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上海重生
作者:温颜欣      更新:2021-06-18 17:16      字数:3678
  一
  陈六子和他的父亲陈阿大在崇明岛外的海上捕鱼,却从早到晚,一无所获。爷儿俩非常烦闷,这个季节刚好是刀鱼和大青鱼巡游回来的季节,也就是渔民们常说的渔汛期,一整天打不到一条鱼,这种怪异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真是活见鬼了!”陈六子气得丢下渔网,从船舱里拿出一瓶烧酒,咕咚咕咚喝了半瓶。
  “别在海上胡说八道,小心龙王找你麻烦。”陈阿大朝自己的儿子吼了一嗓子,其实他心里也很嘀咕,渔汛期出海,一条鱼都打不着,这种事一辈子都没碰上过。
  眼看着红日西沉,海上开始起雾,老陈开始收拾渔具,打算再下一网,不管收获如何,都拔锚回家。
  “爹,你看那是什么?”六子指着远处的海面惊呼。
  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老陈看到一条白色的大鱼露出小山似的脊背缓缓地向船的方向游动而来。
  这是一条比这条船还要大的蓝色鲸鱼。长达二十多米,张开巨嘴,能一口吞下一头牛去。
  “怪不得这一带一条鱼都打不到,原来都让这头鲸鱼给吞了。”老陈对儿子说,咱们得赶紧逃走,否则连这条船也能被它吞了。
  父子俩慌慌张张,拔锚起航,向崇明岛方向匆匆而逃。
  “爹,这条鱼好像快死了,你看它的肚皮都翻过来了。”六子嚷道。
  陈阿大果然看见,那条蓝鲸不断地折腾,肚皮不断翻来翻去,而且周围的海水,都被染红了。
  老陈一开始还以为是晚霞映红了海面,但看看天空,晚霞早已消失,海面上红色确确实实是血。
  这条鱼是被什么东西咬伤的呢?怎么会流这么多血?六子要驾船过去看个究竟,老陈喝止了他。“赶紧逃命,闻到血的味道,鲨鱼就该来了。”
  果然,一群虎鲨尾随而来,对受伤的蓝鲸展开了攻击。刹那间,大海像煮熟了沸水一样,翻腾起来,蓝鲸毕竟是海上巨兽,它的大嘴一口能吞下一条虎鲨,但是虎鲨群像凶狠的饿狼,轮番上前攻击,撕咬,蓝鲸很快被撕咬得遍体鳞伤,露出森森白骨。鲨鱼越来越多,蓝鲸渐渐体力不支,在群鲨的撕咬中停止了挣扎。这群鲨鱼一拥而上,大快朵颐。吃了半天,渐渐吃饱,才纷纷散去。但蓝鲸实在太大了,差不多有十头牛那么大,上百条鲨鱼还没有吃掉它的十分之一。
  这么大的一条鱼,老陈父子当然不会放过,父子俩费力用锚钩勾住大鱼,驾驶船拖回到崇明岛的鱼码头。
  “累了一天了,你割点鲸鱼的舌头,咱们煮着吃。”老陈吩咐儿子。
  六子提着鱼桶去割鱼舌,突然丢下鱼桶,吓得失魂落魄逃进船来:“爹,爹,鱼嘴里还有个东西,还在动,不会是鬼吧。”
  什么鬼会躲到鱼嘴巴里?老陈提着马灯跟着儿子来查看,见到从蓝鲸巨大个嘴巴里爬出一个血呼啦啦的人状物来。
  “你是人还是鬼?你怎么会在鱼肚子里?”老陈毕竟打了一辈子鱼,还没有被吓瘫。
  六子端着鱼叉,跟在父亲后面,跟着咋咋呼呼道:“你就是鬼我们也不怕,鲸鱼我们都杀死了,还杀了一百多条鲨鱼,我们还怕你一个水鬼吗?”
