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谈判
作者:咸鱼味道不错      更新:2021-06-30 12:01      字数:2024
  举行了午宴之后,便开始进入第一天的交流话题——合作,首先是日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开发太空的能力,而上次捕获小行星日本方面也是出了大力气,也是获得了一块小行星上土地的使用权。
  相对于中国已经开始了自己小行星的开发计划,美国马上要进行开发计划,其他国家基本还在规划当中,要么是实力不足,要么是还有各种的问题,比如欧盟是以一个整体进行太空开发计划,俄罗斯因为经济原因,进展稍微慢一点。
  日本不缺钱,缺的是技术方面的东西,还不能独自进行太空基地建设,所以想寻求合作,现在情况就是有四种方案,第一是和美国合作,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案,但是这种方案在美国方面要价非常高。
  第二种是和印度或者俄罗斯合作,但是俄罗斯因为国际关系的问题,合作方案明显不行,而印度那边虽然看起来有能力进行太空开发能力,但是明显不是非常靠谱,有一定的危险性。
  第三种就是和欧盟合作,不过现在欧盟自己内部还没有协调好,就暂时不可能让日本参与进来,而且对于价格这方面一定估计比起美国也不会少多少。
  最后就是和中国合作,虽然因为历史原因,两国关系非常差,即使是现在,人民之间依然有些互相仇视,也是近几年关系有所缓和,而中国这方面价格也是很合适的,而且也是相对于很有把握,但是达成合作显然中国方面并不会简单的只是钱就能搞定的。
  所以也是派遣了四个团队前往各自目标,寻求合作,最后看那家合作最合适,而到中国的团队也不仅仅只是探讨航天方面的合作,最近中国开发的很多技术日本方面也是非常向往的,想要讨论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有合作可能性,拿一些技术进行交换也是可以的,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现在大环境已经慢慢有所变化,以前全球竞争现在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太空,这种技术交流比起技术封锁更适合这种大环境。
  以前全球竞争的时候,自然是谁技术高,谁就能占到利益的大头,进而压迫其他国家,而现在有了太空这个突破口,互相竞争的利益明显比不上开发太空带来的利益,太空之外是一片处女之地,谁先开发,谁获得的利益也就最大。
  在合作这方面,日本已经提前发过意向书,所以这边也是提前准备了相关的团队应对,双方就这项合作展开了讨论,戴晓柏就在一旁乔装成一个记录人员,也不需要戴晓柏参与其中,不过如果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戴晓柏注意了。
  双方就这项合作首先阐述了自己的需求,果然,最开始日本方面只是想通过金钱就想达到合作,要知道中国在一次航天任务上的花费比起其他国家都便宜不少,所以如果用钱就能达成合作是最好的。
  不过中国这方面自然不会单单要钱就合作,现在国家已经富强很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技术没技术,要钱没钱了,所以对于日本方面要求的合作,中国方面提出了技术合作的要求。
  日本的工业加工技术,汽车技术都是非常好的,一些特种材料也是走在世界前列,这些都是值得中国引进的,特别是工业精密加工技术,对于工业来说,精密加工技术就是制造业的瓶颈。
  像现在日本除了汽车工业,看起来在全球好像没有什么品牌竞争力,但是日本早就转型了,不再将力量放在整机生产上,而是对零件进行精益求精的研发,所以现在很多工业生产都是从日本购买零部件,不然很多东西都无法保证质量。
  看似钱被那些品牌赚走,其实暗中日本这些零部件赚的钱一点都不比整生产少,而且还是掐住你脖子那种,这也是日本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发展方式。
  果然,一提出要求技术方面的需求,日本代表团方面就连连摇头,只想用钱解决,但一提到只是用钱,中国方面就直接进行拒绝。
  看到中国方面的态度坚决,日本代表团知道只考钱是无法解决的,于是就拿出几个已经不是最尖端的技术,不过这几种技术相对于中国来说依然还是很先进的,不过必要性不是那么大。
  针对日本方面的松口,中国代表团自然想更进一步,要求获得更多的技术,双方就这些方面进行了拉扯,不过因为是工业加工方面的技术,戴晓柏对这些不是很了解,所以只是真的认真在记录。
  就这样,第一天就在这种扯皮中过去了,也没有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对于这种状况,戴晓柏自然是知道的,一天不可能出现结果,几乎没一条条款都会进行长期的扯皮,一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临界线。
  就好像几年前,中美贸易战,双方就贸易磋商拉扯了快两年,贸易战过程中双方都有损失,但是直到双方达成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条约后,过了几年才发现,老大和老二打贸易战,其他人以为机会来了,最后发现老大和老二都没有吃亏,其他国家倒是吃亏了。
  贸易战中每一条也是进行长时间的拉扯,毕竟每一条都关乎于国家利益,不能有丝毫马虎,最后很多条款都是将双方的矛盾进行转接到其他国家头上,这也造成了两个强国越来越强。
  当然这不是贸易战,双方也是一种合作态度进行拉扯,都是为自己争取利益,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能够合作的基础之上,尽量不要谈崩,即使谈不拢,也会进行条件调整,让谈判继续下去。
  第一天谈判结束后,各自的代表团队也是召开了内部会议,就今天的谈判进行内部讨论,然后就双方需求进行调整,在各自利益诉求之下,能够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