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神秘骷髅
作者:太渭      更新:2020-07-19 11:55      字数:5041
  那还是几年前,在一次文化座谈会上,格列结识了世界文化交流协会拉萨办公室的负责人罗杰斯。
  罗杰斯是美国人,满头银发,留着一撮短短的山羊胡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他在中国工作多年,不仅熟悉汉语,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甚至是潜规则,都能心领神会。
  起初,格列与罗杰斯只是正常的交往,偶尔一起喝茶聊天。后来格列发现,罗杰斯对中国的文物特别是西藏文物很感兴趣。
  罗杰斯经常请格列去文化交流协会办公室谈论雪域高原的古老文化。
  罗杰斯声称,他来中国之前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供职,参与筹组世界文化交流协会,中国的殷墟等古迹能获批世界文化遗产,他作为策划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杰斯甚至许诺,可以帮助阿里当地政府将古格王朝遗址、神山冈仁波齐申请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格列被罗杰斯的谦虚和热情所感染,文物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古格王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立项等工作,罗杰斯是位可以依靠的人。
  格列对罗杰斯既尊重又佩服。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工作,为了中国的事如此尽心尽力,比中国人还上心,尤其对高原文明近乎崇拜的心态,让格列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让格列有些不放心。
  有一次喝完酒,罗杰斯说要去格列的小店里看看。格列当然很高兴。
  在店铺里,格列介绍了自己的生意,一时兴起,还带罗杰斯去了二楼工作室。他将自己收藏的一些宝贝拿出来让罗杰斯欣赏。
  罗杰斯是懂古玩的人,对格列赞不绝口。
  “格列先生,我们最近筹备在美国举办一次雪域高原文化展,你这里有些宝贝是否可以拿出去参展,这是对高原文化的宣传,让世界更加了解这片土地。”罗杰斯说。
  “当然可以,只是我的那点东西,没有多少价值。”格列说。
  “格列先生过谦了,你的那个摆钟,是英属东印度公司时期的文物,有三百多年历史,又被加上了藏文化的装饰,是件珍贵的文物。”罗杰斯说。
  “哈哈,一般一般。”
  “还有那个法铃,是青铜的,年代一定很久,可能是无价之宝啊。”罗杰斯说。
  “既然罗杰斯先生看得起,那就拿出去展览吧。”格列说。
  后来,格列的那几件文物夹杂在博物馆的收藏中经过海关到了海外展出,反响很大。
  展示期间,罗杰斯打来电话说,有买家看上格列的那个摆钟,希望收藏,问他是否愿意出手。
  格列没有想到自己那件东西还有人看得上,其实那件摆钟上的藏族风格装饰,是他自己加上去的,尽管他后来意识到那是画蛇添足,可是悔之晚矣。
  不曾想,这样无心插柳的东西,竟然成了中西合璧的宝贝。
  有人要,那就出手吧,反正自己也不是收藏家,只是个生意人。最终,那件摆钟卖了三万美元。
  此后,罗杰斯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邀请格列参加,还常常把格列的“宝贝”拿出去参展。每次都会帮他卖出去几件。
  格列心里清楚,自己有多大本事,能搞到那么多的文物。虽然是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但文物是国家的,不是谁都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的那些所谓的宝贝绝大部分是膺品。他像一个高明的化妆师,专门给文物化妆,经过他的手处理过的古玩,真假难辨。
  靠着罗杰斯这条线,格列绕过海关监管,将一批批假文物卖到国际市场。
  这种事情多了,他与罗杰斯的交往也就更深,对罗杰斯更依赖了。
  罗杰斯很关注西藏考古,格列经常参加这些项目,两人交流的机会自然很多。
  每次考古回来,罗杰斯会请格列吃饭,看起来是两人闲聊,罗杰斯每次听得都很认真,有时还会做笔记。
  偶尔,罗杰斯会让格列提供一些照片或者资料,格列也没太在意。
  罗杰斯收到这些资料之后,通常给格列一些美元小费。格列开始不要,后来觉得不拿白不拿,反正也没有出卖国家秘密。
  就这样,罗杰斯帮格列在国外银行开了一个帐户,他在外国的文物出售收入和提供资料的信息费,全都以美元存入那个帐户。
  几年过去,有一天,罗杰斯与格列喝茶。罗杰斯说:“格列先生,查一查你在银行的账单吧。”
  格列感觉好奇,查就查吧。罗杰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帮助格列调出自己的帐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格列的银行账户上已经有20万美元的存款。
  格列不是欣喜,而是心里发慌。这么大一笔收入,是怎么来的?一旦有关部门过问起来,该怎么解释。要那么多的外币有什么用?