  那个从鱼嘴巴里爬出来的年轻人,站起来,脱掉身上的沾着血污的降落伞,他的手里还提着一把锋利的水手刀。他就是用这把刀给庞大的蓝鲸剖腹,从而死里逃生的。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是什么人?”年轻人问。
  “你这孩子,怎么倒反问我们来了?我们是打鱼的,你是谁呀,怎么会在鱼肚子里?”老陈盘问道。
  “我?我也搞不清楚自己是谁,这到底是咋回事,我失忆了。”
  “啥?失忆?啥叫失忆?”老陈迷惑不解。
  “我知道你是谁了,”六子突然拍手叫起来,“你是从天上来的,白天俺们在海上打鱼,听到东南方向一声霹雳,闪过这么大一团火光,我爹当时说,大概又是哪位尊神下凡了。不会就是你吧?”六子比划着,眼睛亮亮地看着年轻人。
  “可我怎么会在鱼肚子里呢?”
  “那你肯定是落入海中,被大鱼吃掉了吧。”
  “那我怎么还活着呢?”
  “因为你是天神啊,神是不死的。”
  年轻人苦笑着摇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是哪门子天神?”
  老陈狐疑地看着年轻人,觉得他还诚恳,但的装束和说话的语气跟自己明显不同,就问:“孩子,除了这把刀,你没带什么东西吗?能证明你身份的东西?”
  “要是有,也肯定在鱼肚子里。”六子插嘴说。一句话提醒了大家,
  挑起马灯,三个人费尽力气才把那条蓝鲸的残骸拖到码头上,打开鱼腹,还真找到了一个旅行包。包里有一套道袍,一张道士的度牒。还有一些银两和道士的日用器物。
  年轻人看那张度牒,上面写着:壹名李佩凤年二十一岁系山东莱州府平度州十六保逊字纡民籍李佩龙次弟康熙五年四月/凭兄舍送本保仁济道院出家投礼道士周瑾为师授正一教见在本院入籍。中部印刷:右给付道士李佩凤收执准此”。左半部印刷“康熙六年柒月日/礼部尚书李谆/左侍郎张文白/右侍郎白寇陵/祠祭清吏司署郎中宋鸿/署员外郎王茜/主事金逵/彭夔/都吏王环/令史王廷玉。
  “原来我是道士?我怎么会是道士?”李佩凤喃喃自语。
  “既然是道士,应该有个道号。你的道号叫什么?”六子问。
  “我哪里知道?”李佩凤苦笑。“这张度牒是康熙六年颁发的。我二十一岁,今年是哪一年?”
  “康熙九年。”
  “这么说我今年是二十四岁?”
  “一定是被大鱼吞了,把魂吓掉了,什么都记不得了。”六子揶揄道。
  李佩凤指着度牒说:“多谢两位大叔、大哥救命之恩。这上面写着我的俗家地址,还有我哥的名字。我想回山东莱州府,或许能搞清楚我的身世。”
  “孩子,这是崇明岛,要上陆地还要坐船。你今晚在这里凑和一夜,明天我和六子送你上岸。你有道士度牒,还有盘缠,雇辆车回家去吧。
  二
  第二天,陈家父子开船将道士李佩凤送到陆地。李佩凤雇了辆车,先去县城。
  车夫是个饶舌的人,他见李佩凤口音不同,年纪轻轻就做了道士,有一搭无一搭的搭讪:“我说小师傅啊,崇明岛上也没有道观啊,你咋到那地方去传道呢?”
  “坐船遇到风浪,船翻了,人漂流到了那个岛上。“李佩凤只好瞎编一通。”你刚才说那个岛子叫崇明岛?那不是上海附近吗?”
  “对呀。咱们要去的县城,就是上海啊。”
  “上海是个县城?”
  “不是县城还能是什么?还能像松江府那样变成一个大城市?”
