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终章 大汉群英会
作者:凋谢的提阿莫      更新:2021-05-23 16:57      字数:2650
  既然已经恢复了实力,王胤自然也不必再缩在司徒府中,所以他在第二天便正式回归了“学堂”,自然也见到了主父偃、张汤等人。
  说起来,上次他们几个一起让学堂的教授们召集起来,去地下探寻龙脉仙灵踪迹,最终在那被水淹没的迷宫中失散,只有王胤一个人见到了龙脉仙灵。
  此事东方朔和王胤都没有说出来,贾谊等人自然也不知道,而且主父偃等人也是被冲散之后才一一被“送”出来,苏醒后的记忆,也只停留在那水淹迷宫的刹那,更不会知道这其中内情。
  对于此行,在他们眼中自然是失败的,有些可惜,却也没有过分在意,于主父偃他们而言,是还不够明白其中意义,而贾谊等人则是本就没有抱着太多把握,更多是尝试一下的心态,遗憾过后就放在一边了。
  甚至因为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再次相见,主父偃他们几个对王胤还亲近了许多,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杨修那眼高于顶的小屁孩。
  “张兄面有喜色,是有什么好事了?”
  几人的学舍距离有长有短,不过从这一路两边下去,一个个院子都是学堂的学子,当然也有一些空置下来地。
  而王胤这时停下修炼后准备出来走走换换脑,刚一走出院子就看到不远处似乎是刚从外边回来、面带喜色的张汤,当即笑着问了一句。
  张汤点了点头,他性子沉稳,不是真正值得高兴的事情,不会喜形于色,不过依然有所克制,只是说道:“承嗣可曾听说过汉唐之争要增加年轻谋士的比试?”
  王胤眼中阴霾一闪而过,这事情还是郭嘉最早告诉他的,他自然下意识就想到了他,接着便问道:“是那‘第七谋’的择选吗?”
  “不错,这一提议还是李唐那边首先提出,不过后来不知怎么不了了之。”张汤的院子还要再过去,不过他走到了王胤身边就停了下来,与他继续说道:“此次大汉主动提出,李唐那边也没有拒绝,不过有关于如何择选出一个年轻谋士作为代表,却颇有争议。
  “朝廷原本并不愿意在这上面靡费过多,只想直接在学堂内由诸位教授共荐一位年轻俊杰就行了,如今却不知道怎么改了主意,不仅决定要以竞赛方式,决出这位‘第七谋士’,更要大声势。朝廷的正式命函已经出来,很快便会传遍天下,到时候大汉所有的年轻谋士都会知道,并来参加这场盛事。
  “前后约计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让消息扩散出去,足够吸引到足够多的大汉英才,汇集雒阳。到时候只要通过了报名,那就能够正式获得参赛资格,也将成为朝廷的预备用谋士序列中。”
  此时是大汉初平元年十一月下旬,距离年前,刚好月余。
  ……
  渤海国,临渤海而立,渤海乃是内海,此处亦是汉唐边界相交之处,不过许多人却未必知晓,或者不会去注意,这里同样是大汉、李唐与周王朝旧地的交界处。
  之所以说是“旧地”,盖因此处实则已经被周国抛弃,周国全境退缩,此地曾经一度成为荒地,如今沧海桑田,倒是又聚集了一些百姓,以及会商的集市,看起来倒有点儿像是一个互相接壤的几大邻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
  这一日,一个一身素白文士长袍、气度非凡的青年人正行走在交织着小贩的叫嚷、路人的呼喊、小孩的追逐,各种嬉闹、玩笑又或者惊叹、议论、交流声音的宽敞街道中。
  他并非独自一人,身边还跟着一个跟班小厮样的少年,身后还有一个生得孔武有力的巨汉,这两人更形成鲜明对比,那青年一路都叽叽喳喳说着什么,哪怕没人应自己,也浑不在意的样子;而那巨汉却始终一言不发,即便青年回头吩咐他,也只是点头或者摇头。
  “啊,那边好像有什么热闹事儿,主人,咱们去看看吧?”
