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曙光
作者:引知      更新:2021-06-08 18:59      字数:3096
  心态转变的蔡鑫繁回到了校园生活,同学们发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异常,有几个铁哥们私下也问过,但是得到的回应除了沉默依然是沉默。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古老的名言证实了。铁哥们从他同村同学那里得到了答案,很快这件事在学校里传开了。同学们在蔡鑫繁面前是不会提起的,只是用那种怜悯中夹杂着无所谓的眼神不时的看向蔡鑫繁。唯有几个铁哥们知道后,使出浑身解数豆他开心,引导他走出阴霾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哥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蔡鑫繁渐渐的恢复往日的开朗。也可能是稻谷的收割时间到了,父亲要回来的原因吧!
  国庆节假期开始了,父亲也回来了,同时在外学习养蜜蜂的哥也回来了。当看到从小打到大的哥时,小时的那种敌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欣喜,感觉有一肚子想说的话。
  属于农民那种勤劳的精神,蔡清远一回来就开始收拾家里,再用一下午的时间把猪圈里的猪粪清理干净,当所有事做完;蔡清远坐在猪圈边上,抽着烟,在那深邃的眼神里充满着无奈,再瞧瞧猪圈旁边的牛,心里更不是滋味,酸溜溜的,他辛苦养大的这头母猪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繁育种猪的条件是很苛刻得,好不容易孕上了,现在一切都毁了。还有个重要的问题,蔡立群放出话来:蔡清远家如果不拿五千元,上门放炮竹赔罪的话,他就要去法院立案起诉王荣;想到这里,蔡清远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他把牛牵去卖了,四千五还差五百,再向二舅子凑齐了五千。中午时分,强烈的太阳躲进了云层里,好像不愿见证即将发生的一幕,蔡清远一手拿闪光电炮竹一手拿红纸包裹的钱来到了蔡立群家门前,炮竹响了,蔡立群手拿着钱满意的看着蔡清远离去。同村围观的人群赞赏蔡清远的行为。很快这件事再次的村里荡开了,知情者愤怒,不知情者赞赏,对于与蔡立群走的近的人,心里充满了快乐,就像自己押注的斗鸡赢了一样,止高气扬,无比得意。
  对于蔡清远来说,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不让这个家散了。只要这个家还在,所有失去的一切还可以再重新挣回来,如果家没了拥有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爷三个开始了秋收,由于没钱,他们只好手工收割,每天早起晚归的。第三天他们都很疲倦了,中午望着餐桌父亲烧的红薯丝,三人都无声的吃着,虽然很难吃,但是他们都清楚现在的情况,没有一丝怨言。
  午休过后他们继续去田里作业,大概是伤刚好,而又得不到良好的营养补充的原因吧!三点时分,在太阳的炙烤下,蔡清远瞬间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他勉强站着没有倒下,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倒下去,他停下了手中的活,对两个儿子说道:“你们慢点做我有点事,去趟镇上。”
  “哦”两人同时回道。
  蔡清远边走边想到高玉新在他离开时的话.
  “你现在还不能走,你身体还没恢复。”高玉新阻止道。
  “我不回去不行,稻子要收割了,两孩子他们还要人照顾。”蔡清远看着这个远房亲戚,坚定的神色不容否定。
  “要回去也行,但必须记住少不能做体力活,有点不对劲,就赶紧到我这里来,你不要想太多,我只收医药的成本费,没有钱可以先记着。”高玉新无奈而又当心的说着。
  “我知道,要不是你,我恐怕在那该死的医院里已经死了,那里的药贵不说,他们只关心钱,人是次要的。是你把我从里面拉出来的,我不会忘记的,你就放心吧,我有什么不对的会来你这里的。”蔡清远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要不是你在那医院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你早就医好了,都怪我太晚得到消息。”