  上海,县城,李佩凤的脑海里突然闪过这几个熟悉的字眼,影影绰绰飘过一句话:在长江口你会遇到一个小渔村,那就是300年前的上海。
  “上海不是一个小渔村吗?”李佩凤问。
  “你说的是长江口外的那个村子?它是叫上海,不过县城也叫上海。你到底去哪个上海?”
  “去那个小渔村吧。”
  车夫掉转马头往回走,唠唠叨叨:“早不说,那个小渔村就在崇明岛对岸,长江口南岸。”
  李佩凤连连道歉,表示愿意多付车费,车夫的脸色才和缓下来。
  到了上海村,李佩凤住进渔村里唯一的一座客栈。客栈的老板娘很和善,眉眼看上去有些面熟,李佩凤想了一下,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终于放弃了努力,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还想别人?好笑。
  老板娘过来问:“师傅,我们这里有米有鱼,也有素酒,想吃什么斋饭,尽管吩咐。”
  李佩凤道:“我不忌荤腥,你们做什么我吃什么吧。”
  老板娘笑了一下,退了出去,一会儿让一个丫鬟送上一碗米,一碟青豆炒海虾,一条豆瓣鱼。李佩凤折腾了一天,没正经吃饭,正好大快朵颐。
  李佩凤吃着饭,那丫鬟又端上一壶酒来,说:“这是我们老板娘送您的,晚上海边风凉,喝点酒能御寒。”
  这家客栈真是暖心,让失去了存在感的李佩凤感到了一丝家的温馨。丫鬟送来的酒是自家酿的米酒,绵软香甜,回味甘冽,李佩凤不觉多喝了几杯。然后就洗了脚,倒头睡下了。
  半夜时分,李佩凤正睡得香甜,忽然感觉房外有动静,伸手拿了压在枕头下边的那把水手刀,眼睛微闭,侧耳静听。
  一会儿,门栓被拨开了,一个人影飘进来,蹑手蹑脚,无声无息地走到床边,李佩凤睁开眼,一个披头散发,脸色惨白、口鼻流血的狰狞女鬼站在眼前。
  李佩凤坐起来,不动声色地问:“你是何方鬼魅,半夜到我房间,有何贵干?”
  女鬼张开嘴巴,露出阴惨惨的白色獠牙,口里吐出血红细长的舌头,像毒蛇一样丝丝发出声响。
  “原来是蛇妖,你到底要干什么?我又没得罪你。”
  蛇妖见没有吓住李佩凤,化作一缕青烟,从窗户飞了出去。
  这点伎俩,也来吓唬人,李佩凤倒头再睡,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老板年带着丫鬟来向李佩凤致谢。
  “这条蛇妖经常半夜到客栈来吓唬客人,导致我们的生意很清淡。昨晚多亏了小师傅您,居然把蛇妖吓跑了。”老板娘千恩万谢。
  “您干嘛不把它杀了呢?”那个容貌清丽的丫鬟问李佩凤。
  “那个东西也不容易,修炼了多少年,才练成这点法力。我不忍伤它性命。今天早晨起来我看了,你们这家客栈是一座老房子,这条蛇应该在此居住了上百年了。你们在此开客栈,影响人家修炼,给你找点麻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啊。”
  “这房子是我们租的,开客栈投资不小,不能因为一条蛇就搬家吧。您看我们该怎么办才好?”老板娘问道。
  “村东有一座亭阁,也有上百年历史了吧。不如你们把它修缮一下,在那里给蛇仙做个牌位,每月初一十五供奉一下,或许可以和谐相处。”李佩凤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老板娘满心欢喜,马上就去操办,还请李佩凤主持了祭奠仪式。
  当夜三更时分,李佩凤睡得正熟,房间的门又开了,一个青衣女子走到床前。李佩凤睁开眼,问:“不是给你安排了住处吗?还不满意?”
  青衣女子从嘴里吐出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来,奉送给李佩凤,道了句:“深谢天师!”说完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