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燃料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1:59      字数:3542
  合作成功后,戴晓柏决定给公司人员放了假,公司出钱,让大家出去玩玩,也就三天,这三天戴晓柏也放松放松,考虑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公司人员不多,近期两个多月也才将人数扩充到40人,研究人员也才8个,新来的三个都是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人,研发能力基本没有,还是得培养,所以现在的研发重担基本还是扛在戴晓柏肩上。
  戴晓柏在准备建设自己的材料研究所时,就没有考虑过去接别的公司的研究需求,基本是根据自己脑海中的思路想法来研究,研究出成果后再找合作伙伴,所以戴晓柏没有下研究指示时研究所的人还是很清闲的,不过没有研究任务时,戴晓柏会让其他所有人进行学习,以免后续研究时大家知识储备不够,跟不上自己的研究研究进度。
  三天休息过后,戴晓柏便开始准备自己下一个研究项目,是之前教授带着搞蓄电池后的想法,一种比热容很高的固态高氢和固态高氧,固态高氢不同于氢的同位素,不是是放射性元素,固态高氢是氢元素的不同状态,就好像碳元素的石墨和钻石形态,是多分子链固态状,固态高氢也是同样原理,多分子链固态状。
  戴晓柏通过微观物理学和数学计算模型可以得出这两种固态物质,只不过戴晓柏的实验是要研究出来怎么样能够制取这两种物质,所以戴晓柏这两天在整理建设两种物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计算模型,而且在戴晓柏做计算的这段时间,重点让其余研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用老赵的话讲,就是拿着高工资在一直学习。
  戴晓柏也查找过人工钻石的制取方法,想从中找到灵感,不过不太理想,不过既然能人工制取钻石,戴晓柏相信也能人工制取自己计算得来的两种物质材料。
  这两种材料在戴晓柏的计算当中,一立厘米的固态高氢的重量是19克,比铁密度大多了,在戴晓柏的计算里,固态高氢物质转化成气态氢气时,分子链断裂,释放巨大能量,同样的固态高氧一立方厘米重达48克,相当重,分子链断裂后同样释放大量能量,而且氢气和氧气燃烧后又产生能量,是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燃烧材料,如果应用在航空航天上,作用绝对比现在除核材料能产生能量大的材料,最重要一点是它是纯洁无污染的材料。
  而且通过计算,同等重量的固态高氢、氧燃料比现在火箭用的燃料产生的能量高20倍,换种说法就是送相同重量物体上太空,使用固态高氢、氧燃料一吨就能够起到现在火箭燃料20吨的重量,而且占用的位置也减小不少,以前很多不能实现的想法现在都能实现。
  计算模型建立后,戴晓柏想开始实验,不过发现自己的实验室还是欠缺一些高端仪器设备,不然无法完成实验,重要的是,这些仪器设备有钱也是买不到的,到了这一步,戴晓柏知道自己得寻求帮助了,于是整理好自己的资料,戴晓柏联系了自己的导师,然后带着自己的材料前往帝都。
  到帝都后,戴晓柏第一时间找到教授,将自己的计算成果给李教授看,看着导师谨慎仔细的翻看着每一页,还不断计算什么,戴晓柏静静地在一旁等待,可能是其中的一些数学模型教授不太明白,毕竟教授不是专门学数学的,教授也没有打算请教戴晓柏,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这些数学知识自己根本没有学习过,如果想弄明白得去学习,不过对于自己这名弟子,教授还是很相信的,于是说:“这其中的一些数学模型和算法我不太明白,你计算的觉得把握性大不大?”
  “老师,这些计算我做过很多次,理论上没有问题。”
  “没问题就好,带上这份资料,我们去一趟中科院,找些老家伙一起验证一下,如果验证通过,有他们帮忙,应该能借到或者买到你想要的仪器,甚至让他们一起帮忙研究。”
  “好的,老师。”
  “你这份资料有没有发表?”
