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勾心斗角联盟事(下)
作者:凋谢的提阿莫      更新:2021-05-23 16:57      字数:3294
  曹操在谯县养伤之时遇到了陈留人卫兹,而后得他资助,在讨董檄文掀起波澜之后,他以自己在当地的声望,直接招募了三千余人,而后沛国王竟密谋暗害于他,被曹操直接反杀,又将其手下三千乡兵接手过来,一并带到酸枣来参加会盟,如今一下子就折损过半。
  所以虽然最终成功脱身,但他实在很难高兴得起来,而他这一路进攻意图也等于被打断了。
  不过曹操倒也谈不上后悔,尽管绕行颍川是他临时决议,并不为联盟军所知,但能够招揽到荀彧这么一个齐家境的天才谋士,并且亲眼见证了他的能力,绝对是值了。
  讨董联盟计有十三路大军,分别是渤海太守袁绍、汝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北平太守公孙瓒、陈留太守张邈、河内太守王匡、徐州牧陶谦、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还有曹操因为暂时并无实职,假托在张邈帐下,不过实际上因两人关系,张邈平素亦是以曹操主张,所以他们可以合算一处;而孙坚亦选择依附于袁术,亦算一处,尽管如今关系有些僵。
  这十三路大军,多则如袁绍,麾下人马步骑竟拢共有三万人,少的就如孙坚这样,不过三四千新兵,又是来自于各地,尽管为着所谓共同目的汇聚在一起,但其实出发点都未必相同,更别说他们要取得一致了。
  即便是曹操,也无法完全控制住自己的私心,这从他起先对袁术一再退让,后来却反过来参与进袁绍与袁术相争中便可见得。
  经历行刺董卓一事,虽然事败,但曹操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袁绍、袁术虽有着四世三公的出身,但同为“雒阳七公子”之三,谁也不敢说稳压谁。
  何况曹操在大汉军中早有资历,当年讨伐黄巾亦有亮眼发挥,又有东道主张邈的支持,同时袁绍与他私交不错,又有意打压袁术,才让他得以白身占据联盟副盟主之位,而有着曹操支持,袁绍同样能够轻松压过袁术。
  此外,讨董联盟为了消除董卓挟天子所带来的政治上占据着大义名分的影响,除了之前讨董檄文里罗列董卓各条罪状并不断宣扬,以示他们师出有名,另外还以朝廷被董卓挟制为由,自假名号、职务,袁绍假为车骑将军,曹操则为“奋威将军”,算是给各自套上了一个更合乎情理的皮。
  而曹操随着在联盟的一番扯蛋操作,心中对于联军的归属感却日益降低,尤其是在张邈似乎都被袁绍拉拢过去,对他的态度渐渐暧昧起来,也是因此这一次奔袭新郑,虽然张邈表露出要与他一道的意思,但曹操因为心中另有计较,都一并拒绝了。
  这也就意味着他这一次被徐荣逼退,他这一路攻势就等于完全断了,不过曹操并未立刻退走,也没有选择回去与联军汇合,虽然对于联军信心不高,但他毕竟是为正事而非全为私欲而来,因而他便干脆另辟奇径,避开徐荣追击后,兵进密县。
  密县位于新郑以西,董卓军以荥阳为核心,辐散四周,更以卷县、京县作为犄角,曹操兵进密县,实则亦是图谋京县。
  不过密县同样有守军,数量仅在数千,但曹操想要攻取下来,靠着手底下这三千新兵、乡兵混合的人马根本不够,毕竟密县的守备还是合格地,他们只能“智取”。
  于是当夜荀彧便将内世界外放,他的体内世界扩展开来,已经能将一个中等县城包纳进去,在他的掩护之下,曹操率领仅剩的三千人直接摸到了城下,这处城门口的守军又受到了荀彧的“蛊惑”,自己打开城门,而后曹擦轻易下之。
  但他想要进一步攻下京县却不容易了,不说那里此时的守卫力量不是密县可比,以荀彧如今的实力,同样的事情在短时间内也只够进行一次。
  而同时他们此时亦是孤军深入,前后左右几乎都是敌方人马,只能期望袁绍率领的主力尽快赶到。
  但此时的讨董联军却纷纷遭遇了困窘,公孙瓒手下白马军纵横草原,但作为一支单独的人马拉出来,让他们攻城陷地,就是刻意为难了,事实上当初公孙瓒便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对于自己的优劣十分清楚,何况他亦有私心,此次联盟讨董不管是战事不利抑或者是僵持太久,他都势必会半道退出,因为他此次过来,只是为尽一份心力,但同时却又防备着幽州牧刘虞,担心他会趁机对右北平郡下手,留在那儿镇守的公孙续等人,恐怕难当大任。