  看着格列紧张的神色,罗杰斯说:“这都是你辛苦得来的合法财产,不用担心。”他越是这样说,格列心里却没底。
  后来,格列有意疏远罗杰斯,他给罗杰斯提供的信息也越来越少,有些只是公开资料中可以得来的信息。
  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格列想金盆洗手,但已不可能了。
  有时,他想去自首,可又放不下已经拥有的一切,转念一想,自己的收入也没有违法,所谓的文物都是假的,走私假文物不应该构成走私文物罪吧。
  何况,他确实需要钱。他一直在想,女儿已经在美国了,再过几年,他退休了,就全家出国去。这样提前做些准备,也没有错。
  于是,格列就是在贩卖文物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并不知道自己提供的信息对罗杰斯有多大用处。
  上次,顾远教授在古格考古时发现神秘羊皮卷的事,也是他告诉罗杰斯的。
  在隐蔽的文物黑市,不少人都知道“阿底峡的使者”是个神秘人物,他替各类组织机构或人员服务,提供他人所需的与文物交易、收藏、鉴定相关的服务。
  前不久,格列接受了一拨人的请求,让他协助西部大学的吴钦解开古格秘符。他不知道这个任务能不能完成,他只能提供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帮助,即使无法解开秘密,他的10万元信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正是鉴于他对罗杰斯的忌惮,所以,当他听说女儿又要去这家单位工作时,他的气不打一处来。
  他自己已经深陷泥潭,不能再将女儿送入虎口。可是,这事又怎么跟女儿说呢?
  孩子大了,父母的意见他们未必能听得进去,何况这丫头从小娇惯,又去美国读了书,自立意识更强。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什么办法呢?
  ……
  世界文化交流协会拉萨办公室内,负责人罗杰斯正在整理自己的办公桌。他的满头银发是岁月沧桑的见证,金丝框眼镜后面深邃的眼睛里蕴藏着渊博的学识。
  拉尔森站在桌前,满脸虔诚地看着那位即将卸任的老者说:“老师,谢谢您的提携,让我负责拉萨的工作。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你是我最看中的学生之一,你来拉萨可以做很多事。”罗杰斯说。
  “老师,您担任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区主席是名至实归,人心所向!”拉尔森对恩师向来敬重。
  “都是工作,在哪里都一样。”罗杰斯说,“以后我在北京,你在拉萨,有什么事我们随时联系。”
  “老师对拉萨的工作还有什么交待的?”拉尔森笔直地站着。
  罗杰斯收拾好桌子上的东西,倒了两杯红酒,一杯给了拉尔森,一杯自己抿了一口,说:“法国波尔多,味道怎么样?”
  “老师,我不懂酒。”拉尔森的回答直截了当。
  “在中国工作,就要懂中国的规矩,凡事不能以我们的思维判断是非曲直。你必须用心地帮助他们做事,而且要尽量把事做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有了信任,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
  “明白,老师。”拉尔森说,“拉萨办公室的人员需要不需要调整?”
  “人员基本不用动,我带走一位秘书,你可以再招聘两位助手。”
  “好的,老师。”拉尔森即使坐在沙发上,身子也是笔挺的,他的西服和领带搭配得很得体,显示出他的严谨作风。
  “你来中国之前,我让你查找的资料查到了吗?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信息?”
  “老师,我正要向您汇报。”拉尔森把酒杯放在桌子上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档案室,我查阅了有关西藏的资料,内容丰富,大部分是英国统治印度时期的文献。”
  “看到古格王国的资料了吗?”罗杰斯严肃的表情表明他对这一领域的信息特别关注。
  “关于古格王国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葡萄牙是海上霸主,他们的舰队开辟了大批殖民地,达加马最早进入印度半岛,并在那里建立起果阿殖民地,葡萄牙国王向那里派出总督。
  “同时,天主教耶稣会也派出教士前去传教。从果阿地区的资料看,1624年,果阿的葡萄牙神甫安东尼•安多德神甫和马科斯修士经印度前往西藏,寻找传说中的基督国度。
  “在喜马拉雅山东侧,神甫和修士得到古格国王的礼遇,并允许他们在那里传教。当时古格王国信奉的是佛教。
  “后来,由于安多德神甫返回果阿,古格国王生病,反对基督教的佛教僧侣勾结外敌入侵,导致古格王国灭亡。基督教在古格的传播也以失败告终。”
  拉尔森一五一十说出自己掌握的资料。
  “嗯,这段历史扑朔迷离,只有少量资料可以印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古格王国就那样瞬间灭亡,它有没有留下什么?”罗杰斯在启发拉尔森。
  “有新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允许其独立,而印度半岛西南地区的葡萄牙殖民地果阿地区,却并未独立,也没有并入印度版图。
  “1954年,印度强行进入果阿,葡萄牙没有进行有效抵抗。1961年,印度派兵占领果阿,并宣布果阿是印度的一邦。在此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派员去果阿地区抢救文化资料,得到一批珍贵的文物。”
  “有与古格王国相关的吗?”
