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扩充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1:59      字数:3703
  在李老开会和立项的这段时间,戴晓柏也从研究所叫来了秦沫,告知了这次合作,签订正式协议后,都开始迅速运转起来,第一批经费一个亿,非常高,而且需求的实验室中科院也调集了专业团队去建设,要求的仪器设备也在协调运送中,不过正式开始实验还得实验室建立好,仪器设备也需要调试,甚至还申请到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虽然不是现在最先进的计算机,但也比起戴晓柏现在研究所的计算机高出不知多少档次。
  中科院还给戴晓柏的研究所报了一张牌照‘国家科学合作研究所’,这事还惊动了江城政府,政府部门也是立刻在戴晓柏的研究所附近建立一个治安岗亭,派人24小时维持这里的治安,甚至暗中安排的安保力量,这些戴晓柏就不知道了,不过在开始实验前,戴晓柏要参加一个活动,世界首条磁悬浮光伏公路的竣工通车仪式,不过虽然竣工通车,不过不会立刻投入使用,第一是磁悬浮飞行汽车没有普及,第二是需要一个半年的通车验证时期,这时期基本是进行通车实验,没有开放真正的通车。
  按照时间,来到竣工仪式的场地,会场已经布置好了,这个时间的太阳不太大,气温还是比较合适在室外,已经有很多媒体报道车开到附近,能看到一位位媒体记者正在进行报道,也出现很多附着武装的警察,甚至有几辆防爆车,看来政府也是很重视这次竣工仪式。
  作为被邀请的一员,戴晓柏和众多研究员一起,不过这次导师没有过来,范师兄倒是来了,两人一起叙叙旧,聊聊近况,过了一会儿,到了时间点,到场人物也都差不多来了,李主任走上台,开始主持会议,首先是礼炮,然后敲响铜锣,李主任为这条公路揭牌,掀开红色帷幕,几个红色大字——京津光磁高速公路。
  掀开帷幕后,所有人热烈鼓掌,然后是第一辆由b公司生产的实验车辆开始启动,不过汽车里面却没有人,只有几台高速摄像机,全方位记录此次行驶,而且这个时候,天空出现轰鸣声,一架军用武装直升机升起,跟在汽车后面,上面有一个扛着摄像机的人员,用摄像机对着正在开始行驶的汽车。
  场地巨大屏幕上有几段视屏也在播放,是这几台摄像机的同时播放视屏,让大家从视屏中了解这次行驶,只见汽车在启动路段开始加速,驶入磁悬浮光伏公路后,开始升起一段大约20厘米的高度后,汽车又开始加速,大屏幕上也不断显示汽车时速,飞机一会儿就消失在众人眼中,所有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大屏幕上汽车飞速行驶,汽车内部的摄像机传来的画面飞速变化,众人只好盯着直升机上的摄像机传来的视屏。
  大屏幕上的数字不断变化,200千米每小时,300千米每小时,400千米每小时,500千米每小时,每次超过一个介值,都会引来所有人的惊呼,想不到汽车也可以开的这么快,终于汽车速度定格在500千米每小时没有变动,不过也仅仅过了十几分钟,汽车开始减速,最后从这条路的出口位置停下,那里也有一大堆工作人员和媒体人员,。
  行驶完成后,李主任宣布成功的消息,所有工作人员发出高兴的欢呼声,然后是所有人经久不息的掌声,从帝都到天津,130公里的道路,20分钟行驶完成,光是这几组数据,足以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参加完仪式后,戴晓柏婉拒了李主任的庆功晚宴,戴晓柏就回到了江城,不过通过网络直播,这股风已经吹到了世界各地,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磁悬浮光伏公路的事情,确实很厉害,比起高铁速度还快很多,随时可以启动,不用等待,简直是一场交通革命,世界的距离再次缩短,不用怕飞机晚点,不用排队买票,可以讲自己的车开往任何城市,出行的费用再次降低,等等一切的变革。
  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条消息,全世界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能有这么一条公路,当天,b公司的这款磁悬浮飞行汽车定货电话直接被打爆了,不过被告知早已没货,订单以现在的产能几年都完成不了,b公司立刻宣布重新新建分厂,提高产能,至于其他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商也纷纷开始加大自己的研究力度,以图能造出自己的飞行汽车,或者派出代表,寻求和b公司合作,各国政府也在加大力度研究磁悬浮光伏公路,也派出工作人员,前往中国这家新成立的磁悬浮光伏公路公司,寻求技术合作,甚至寻求帮助建设一条这样的公路。
  虽然投资巨大,一公里路段一个亿的的费用,也会让人望而却步,不少人还不是太过于相信这条公路的作用,所以质疑声也有很多,都是质疑技术不成熟,或者花费巨大的问题,不过依然阻止不了人们去了解它的热情,很多人都专程看着一辆辆飞行汽车从眼前飞速行驶,听汽车破空行驶的声音,国人们的自豪感也是不断壮大,中国首创的改变世界的交通方式。
  各大媒体头条也被霸占,网络讨论话题也不断产生,新闻联播也是用了5分钟的篇幅报道,可见引起的轰动,这次,中国公路响彻世界,甚至很多旅游团队都已经提前将这条公路上行驶体验当做一个旅游项目,很多人也预定了这个项目,不过公路还未对外开放。
