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年菩提
作者:江南虹      更新:2021-06-03 17:27      字数:3686
  京师紫禁城太和殿,天启帝朱由校苍白的脸色,眼中射出凌厉的目光,看着下面左右两排的众文武大臣,目光里面杀气愈来愈盛。
  文武大臣都低着头,没有一个敢做声,诺大的金銮殿,几乎能听见每个人的喘息声。
  魏忠贤抬了抬头,偷看了一眼天启帝朱由校,这会皇帝面色稍微有所缓和,魏忠贤轻声的咳嗽了两下,弯下身子鞠躬道:“皇上,既然没人敢去盛京出使,小奴斗胆保荐一人,必不辱皇上使命,凯旋归来。”
  朱由校慢慢的把凌厉的目光,从大臣班列收了回来,看着魏忠贤,缓缓的问道:“何人可以出使?”
  魏忠贤道:“除夕之夜救驾功臣,江南府楚流风智胆超人,足以担当此重任。”
  万无水在下面听到魏忠贤举荐流风出使,心里不禁暗暗骂道:“这老匹夫,借刀杀人之策。”
  天启帝朱由校蓦然眼睛一亮,脸色恢复了一点红润道:“宣楚流风即刻进殿商议。”
  魏忠贤回了声是,马上让执事太监传令下去了。
  半个时辰左右,金銮殿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不一会儿,流风急匆匆的跑进大殿来,跪倒参拜。
  天启帝朱由校微笑着看着流风道:“流风啊,朕要派你去一趟盛京,去帮我给努尔哈赤送个信,既然他忘恩负义,不知天高地厚,朕就和他相约明年正月会兵于宁远城下,朕亲帅关宁铁骑数十万儿郎,和他决一死战,你前往盛京,把战书下了就回。”
  朱由校说到这里,心里像是出了口闷气,心情似乎好了许多。
  看了一眼流风又道:“此去盛京,凶险万分,鞑子虎狼之流,切记小心行事,安全第一。”
  流风霍的站起身来,看着天启帝朱由校道:“陛下英武,威信加于四海,东北不平,边关有事,臣子当以死报国,流风出使盛京,何惧之有,臣必不辱使命。”
  天启帝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走下了龙椅,来到了流风面前。
  拉着流风的手说到:“这两天准备好,速去速回,朕等着你回来给你接风洗尘。”
  流风作为天启帝的特使,带着少量随从,从山海关经宁远出了大明的国境。
  路过宁远城时,袁崇焕备了香案和酒水,在出城门口给流风做了简单的践行,以求吉祥顺利。
  流风滴酒不沾,接过酒杯举过了头顶,向京师方向拜了几拜,把一大碗酒撒之后在了地上,和袁崇焕道了别,上了马继续北进。
  路上无事,流风想了很多,到了盛京将国书递给努尔哈赤以后,怎样才能说动女真人,把阳西真和瞿莹毫发无损的接回来,仔细又一寻思,没有确凿的证据,女真人肯定是不会承认抓了人的,脑海里掠过几个对策,感到都没有把握,只好不再去想了。
  远处连绵不断的青山,高大雄奇,天空中苍鹰飞来飞去,过了山海关之后,都是这样的北国景象,流风看着很兴奋,也是踌躇满志。
  不知道永宁这会在干什么呢?想到了永宁,流风心里又涌出了一丝甜蜜。
  路上又行了两日,渡过辽河之后,看着天色已晚,再走下去也不知道多晚才能到有住宿的村落,流风就让随从选了个高处的地方,扎了帐篷住了下来。
  简单吃了点干粮,流风从包袱中找到随身携带的王阳明的《传习录》,就着油灯看了起来。
  一路上风餐露宿,流风看了会书,感觉到有些疲惫了,熄了灯刚刚躺了下来,一阵忽高忽低的啸声由远而近传了过来,流风侧耳倾听,啸声忽然停了下来,这时疾风暴雨般的马蹄声,如雷声滚滚般朝流风帐篷的方向而来。
  流风再也睡不着了,披着衣服拿了双钩走出了帐篷,帐篷建在高处,居高临下望去,不远处一片火海涌来,仔细看了看,却是一大队骑兵手举着火把在荒原上奔跑着。
  流风想到,这马队一定是女真人的精骑了,大队骑兵有五六千人之多,瞬间就从帐篷下面奔了过去。
  马队后面几箭之地,一人一骑也堪堪跑到了帐篷的下面的荒原上,马上骑手蓦的勒住了缰绳,仰天长啸,跑过去的五六千骑兵,听到啸声,全部调转马头,变换了阵型往回来的方向奔来。
  长啸的一人一骑,看马队快要到了面前,打马调转了头,又向来处奔去,五六千骑兵和长啸者瞬间就消失在荒原深处,只远远的看到一片火海和时不时传来惊心动魄的长啸。
  长啸者内功之精纯,犹在耶律无戈之上,这是何人,夜晚在此训练女真的精骑,流风看到金人强盛如斯,才知道关外一线的形势难怪这样艰难,心里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阿弥陀佛!”忽然间一句佛号就在身后响起,流风转过身来,红教法王面容安详,慈眉善目的双手合十站在身后。
  流风赶紧俯身下去,向红教法王问好,两个人进了帐篷,流风请红教法王坐了下来。
  法王盘着腿,双手放在了膝盖之上的大腿处,轻轻说道:“公子此去盛京,凶险万分,努尔哈赤一代人杰,在场面上不会对你怎么样,暗地里金清帮和八旗子弟很可能会对你下手,所以还请公子提防为是。”
  帐篷外的啸声忽高忽低时不时由远处传了过来,法王看了看流风又道:“发啸声者乃是蒙古第一勇士铁木辛克,也是金清帮副帮主,刚才你也看到此人了,将来他会是你们大明王朝的一个劲敌啊。
  此人自小是孤儿,在虎豹狼群中长大,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完颜洪金的关门弟子。
  他经常在夜晚,召集数千人或者上万人在荒原之上训练女真铁骑,这样的精骑战斗力极强,如果拉到你们边境线上,是个大患啊。”
  流风细心的听着红教法王的讲诉,心底有如千斤巨石压迫,几乎透不过气来,这次到了盛京把战书下了,明年春天之战,我们又能有多少胜算呢?