  “没有发表。”
  “那就先不要发表。”
  “嗯。”
  “我们现在就去中科院。”
  跟着教授一起,两人来到中科院,途中教授还打了几个电话,是邀请几个中科院的院士一起过来,说有重大研究发现。
  来到研讨室,已经有几位院士在等着,其中几位看起来年龄不小,李教授到了后,二话不说,直接把戴晓柏准备的资料给这些人,拿起资料后,众人围在一起翻阅,还不停地计算或者思考,根本没有在意戴晓柏,戴晓柏也只好等在一旁,在这些人翻阅过程中,不断有人提问,戴晓柏主动为提问的人解答问题,提问的人也没有在意是谁在解答问题,一心只在问题本身上面。
  花费半天时间,几位院士停止了琢磨,一行人来到计算机房里面,让戴晓柏在电脑上建立这种固态高氢和固态高氧分子链模型,然后在电脑上模拟反应过程,而且还叫来了几位年轻一点的科研人员,在大家的帮助下,到了晚上九点多,模型和反应过程建立完毕,完成后,戴晓柏已经饿得有点难受,和众人告罪了就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前往食堂吃饭去了,这里有专门的24小时食堂,毕竟科学研究的很多人都是疯子,有的时候可以几天待在实验室里面,但是饭你得吃,所以配备了24小时食堂。
  吃完饭后,回到计算机室,发现来的人又多了几个,一群人围在计算机面前讨论什么,有的还一直在计算,戴晓柏过来了,和老师打了个招呼说:“老师,你不去吃饭吗,都十多个小时没有吃点东西了。”
  “先不用了,几位院士马上就验证出来结果了,如果真是如你所说,那么你给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带来巨大奉献啊,所以几个航空航天的院士也赶了过来,”李教授一边盯着中间几人,一边和戴晓柏说到。
  “成了,确实可行。”中间一位头发花白的院士丢下手中的笔说到,然后旁边的一位院士在电脑上不断操作后也站起来说:“物理模型也验证成功,确实可行。”
  “也就是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如果应用到航空航天上来,我们能将更多的东西送上太空,也能将飞船送往月球而且还能飞回来。”
  “理论上是如此,不过以我们国家现在的航空发动机,承受如此大的爆发量的反应我计算了一下,基本飞上月球就会报废。”
  “这个问题慢慢解决,不过如果能够成功制造出这种反应燃料,那飞船的载重量将会大大提高,到时候载上一个更换的发动机,在月球上返回时进行跟换也是可行的。”
  “嗯,这种方法确实可行,不过首要任务是能否制造出来这种燃料。”
  “对了,这份资料谁提供的。”
  “哦,老李拿过来的。”
  “哪个老李,这里老李好几个。”
  “李重国院士。”戴晓柏也是知道教授叫李重国,不过遇到的都是用李院士,李教授称呼。
  “老李,你拿过来的资料,怎么样,有没有在实验室制取出来这些材料。”年龄最大的一位老院士询问李教授,刚刚听教授介绍是国家航空航天奠基人一样的人物,80多岁了,听说了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李老,这份资料是我这个学生提供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也是上午才看到这份资料。”李教授说完后,大家才关注起来眼前这位年轻人,之前一心都在资料上,还以为这位年轻人只是一名工作人员,现在却说是这份资料的主人,众人不由得都很惊讶。
  戴晓柏看着众人看着他,主动介绍道:“众位院士好,我叫戴晓柏,是李院士的学生,这份资料是我根据微观物理的分子特性,通过数学建模计算推演出来的一种发现,不过在实际制取过程中遇到难题,所以求助到老师这里。”
  “也就是说,你有可行的制取方案。”
  “具体方案现在没有,不过有了大概得思路,需要一一验证。”
  “什么思路,可以说说吗?”
  “哦,就是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压力下,分子呈现不同特性,再通过物理干扰,看能否制取这种燃料。”
  “那你有没有尝试。”
  “我的实验室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求助到了导师这里。”
  “这样吧,你来中科院实验室,你想要什么材料,要什么仪器设备,要谁,我们都给你协调,让你能完成实验。”
  “额,这不太好吧,我又不是中科院的人,在这里搞研究是不是不符合规定,而且我有自己的研究所,我还是比较喜欢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面搞研究。”戴晓柏面对一众大佬,只能弱弱的解释到。
  老人看起来也是那种不会过于强迫别人的人,知道有些年轻人不太喜欢被束缚,不想来中科院不一定不是不想为国家贡献,只不过想有自己的天地,所以想了会儿说:“你不喜欢来这里搞研究也行,你要搞这个研究也可以在你自己的研究所搞,你需求的帮助我们这边也可以提供,不过我希望你这个研究项目能由国家立项,国家出研究经费,不过我希望国家对于这个项目的成果有第一使用权,而且这种燃料研究出来后,它的用途能由国家管控,收益国家不收取,你看这样如何”老人非常果断就决定下来。
  “李老,也不用这么宽容,我只是想在自己的研究所搞这个研究,如果国家能帮我建设我需求的实验室和提供这些仪器设备和研究经费,这种燃料制取出来后,研究成果归国家所有。”
  “好,年轻人,那就这么决定了。”看来这个李老话语权还是很大的,这事也不算小事,才两句话就决定了。
  和李老商量好了后,戴晓柏被安排到了中科院的宿舍,李老明天会开会确定这件事,让戴晓柏也考虑下需求的东西,需求的东西戴晓柏早就有了打算,不过李老说了会拨经费,其实经费问题戴晓柏也没有考虑过,李老希望中科院这边能有几个人参加实验,戴晓柏可是求之不得,有这些大能帮忙,自己会轻松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