  高玉新无比自责的神情让蔡清远黯然神伤的道:“这不能怪谁的事,只因事发突然。谁都没想到的事就这样发生了。我到现在还想不通呢?对这个我看着长大的弟弟,我那么的了解他,他会这样做”“唉!”蔡清远叹气道:“大概是他在外面呆久了,就变了,变得现在谁也不认识了,不说他了;这件事过了我一定要好好的谢谢你。”
  “谢就不用了,我们就不要那么见外吧!”看着即将离去的蔡清远忙嘱咐道:“有什么不舒服的情况,第一时间到我这里来啊!别忘了。”
  高玉新看到蔡清远的到来,立马放下了手中的事,把他请到里面的房间里,听蔡清远说不舒服的症状,同时也在观察着蔡清远的身体情况,得出的结论是身体太虚,在高负荷的劳动情况下出现晕厥的情况。
  高玉新安心的说道:“没什么事,就是身体虚,挂两瓶葡萄糖浆就没事了。”
  “哦,是这样呐,把我吓了一回,我以为头晕,就是脑子出问题了呢!那就挂吧,我还要赶回去呢!免得两孩子闹心。”蔡清远高兴了,之前的脸上的愁云也不见了。
  高玉新挂好吊瓶对蔡清远说道:“好啦,这两瓶估计得一小时才能完,你就先小睡一下,我还有事,中间我老婆会来换瓶的,就不陪你了。”
  “好,你忙去吧!”蔡清远见高玉新出去了,就开始闭目小恬。
  挂完点滴蔡清远一下子感觉浑身舒坦,人也精神了许多,来时的委焉之态一扫而光。在感激万分的同时,更是佩服高玉新医术高明。
  婉谢高玉新留客吃饭后蔡清远回到田间继续干活,现在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尽的力气。在他的感染下蔡鑫繁兄弟也越干越来劲。
  傍晚收工后蔡鑫繁趁天气还比较热,去小河里游泳去了,他在河里游泳时看见那些跳出水面的鱼,脑中灵光一闪,何不在午休时来河里捕鱼吃呢?此后餐桌上不时出现关于鱼的菜,还不时的出现炒田螺。这样的日子苦并开心着。
  一礼拜左右的时间,爷三个把稻谷都收完了,同时也传来了母亲的好消息,母亲那晚出事后连夜赶往大姨家,再通过表姐夫的帮忙,去到积德镇。并在那里找了份酒店洗菜的工作。大姨他们的保密作得很好,一直到父亲赔礼过后才让父亲与母亲联系。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了王荣关切的声音:“清远你现在怎么样了,家里还好吧,立毛呢,跟凤华怎么样?”听到王荣的声音蔡清远一颗悬着的心才踏实了,他知道这道坎算是迈过去了。
  “好,一切都好,”蔡清远哽咽到沉默,这是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语“你在那过的可好?让你受委屈了。”
  “这说的那里话,我好着呢!你把家里事都处理好,就到我这里来吧!”要他过来,是当心没有自己在身边他会受他人欺,古话说得好,人善被人欺,他太善良了。
  “那家呢?”蔡清远不舍的道,其实更大的原因是自小到大都没去过城市,四十年的时光足以使一个人产生严重的依赖。
  “家又不会跑了,再说稻子收完了,家里也没什么事了;那头猪已经失去了价值,处理掉算了,到这里来,一年四季都挣钱。”王荣边说边分析着。
  “好,就按你说得办,”蔡清远答应道。
  就这样国庆节结束了,稻子收完了;蔡鑫繁继续校园生活,父亲去了母亲那里,哥的命运在父母的商量下选择了火热的职业——裁缝,继续他的学徒生活。现在全家的生活很明朗了,只剩下读书的蔡鑫繁与年幼的妹妹还是未知数。
  过着曾经想要的日子,蔡鑫繁一点也不高兴,本来学习就不怎么好,经过这些事后他对学习已经彻底的放弃了,现在他只不过是在混毕业证罢了。虽然在铁哥们跟前还是以前的自己。但是在一个人的时候,他一直在思索。不读书了,该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这个问题很复杂,想了很长时间依然得不到答案,但是他隐约有一种直觉就是走自己的路需要勇气,更是困难重重。他最终决定等书读完了,就去社会中找答案,找奋斗的反向。你不了解社会,不管你付出多少,多么的辛苦都是白费;如果你了解它,你奋斗的结果是它需要的,成功自然伴随而来;否则你将会成为被社会遗弃的孤儿。
  随着寒假的临近,蔡鑫繁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明显。因为传统思想的原因,无论你在外多远,做什么的,年终时都要尽可能的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过个大团圆的年,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也是愈演愈烈,挥之不去。他知道和父母团圆的日子也很近了,再说积德镇市离家也不是很远,坐车三小时的路程。他们是没有理由不回来的。
  渐渐的他发现数着日子过是那样的难熬,随着日子的临近心越是难以平静,今天他又把日历数了遍,生怕少撕了一张,同时也再次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