  “我本是方外之人,去年在贵国京师紫禁城调和不成,早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再去管这些俗事,不想在此又遇见公子,公子侠肝义胆,英雄年少,很对我的眼缘,所以就多说了几句,公子记住了就是。”法王缓慢的说完,闭上了双眼。
  流风躬身行礼道:“晚辈受法王大德,必当铭记于心,此去盛京虽多凶险,就是为国尽忠也理所应当。”说完又向红教法王拜了一拜。
  哐当一声,流风弯下身子的一瞬间,怀里面的锦盒掉到了地上,法王睁开眼睛看了看锦盒,双目精光四射。
  流风看到了红教法王的眼光似是认得锦盒,捡起了锦盒递给了法王。
  红教法王接到锦盒,摩挲着锦盒的双手有些颤抖。
  流风低声问到:“法王可是认得这盒子,我是去了京师天寿山,在万历爷陵寝下面的地宫中得到这锦盒的。”
  法王手上的锦盒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竟然射出了几道七彩夺目的色彩,红教法王继续握着锦盒,手上好像是加了些内劲,随着法王不断增加的内力,锦盒射出来的色彩大盛。
  流风睁大了双眼,目不转睛的惊奇看着锦盒还有法王。
  一袋烟的时间过去了,龙吟虎啸之声大作,竟然是来自法王手上的锦盒,红教法王面色通红,看样子手上内力已经加到了十成以上。
  忽然间咔嚓一声脆响,锦盒应声开启,法王揭开了锦盒盖子,恭敬地放到桌子之上,俯身跪了下去行了叩首礼,流风也跟着法王行礼毕。
  红教法王转过身来,郑重的说到:“流风公子,这锦盒里面,盛放的乃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的灵骨舍利,还有千年以上的阿修罗菩提和陀罗尼菩提。”
  “佛祖灵骨舍利乃我佛门至高无上的信物,这锦盒最早安放在吐蕃大昭寺,后来元世祖南下统一华夏之后,又将锦盒请至了漠北和林。
  这些都是我的师傅口传给我的,师傅还传了我开启锦盒的功法,也交代我有朝一日能寻到锦盒,一定将佛祖灵骨舍利请回大昭寺安放。
  我估计元亡之后锦盒又流落到了明庭皇宫之内,天可怜见,天缘巧合,让你得到了锦盒又带出了地宫,天意!天意啊!”
  红教法王一口气说完,恭敬地又看了一眼锦盒,随后站起身来,在锦盒之内取出来黑红各异的几粒像是核桃子的东西。
  法王指着手上的几粒东西对着流风说到:“快点把这几粒阿修罗菩提和陀罗尼菩提子服下,千年阿修罗菩提和陀罗尼菩提遇风则直接化掉,再无功效了,快点,服下去之后我再助你完功。”
  流风刚刚吞下了红色阿修罗菩提和黑色的陀罗尼菩提,丹田之气大盛。
  法王双手抵住流风后背低声说到:“引导丹田之气,先经足少阴至涌泉,再由涌泉经足少阴上行至腰椎大穴,腰椎大穴过后沿任督二脉至头顶百会大穴,如此循环三个周天,阿修罗菩提和陀罗尼菩提就化为你自身内力了。”
  流风按照红教法王引导之下,运转一周天后,四肢百骸说不出来的清爽滋味,又过了半个时辰,已经功转三道,流风浑身充溢着菩提化成的先天之气。
  红教法王慢慢撤回抵在流风背上的掌力,沉声道:“公子把散在四肢百骸的先天真气,运功聚到丹田之处,今天开始,每日你运功做三个周天,七日之后两种千年菩提子所化的先天真气,就为你所用了,到那时你的内力将在天下前十名之内,连老衲都不是你的对手了。”
  流风听完法王的一席话,简直不敢相信。于是跪了下去,“嗵、嗵、嗵”的给红教法王连着磕了三个响头,法王也不谦让,看着流风磕完了头,把桌子上面的锦盒盖好,放进了怀里。
  “这一切都是佛祖的旨意啊,你机缘巧合得了锦盒,成就了无上神功,我是有幸拿回了佛祖灵骨舍利,这回我可以安心的回吐蕃好好念佛了。”红教法王慢慢的说到。
  流风奇道:“这千年菩提有此神效,为何法王不留给自己,非要给我服下呢?难道法王不想成为天下第一人?”
  红教法王淡淡的说到:“佛门子弟,不能以欲望贪婪为本,我修行了几十载,早已经无欲无求,只愿有生之年看到天下太平,少些天灾人祸,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再说这千年菩提,只能是年少童子之身服用,才有功效,超过四十岁以上的人吃下,反而害处极大,这也是你命中注定和这千年菩提有缘啊。
  只愿你神功大成之后,能多做一些有益于天下苍生的善事,这也算是对佛祖释迦摩尼佛的一份回向。”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