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涯沦落
作者:江南虹      更新:2021-06-03 17:28      字数:3743
  辛铁丹在米脂停留了几天,山上生活条件很差,怜怜也觉得有些不习惯了,二人商议了一下,怜怜决定前往甘肃麦积山看望一下父亲欧阳伦,铁丹想到正好借此机会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要不时间越长,越说不清楚和三十六营的纠葛。
  怜怜拜别了母亲和众人,高迎祥派一功带着一队人马,一直护送二人到了风云谷谷口,这才洒泪而别。
  为了避开围剿的官兵,辛铁丹打算先向西到靖边,沿着长城到宁夏府银川,再由银川南下固原一路进甘肃,再到天水麦积山。
  长城沿线人迹罕见,甚为荒凉,遇到各个要塞巡逻官兵较多的,二人就向长城里面走上十几里,以避开盘查。
  好在从米脂出发的时候,高师母准备了很多的肉脯和干果,老太太心细的很,还特意为铁丹带了几大桶酒,这些食物专门由一匹马驮着,二人路上却也衣食无忧。
  过了靖边和定边之后,长城婉转向西北而去,怜怜骑着马走了几日,已经疲惫不堪甚是辛苦。
  这时前面一条大河大河挡住了道路,辛铁丹兴奋着和怜怜道:“这是黄河了,马上就到宁夏府银川了,一会我们换乘船只,再乘船逆流黄河而上到了兰州再说,坐船你就舒服很多了。”
  听铁丹这么说,怜怜也是高兴起来了。
  宁夏府,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扼长城和黄河交汇处,是西北战略要冲重地,自古以来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而六百多年前的西夏国,就是在宁夏府建立的都城,想到西夏国,辛铁丹脑海中蓦的浮现出李自成朴实无华却又有着王者之气的样子,这怎么又走到了李自成的故国来了呢?
  放眼望去,黄河对面就看到西方群山纵横,青黑色的贺兰山雄壮无比,黄河在贺兰山脚下蜿蜒北去。
  怜怜这几天看惯了黄沙戈壁,忽然间这样一副山水画卷映入眼帘,在马上高兴的手舞足蹈说道:
  “这个地方不错,铁丹我们终于可以坐上船好好休息一下了,我从天津卫一路上骑马到这里,屁股上都生疮了,呵呵呵!”
  铁丹也笑道:“我们先租好船,今晚在船上休息下,明天我带你到黄河对岸,看一看你表哥李自成家的王陵,看完以后,我俩再走也不迟。”
  二人在船上住了一晚,怜怜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辛铁丹催着船家把船只靠在了黄河对面的岸边,二人牵了马上了岸,就向贺兰山脚下飞驰而去。
  纵马跑了半个时辰,看着贺兰山越来越近也显得越来越高,怜怜这时惊叫到:“铁丹快看,快看啊,前面山脚下有很多座泥塔,差不多有上百个啊,这是什么啊?”
  辛铁丹哈哈大笑道:“傻丫头,那些泥塔就是你表哥的先祖陵墓,这就是西夏国王陵了。”
  二人走近了,八九座泥土堆砌而成的黄褐色高塔,分布在方圆几十里的贺兰山脚下,每个高塔旁边星罗棋布的堆砌一些小塔。中间一座高塔下,隐隐约约有一些人在塔下转来转去,辛铁丹觉得好奇,就和怜怜又走近了一些。
  高塔有几十丈高,极其壮观,在青黑色的贺兰山映衬下气势如虹。
  围着高塔转着的人有十几个人,这时已经转了过来,为首一个头戴一顶毡帽,一身粗布衣裳,不是李自成是谁。
  辛铁丹看到李自成在此,没有过分惊讶,自从那天在米脂风云谷的山洞见过一面之后,对自成就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人胸怀大志,又有高迎祥极力辅佐,日后说不准会成大事的。
  这时候李自成已经走过来,和怜怜打了招呼,看到辛铁丹,李自成微笑道:
  “铁丹兄弟没在风云谷待上几日啊,那几天我事情比较多,忙完了又到这里来祭拜先祖,人生何处不相逢啊,谁想到我们在此又遇上了,哈哈哈!”
  辛铁丹也客气道:“是啊是啊,我护送怜怜去天水麦积山,马上奔波太辛苦,就想到宁夏府来乘船南下,顺便带她来这里看看,没想到又遇上了您,呵呵!”
  二人寻了个石墩,李自成拉着辛铁丹坐了下来,自成摘下毡帽,一边扇着风一边道:
  “故国已不再了,往事更不堪回首,遥想当年,先祖马上建功立业得天下时,天下各方英雄逐鹿,先祖凭借着坚毅果敢才拼得一席之地。
  而今天下苍生福薄,天灾人祸不断,官府贪污腐化,自成不为自己想,也从未想过重举西夏国的旗帜,我只想为天下穷苦百姓谋一条生路和活路。”
  辛铁丹想了想道:“而今东北边关战事将起,你这样做下去,饥民暴乱,国家不是更加难堪吗?外事不平,内乱再起,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吗?”