  如此一来,他又要保留实力,干的本来也不是擅长的事情,受困于此、战线无法推进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韩馥攻打阳武倒算顺利,一来作为冀州州牧,他手下军队本就是成建制的地方精兵,二来阳武守军李蒙性骄轻敌,中了诱敌之计,被他骗出城外,守军群龙无首渐渐乱起来,被他趁势而入,但他性格谨慎,同样不敢随意冒进,往往要确定了袁绍这边的动向之后才会有所动作,这一来一回也是时间。
  实际上此次讨董联军自会盟、成军,再到开始攻势,都显得十分急切而仓促,反倒是朝廷这边,董卓军的物资分配、兵马调动,都是一开始先有了计划之后,再按照计划一一实施,因而他们的反应时间反倒要弱于联军这边,但因为准备周到,足以后程发力,所以即便联军起先占些上风,他们也并不在意。
  实际上,整体局势也基本是按照这种规律进行下去,不管是袁术还是袁绍这两路,一开始下中牟、取开封都很顺利,但继续行军后,却受到了层层阻隔,要知道开封、中牟到京县、荥阳本就不是一片坦途,中间有许多城镇,尽管规模都较小,但层层阻碍,对于联军也是一个威胁。
  最迫切的威胁还并非是来自于这些守军本身,也不是荥阳集结之后正迎着他们而来的铁骑大军,而是他们往河南郡进入越深,战线拉得越长,他们的后勤恐怕跟不上。
  其实豫州、兖州都可以作为支援地,真正令人担忧的其实反倒是运粮线,原本袁绍想要分兵,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将展现以弧面形式向前推进的话,这在同时就可以起到保护粮道的效果。
  只可惜百密一疏,或者说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最担心的事情反倒最容易发生。
  刚败了曹操一仗的徐荣居然率军绕路跨入陈留郡,直接绕到了联军后方,而后袭击联军粮道,运粮的正是孙坚,而这一次他却没有上次那么好的运气,在徐荣的突然袭击之下,孙坚手下这些新兵蛋子不好的一面开始显现,任他与手下家将极力控制,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冲击溃散,军粮被焚毁,徐荣更追击数里,将孙坚军打个落花流水。
  曹操、孙坚的先后落败,其实也是讨董联军受挫的其中一部分而已,徐荣这支奇兵基本可以说完成了李儒当初交给他的使命,但真正的胜负手,还要由荥阳城外,虎牢关前,董卓大军与联军大军的正面战场。
  袁术军、韩馥军亦先后与联军大队汇合,少了公孙瓒、曹操和孙坚,似乎对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影响,或许在某些诸侯心中,还少了争功之人。
  但当真正与董卓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交手之后,联军原本稍有阻滞但还算积极的气势却完全被挫了下去,除了董卓麾下的确是大汉第一的精兵强将,单单一个吕布,就足以单挑目前联军中的诸将,联军被阻在虎牢关外接连数日,虽然与董卓军其实是互有胜负,但气势上却是联军输了,更别说此时粮道受袭的噩耗传来。
  虽然随后公孙瓒也终于赶到,他手下三个令人陌生的面孔,更是在虎牢关前斗阵小小放了一阵异彩,三位异性兄弟群斗吕布,将吕布直接逼退回了虎牢关中,但这种斗阵于联军而言,却没有太多实质意义,就连士气都很难说有多少提振。
  而这时候,李儒亦亲自赶赴虎牢,联军溃败,就在眼前……
  当得知消息的时候,身在雒阳城谋士学堂学舍内的王胤也不免唏嘘。
  讨董联军的失败,算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一早大家就不看好,论兵力,除了数量上稍稍胜过,没有一处能够及得上;论及综合实力,联盟军内部不稳,各势力之间参差不齐造成的差异,使得他们的矛盾一直存在,偏偏他们还要分兵,更使得这种差异和离心力扩大;更何况董卓军还占据着地利,虽然他们同样是主动出击,但却有着选择的主动权。
  他们放弃己方并不擅长的固守主动出击,反倒令联军这边手忙脚乱。
  这和“历史”上显然就不太一样了,这里面有着多重原因,一则这里的黄巾起义并没有起到如同“历史”那样的效果,这当然不会是因为王胤带来的蝴蝶效应,而是有着留侯、献侯等人的坐镇,本身大汉再乱都不会乱到哪里去,黄巾军肆虐,更多还是因为地方军不作为,等到中央雪化般朝廷派出人马一到,立刻如崩解了。
  不过就如黄巾之乱动摇了汉室统治,以至于才有董卓这样“犯上作乱”之辈,这一次讨董联盟虽然最终失败,但却也给许多人看到了推翻董卓暴权的机会。
  往后的大汉,注定是平静不了了。
  不过王胤此时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