇的采着野花。罗老汉在田边坐着,瞅着低矮的庄稼心中不勉感叹道“这世道变了。反倒这一年不如一年了。”老佛爷掌朝的时候,洋鬼子作威作福,可这都民国了,洋人还不是照样骑在中国头上。当官的地主老财的风光,不还是苦了老百姓?上哪里说理去!
  南边县城方向的地平线上飘着淡淡的白云,就像几只离群的羔羊。游荡在广袤的苍穹。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轰鸣声,罗老汉灰白的眉头又爬上一丝莫名的犹豫,自打县城里开起了洋面厂,这物价一直没个消停,这白面恐怕今年又是买不起了。正想着忽然小丫的哭声从田里传来,
  “没事吧?小丫!”罗老汉急急忙忙跑了过去。
  罗老汉看见小丫的小脸哭成了小花脸,她抬起右手哽咽着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说:“扎破手了,呜呜……”看她可怜的样子,好像天立马要塌下来似的。
  这时在地里劳作的周大婶问声赶忙跑了过来的,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几个柿饼,递到小丫手中,说到:“乖孩子。别哭了,看婶子给你几个甜柿饼吃。”小丫停止了抽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罗老汉谢过周大婶,“客气啥!往后呀孩子要是想吃只管去家里拿,前几天大龙他山里的二舅过来卖货,家里还留下十几斤,”
  两人说着又在地里劳作了片刻,天将晌午就回去了。
  罗家巷口罗老大捋着稀稀拉拉几口山羊胡须,正和刁老倔坐在半块磨盘↑,绘声绘色在讲些什么,一边黄老耿把拾粪的家伙放在篓子上,靠着墙也不说话只管听着。
  罗老汉手拉着小丫走到巷子里看见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好像有稀罕景物,也想凑上去打听个仔细,便先打发小丫进巷子里独自回家去了。他走到三人跟前笑着问到:“为!聊什么哪?老几位,有什么西洋景吗?说来听听,让我也长长见识。”罗老六白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故作深奥地说:“诶呀!你没听人说吗?前日里镇西的财主广仁的老二,刚从南洋洋学堂回来,嚷嚷遍了,围了一大帮子人迎着,田老财主亲自出马他们家人穿的和过年似的,这田老二留着长头发,跟个娘们似的,还听说带回来一个洋座钟,金光闪闪,孝敬老爷子的,值老多钱了!那玩意一到时辰就响西洋音乐,可算的上是个稀罕物件。”他擦了一下嘴上的唾沫星子话锋一转感叹着说:“你们是没见那场面,和迎接钦差大臣似的。”
  “是么?这么气派。”罗老汉响刁老倔问到:“那么你老哥没去瞅过那玩意?”刁老倔撅着只剩下了几颗蛀牙的嘴说:“那玩意有什么好的!那么喜欢洋人的东西,为什么不搬到国外去!我看他们尽是给咱们老祖宗丢脸。那洋货哪有咱们老物件中用,咱老辈没有洋人的穷摆设还不是照样过一辈子吗。”罗老六一听皱起眉头辩解到:“话可不要乱说,我和他们可不是一路人,不过话是这样说,可穷就是穷。你要是家里有这么多钱,过到那个份上你也就不会这样说了。”这老哥老哥两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杠在了一起。
  一旁的黄老耿边摇头边收拾自己的家伙事说:“你俩闲的,有功夫憋口气还暖暖肚子,有什么好争的?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你们接着犟,有能耐熬到天黑去,我可要回家吃饭喽。”说着就走了。这边罗老汉急忙打圆场,将老哥俩劝解开来,各自回家而去。
  正午的阳光照在老枣树嫩绿的叶子上反射着柔和的光芒,树下的小桌子↑斑驳的光束像是个光怪陆离的戏台,随着虚弱的气流飘忽不定。
  罗老汉的老伴,于大娘早已将烙的金黄的玉米饼和干菜汤盛到锅台上的几个碗中,二儿媳二凤在一旁帮着俩碗筷摆放到树下的桌子上,让正在院里玩耍的小丫去喊来公公和三姑去吃饭。小丫忙不迭从北屋跑到西房,在西屋里织布的罗三妹应着,放下了在手中往来的梭子,利索的收拾了一下出了屋门。
  罗家五口人围着桌子坐下,罗老汉正要问老二怎么还没回来,缺见罗二急急忙忙的从院门外闯了进来,灰头土脸也顾不上去洗,一屁股坐到凳子上,二话不说拿起了个饼子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于大娘看着儿子好像几天没有吃饭的样子顺:“看看你那吃相,没个正行,慢点吃!别噎着了,真实没出息货。”“今个前晌在田财主家干的啥活?”二楞气呼呼的说:“给他们干了大半天把人给累死连喘口气的功夫也没有。”罗老汉叹了口气说:“没办法?你不去打工挣几个钱花,就靠咱们那一亩半份河滩地,还不够全家人塞牙缝,没啥能耐就得出点力气。”二楞喝了一口汤说:“回来前在街上碰见了镇北槐树跟的老齐家人,说是让他后晌去帮忙料理白事。”
  “料理什么白事?”罗二妹忍不住插上了话问:“二哥,齐家有谁过世了?”
  二愣说:“齐大抽大烟把家里值钱的都买光,,还说要把两个孩子也卖掉,他媳妇气不过,前日半夜再街前饿老槐树上了吊。”
  罗老汉说:“齐大这个家伙打小就好吃懒做,好的没学半点,坏的样样精通,他媳妇跟这小子可没好过一天!”“可不是怎么滴。”于大娘说“她一走了之,掉下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往后又要遭罪了!”
  罗老汉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以后你过去看看孩子,要是遇上了接济一口半顿的。”
  几个人正在说着话时听见院门传来脚步声响,只见周大婶的儿子胡大龙闯了进来,只说前晌打猎路过柳东庄时,遇见了二楞的姑父,让他捎口信来说姑妈昨个扭伤脚,不能下地干活,今个晚上要是有空让二楞去帮一下手磨高粱米。
  二楞招呼大龙坐下吃饭,大龙摆着手推辞着只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