  李自成闻言,站起身来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活也是死,死还是死,往前看还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你走吧,照顾好怜怜,他日有缘的话,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船逆流而上,行进的很慢,走了差不多两天了,黄河两岸的大山越来越高,水流也是越来越急,辛铁丹注意到,两岸原本青黑色的大山现在已经快变成靑褐色了。
  河水在两岸靑褐色的贺兰山映衬下,也似乎变成了青铜色,老船工看着铁丹二人盯着异样的河水有些奇怪,系好了风帆走过了呵呵笑道:
  “看样子客官有所不知,应该是第一次行走这一段黄河吧,前面就是青铜峡了,就是黄河水看起来是青铜色才叫这个名字的,这一段山高水急,很是险要,二位还是坐稳点啊。”
  铁丹抱了抱拳道了声谢。
  果然如老船工所言,黄河在前面转了个弯,河流变得窄了许多,青铜色的河水激流而下,船沿着岸边较近水势平缓的河面吃力的行进着。
  怜怜坐在船头,仰着头看着两岸的风光无限,似乎有些痴迷了,。
  铁丹从船舱里拿了件外套披在了怜怜身上,柔声道:“水上风大寒气重,别着凉了。”
  怜怜幸福的抓住了铁丹的手,靠在了他的怀里。
  这时怜怜忽然捏了捏铁丹惊道:“山崖上好像有人,快看有个人好像要掉下来了。”
  辛铁丹顺着怜怜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前方黄河西岸的贺兰山半山腰处,一个黑衣人和一个黄衣人,在山崖上正在交手,山崖极其陡峭,两个人几乎都是贴在山体上用单手在打斗。
  这时黑衣人在黄衣人上方,突然发力,黄衣人大叫一声,双脚和另外一只手再也抓不住岩壁,一个跟头翻了下来,直接往下面湍急的黄河掉下去了。
  怜怜惊恐的大叫急道:“这个人会淹死的,咋办啊?”
  黑衣人看到黄衣人已经掉下去了,纵身飞起,像壁虎似的贴着山崖向上飞跃,眨眼间就没了踪迹,辛铁丹看到黑衣人如此之强,心中大骇,这人的功力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了,西北一带除了神衣门主阳昆仑和怜怜的爹爹欧阳伦之外,何人还有这份功力?
  这时已经在下坠的黄衣人,离着河面还有十几丈高,黄衣人的后背忽然就像长了一对翅膀似的,伸出来好大一块黄色的布片样的东西,黄衣人下坠之势受到阻力,顿时慢了很多,半空中黄衣人运力突然又变换了身形,向着怜怜他们这条的船飞了过来。
  一瞬间的功夫,黄衣人就平稳的落到了船上,怜怜张着嘴巴惊讶的看着黄衣人,半天才说出了一句:“你是神仙,还是飞人啊,刚才我还怕你掉下来淹死呢。”
  黄衣人呵呵笑道:“小丫头,我老黄哪有那么容易死的啊,也就是燕无极这老鬼才能让我难堪一下,过几天我还要去米脂风云谷找他麻烦,哈哈哈!”
  辛铁丹闻言,听黄衣人这么一说,黑衣人去了米脂风云谷,难道黑衣人和李自成高迎祥他们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辛铁丹站起身道:“前辈高人,刚才一睹飞天风采,在下佩服佩服,请坐下歇息歇息吧。”
  黄衣人坐下来端详着辛铁丹微笑着说道:“你是中原人氏吧,来这西北的荒山野岭做什么啊?”
  辛铁丹还不清楚黄衣人是什么来历,搪塞道:“久闻西北山川风光险要,晚辈只是过来游历一番。”
  黄衣人嘿嘿笑了一下,似乎是知道铁丹没有说真话。
  时间已近正午,怜怜去船舱里面拿了酒和干肉,黄衣人也不客气,和辛铁丹对饮了起来,几杯酒下去,黄衣人神采奕奕,纵声长啸起来,啸声嘹亮高亢,在峡谷内来来回回的响起。
  辛铁丹皱了皱眉,听啸声这黄衣人的内力和义弟流风几乎在伯仲之间,看年纪在四十岁左右,此人应该是大有来头,而那黑衣人燕无极似乎还在他之上,这些高人都是何方神圣?
  黄衣人啸声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又唱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衣人唱完,已经是泪流满面,坐下来独自饮了一杯。
  辛铁丹听黄衣人唱罢,知道此人一定是英雄豪杰爱国之士,受到了感染,辛铁丹本也是豪放不羁的,帮黄衣人斟满了酒,二人对饮无语。
  铁丹放下酒杯,也是起身唱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衣人等铁丹唱完,霍的站起身来,握住辛铁丹的手道:
  “小兄弟与吾都为天涯沦落之人,同有忧国忧民之心,黄逍遥纵横天下几十年,今日才遇一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来小兄弟,你我共饮三百杯,哈哈哈!”
  怜怜坐在旁边,看到黄逍遥和铁丹俩人,一会唱一会哭一会又哈哈大笑,心里纳闷这男人在一起就像是疯子似的。
  毕竟她是女儿家,年少经历的也少,对家国情怀,天下大势还没有什么概念,黄逍遥和辛铁丹都是豪情壮志爱国忧民的情怀,男人也都酒后吐真言的,尤其是当时明朝末年,天下形势非常严峻,但有报国之志,都是和黄逍遥辛铁丹一样的,以天下为己任!
  辛铁丹和黄逍遥从正午一直喝到月上梢头,二人都是酩酊大醉。
  第二天早上,船已经过了青铜峡,在黄河东岸一个叫白马的渡口,也没用船家靠岸,在怜怜和辛铁丹惊异的注视下,黄逍遥纵身飞跃了十几丈宽的河面。
  黄逍遥矗立黄河岸边道:“我还有事要办,小兄弟我们就此别过,他日如有机会,请二位到昆仑山万神宫做客,我们就此别过。”
  黄逍遥说完,纵身如飞,一会功夫就看到了远远的一个黑点了。
  辛铁丹坐下来喃喃道:“黄前辈说让我们去昆仑山万神宫做客,那又是什么地方?在关外回来的船上,阳西真说他爹爹也在昆仑山,难道黄前辈也是神衣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