  青年还没应下来,那少年就已经抢先一步往那边跑过去了,青年文士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就也跟着走了过去,不过他的速度很慢,他对于这些热闹一向敬谢不敏。
  结果等到他接近那围成团的人群的时候,少年小厮却又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望着青年满脸兴奋的欢呼道:“主人,您要的机会来了!”
  青年愣了下,疑惑的目光看着小厮。
  少年似乎难得感到自己有发挥的地方,得意的挺了挺胸,想着自己刚刚看到地,说道:“汉国与唐国同时向境内发布文书,两国似乎都要举办一个青年谋士的竞赛,将决出明年夏季汉唐之争谋士比拼的第七位谋士……”
  随着少年的讲述,青年眼睛越来越亮,最后他抖了抖眼皮,回头看着巨汉背上背着的一个小包裹。
  巨汉似乎明了他的意思,将小包裹递过来,他接过来就直接打开,里面是几本文籍,除了一本崭新地,剩下的都有些破旧古老。
  他将那崭新的书籍取出来,像是对待情人般轻轻抚摸着。
  那封皮上四个大字十分亮眼——“天人三策”。
  ……
  河内郡温县,有本地豪族司马氏,其家主司马防乃是雒阳以西的军事重镇安西的令尹,即一地长官,虽然军权被西凉军夺去,但他地位仍是显赫。
  不过司马氏在大汉只能算中层世家,底蕴稍浅,倒是其家族中的一些年轻才俊,被好事者合称为“司马八达”,引为一时美谈。
  冬日寂寥,无事之时,都是选择呆在府中,名叫司马懿的青年临摹完了一副李唐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字帖,满意的点点头,正要放下毛笔,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毛毛躁躁的呼声。
  “幼平,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如此毛糙?”这是三弟司马孚的斥责声,司马懿听着微微一笑。
  他在“司马八达”中排行第二,不过现在他们八兄弟中只有老大司马朗出仕,所以所谓的年轻才俊,其实仍然“待字闺中”,名声也仅限于河内一地。
  这时就听到最小的司马敏高声道:“朝廷发布天下通行文书,将召集所有三十以下年轻谋士,竞赛选拔出其中最杰出者,为明年夏季汉唐之争的第七谋士!”
  啪嗒!
  手中的毛笔突然跌下,书房中司马懿少有的失态。
  但他同时,眼中却冒出了火焰。
  二十出头的年纪,他不是隐虎,更不愿做潜龙,他现在就想一飞冲天!
  ……
  荆州襄阳,隆中。
  山野间,花草又将经一岁枯荣,溪流湍湍却泛着凉意,树林间微风习习,吹拂过山岗,将在山间庭院中沉迷对弈的两个青年都惊醒过来。
  两人同时愣了片刻,而后对视一笑。
  其中一人,面容只算清秀、气质却十分儒雅,有一种君子淡如菊的平和感,身形颀长、肩背宽大,看起来倒不像是一个书生,而是一个身穿长袍的武将;另一人容貌俊美更胜过女子,他的身材隐约更加修长,虽然相比对面那个显得瘦弱些,却也不是弱不经风。
  “元直,可收到了朝廷的天下通行文书?”
  清秀青年笑了笑,点头道:“当然,庶已决定前去,孔明怎么想?”
  俊美青年摇了摇头,淡淡道:“如今朝纲由奸臣把持,亮并无意在此时出仕。”
  “元直”却哈哈大笑道:“孔明是想效仿姜太公钓鱼,令愿者上钩乎?”
  “哈哈,知我者,元直也……不过,元直应当懂我心思。”
  “元直”于是收敛笑意,手中一子放下,说道:“那便来日在看,你我今日决定。”
  “哈哈,或许有一日,吾与元直还能同帐而卧呢。”
  啪嗒!
  白子成劫,围杀大龙!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