  在全世界聚焦这条公路时,戴晓柏要求的实验室也已经准备完毕,各种仪器设备都到位并且调试好,中科院的人员也都到了,是一名六十多的院士领着4四名四五十岁的的科研人员,都是在相关领域深有研究的人员,不过老院士来了后并没有摆架子,而是对着戴晓柏很温和的要求说来这里让戴晓柏领导,有什么任务就下达,不要在乎大家的年龄,以任务为重。
  实验室的扩充,团队的壮大,让戴晓柏更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整个研究所开始为新项目开始运转起来,戴晓柏也初步制定了几个方案,和众多研究员讨论后,中科院过来的人也给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戴晓柏也作为参考,修改了一些实验方案,果然人多就是好,特别是有了这些从事多年科研任务的人协助,能提出不少意见,完善方案。
  最基础的原材料很好获取,氢气和氧气市面都能购买到现成的,第一步进行的是先实验两种单质气体在各种温度和各种压力下的一些特性,虽然关于这些有过很多实验记录,可以找到现成的资料,不过戴晓柏还是决定先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得出结论。
  将人员分成三组,第一组由中科院那名老院士领着两名两名中科院研究院加上戴晓柏这边的新手研究员,这一组前期负责研究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特性;第一组由中科院两位研究员和老赵带着两个研究所的新人,这一组负责不同压力下气体的特性;至于最后一组则是由戴晓柏带着剩下的研究员一组,负责实验物理或者化学干涉法进行干涉实验。
  这一段研究实验是为了后续实验做基础,戴晓柏会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下一步实验方案,再进行综合实验,前面两组实验是有过实验基础,所以两组人做起来还是很简单的,所以实验进展顺利,各种实验数据,实验资料也不断建立,不过两个实验量比较大。
  戴晓柏这边主要采取的是物理干涉方法,中心方案是采取高频射线对气体进行干涉,看气体在各种高频射线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如果采用化学方法比较容易发生反应,破坏实验,如果物理干涉不理想,只能考虑化学反应实验。
  经过一个月不断实验,终于发现在一段高能的高频射线中,发展气体出现短暂的分子链断裂,但是也只是一瞬间,不过这个一瞬间就已经是重大发现,实验有可行性,于是不断加大高能高频射线,直到达到射线机能发出的最大峰值,气体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分子链断裂和聚合。
  这段实验的成功戴晓柏还是非常喜悦的,实验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复合实验,前面两组已经收集足够多的实验数据和资料了,在把大家聚集起来开了个会议后,戴晓柏分配了第二阶段实验任务,复合实验就是几组实验进行组合实验,其实温度调控实验和压力调控实验的复合实验也是有实验室做过的,不过为了收集数据,戴晓柏还是安排了。
  重点实验是高能高频射线在两种模式下的干涉实验,或者三中模式下的共同干涉实验,这些实验的量很大,而且实验起来也是非常不容易,没办法只能继续寻求帮助,这次戴晓柏想到的是李老,联系李老后,跟李老讲了下实验进度,就开始讲起实验的困难,需要帮助,建立复合实验室,提供更大功率的高频射线机,李老也是当即同意。
  从李老那边说好后,戴晓柏这边找到了江城政府,自己研究所要进行电力系统改造,普通工业电力系统已经快无法支撑自己的研究了,还好有挂着中科院给的牌子,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很快,电力系统改造立刻调集人员进行改造,一个星期就改造成功。
  李老的帮助也很快,设备很快就调集过来,复合实验室也很快建立完成,在建立过程中,戴晓柏也一直继续自己的实验,结果都不理想,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看来只有复合实验室才能有希望了。
  复合实验室建立起来后,其余实验也都基本完成,没有理想结果,只得出一系列参考数据,复合实验室建立后,立刻开始投入实验。
  又是一个月的实验,终于在超低温,高压环境下,通过高能高频射线干涉,实验室中实验气体出现一个很小的结晶,不同于单气体结晶,如果不是计算机上的不一样的波段,众人是发现不了这种结晶,通过特殊手段,收集到这种结晶,众人心里都是瘪着一口气,毕竟按照计算,即使这么小的结晶,蕴含的能量也是巨大的,如果它状态不稳定,发生爆炸,还不知道造成多大损失。
  还好它的状态还是稳定的,结晶被小心翼翼的转移到电子显微镜下,通过观察,在场众人都兴奋的跳了起来,这就是固态高氢结晶,就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众人小心翼翼保存好结晶,然后相互拥抱在一起,都快喜极而泣了,不光是几个月努力出成果,更是为祖国航天梦前进一步。
  看着这个普通石子大小淡青色透明的晶体,此时众人觉得它美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