  “有。”拉尔森说,“在那些资料中,我发现了一本拉丁文的《圣经》和一些笔记,从资料看,那本《圣经》是当年安多德神甫在古格王国传教时使用过的。但是,那本《圣经》缺少了一页,是旧约创世纪篇的第40节,在缺页的位置夹着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骷髅头。”
  “骷髅头?”罗杰斯抿了一口酒。
  “是的,骷髅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搞明白这张画是什么意思。这里缺失的一页是有人故意撕掉的,还是无意损毁的?如果是故意所为,为什么偏偏要撕这一页而不是其他页?还有,那个骷髅头又代表什么呢?是撕下原页的同时夹进去的,还是后来的人夹进去的?都不清楚。”拉尔森说。
  罗杰斯他放下酒杯,从书柜里找出一本英文版的《圣经》,翻到旧约创世纪第40节,看了一会儿,他说:
  “第40节讲的是约瑟在监狱为囚犯解梦的故事。
  “埃及法老的祭酒师和厨师因罪下狱,他们与约瑟关在同一间牢房。祭酒师做了个梦,梦见葡萄树的三根树枝上结满成熟的葡萄,他将葡萄摘下来挤进法老的酒杯里。祭酒师问约瑟,这个梦是什么意思?约瑟告诉他,三天后法老会让他出狱,官复原位。
  “厨师也讲了自己做的梦,梦中,他头顶三筐白饼,有飞鸟来吃筐内的食物。约瑟告诉厨师,三天后法老会砍下他的头挂在树上。三天之后,约瑟的解梦变成了现实。祭酒师官复原职,而厨师被杀,人头挂在树枝上。”
  “这个故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拉尔森说。
  “人头挂在树上,最后会变成什么呢?”罗杰斯说,“一个骷髅头。”
  “那又能说明什么呢?”拉尔森问。
  “暂时还说明不了什么,但肯定有某种联系。”罗杰斯说,“关于安多德神甫,还有其他资料吗?”
  “还有一份资料显示,安多德神甫返回印度果阿地区就任大主教,每年都会给天主教耶稣会写一份报告,汇报他的工作情况。”拉尔森说。
  “找到安多德神甫写的信了吗?”罗杰斯问。
  “没有。”拉尔森说,“安多德神甫在古格王国待了五六年,应该有报告上传教会。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档案室里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罗杰斯理了理自己的胡子说:“这部分资料应该在梵蒂冈教廷的档案库。你向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朋友请求协助,看他们能不能前往梵蒂冈,在教廷的档案馆查找一下,说不定有安多德神甫的资料。不过……”
  “老师,有什么顾虑吗?”拉尔森问。
  “教廷的档案馆不会向一般人开放。”罗杰斯说,“除非有特殊的通道。”
  “我印象中,梵蒂冈博物馆是可以预约参观的。”拉尔森说。
  “你说的博物馆,我们想要的资料在它的档案馆。梵蒂冈不是联合国会员国,对教科文组织的请求未必会同意。”罗杰斯说,“只能试试看了,你抓紧联系一下。”
  “是,老师,还有什么指示?”
  “安多德神甫这条线索不要放过,同时要留意那页丢失的圣经原文。”罗杰斯说,“最近西藏古格考古发现的那张神秘羊皮卷,你也要盯紧了。我们的失误是没有及时跟踪拿到它,现在只能跟在他人后面见机行事。羊皮卷上的内容谁先破译,谁就可能找到古格秘钥,进而打开古格王国的神秘之门。”
  “是,老师。我一定抓紧行动。”拉尔森站起来。
  “哦,还有一事。我在拉萨发展了线人,是文物局的研究员,名叫格列,必要时可以发挥他的作用。这个人现在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他想退出我们的队伍,不过,他还有利用的价值。”罗杰斯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扔在桌子上。
  “好的,记住了,老师。”拉尔森拿起照片看了三秒钟。这个人的形象已深深刻在他的脑子里。这时,他好像又想起什么事,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您在西藏工作了三年,去过不少地方,可曾听说过我的祖父的消息?”
  “抱歉,孩子,没有打听到你祖父的消息。”罗杰斯深情地说,“你的祖父是位英雄,值得每一位后来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