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伏藏秘密
作者:太渭      更新:2020-07-19 11:55      字数:3626
  “古老的象雄文字之所以难寻根迹,还与文字的属性有关。”荣哲活佛在书桌前坐下,沉默了片刻,“汉字发明是象形文字,类似于画画,用符号记录,太阳就画个圆圈,里面加个点,河流就画几道水波,人啊,鸟啊,都是画它的形状,这种文字即使没有读音,也可猜测出什么意思。”
  吴钦点点头。
  “后来形声字的发明,让汉字更为先进。”荣哲活佛说,“中国在历史上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数千年维系下来,根本原因就是有汉字。虽然发音不同,大江南北各说各话,但有一种文字彼此通用,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成就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某种程度上就是汉字文明。”
  “上师,威武!”吴钦实在想不出什么词来表达崇拜之情,“中国历史还可以从文字学的维度来解读。”
  “与汉字的优势比起来,藏文、蒙文甚至梵文就有差距。这些文字是拼音文字,是一个个字母拼起来的。梵文有四十多个字母,藏文有三十个字母,拼音文字的特点是以发音来定义和区别事物的。有些人看到文字他会读出来,但不知道意思。同样一个单词,不同地方有不同读音,读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
  “上师的意思是,那些古老的拼音文字符号,因为无法知晓其读音,所以很难推测出它的意思?”吴钦紧锁眉头。
  “是的。”荣哲活佛说,“不过,如果能建立字符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后来的读音失传或者变异,仍可以推测出文字的意思。”
  “也就是说,即使象雄文字失传了,如果能找到当初的字符和与之对应的事物,并且能够确认其关系,还是有可能推测出文字的大意。”吴钦大胆地说。
  荣哲活佛看着吴钦,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你带来的这些字符,像梵文又不是梵文,既不是兰札体,也不是悉昙体,与古老的婆罗米体有点像,但它不是婆罗米体。”
  “嗯,嗯。确实如此。”
  “你那些奇怪的字符极有可能是失传已久的古象雄文字。”荣哲活佛从椅子上站起来,手中的佛珠快速捻动,“我推测,梵文有可能是根据古代象雄文字创立的。象雄文明向西传入印度,与雅利安人的语言融合,诞生了梵文。”
  “这个解释大开脑洞啊。”吴钦兴奋地站起来,两手紧紧握拳,“这些神秘字符就是在古格王国遗址发现的,那里正是象雄文明的核心区域。”
  “以上所说,都不过是一种推测,没有实证。即使能够成立,你提供的那些神秘字符是什么意思,还是搞不明白。”荣哲活佛平静地说。
  吴钦觉得,他快要找到古格秘符的答案了,可还是隔着一层无形的幕布无法挑破。
  “施主,我帮不了你,抱歉,你再另寻高人吧。”荣哲活佛离开书桌,把台灯关掉,屋子里暗了下来。只有那两盏酥油灯还执著地散发着微弱的光亮。
  “谁,是谁在外面?”荣哲活佛快步走到门口,将门打开,向两边看了看,随即又把门关上。
  “怎么了?上师?有人在偷听?”
  “好了,我们就谈到这里吧,你早点休息。”荣哲活佛的脸上有一丝诧异,“明天一早下山去吧。”
  “哦。”吴钦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些字符里。
  “今晚我们的谈话,只是理论探讨,是我个人的猜测,希望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请不要外传,更不要提及我的名字。”
  “好的,上师,非常感谢。”吴钦收好背包,转身离开。他看看手表,已近午夜时分。
  “我送你回厢房休息吧。年轻人,不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来时的路,免得回不去。”荣哲活佛语重心长地说。
  荣哲活佛拿打着手电筒,将吴钦送到住处。临走,活佛在吴钦耳边悄悄地说:“凌晨三点,再来找我。”说完,荣哲活佛拉上门,转身走了。
  昏暗的厢房里,只有吴钦一个人。他有点害怕,但没有人能帮他,只能靠自己了。荣哲活佛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什么秘密要透露?方才谈话的时候真的有人在偷听?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吴钦的心头。
  雪夜,大山深处,万籁俱寂。凌晨三点的荣哲寺,深沉地隐匿在夜暗之中,只有大殿里微弱的酥油灯光从门缝中挤出来,给这古老的寺院涂上一缕神秘的色彩。
  从荣哲活佛处回到厢房这几个小时,吴钦根本就没有睡。酥油灯一直亮着,他翻来覆去思考过往的经历。从他与顾远老师会面拿到神秘字符,他的生活就起了变化。短短几天时间,时空的变化比过去一年,甚至几年还要大。
  凌晨三点,吴钦溜出自己住的厢房,沿着此前的路线悄悄走向荣哲活佛的住处。他想起活佛反复提醒,不要忘记来路。他没有打开手电,只是凭着印象摸索前进。白雪覆盖下的山寺,即使是夜深,也有微弱的光线,可以隐隐看出建筑物的方位。
  “笃笃。”吴钦轻轻地敲门,回头看看身后。门开了,他闪身进去,长出了一口气。荣哲活佛房间内的酥油灯依然亮着。
  “施主看到什么东西了?似乎有点惊恐。”荣哲活佛面带微笑,把门关好,坐回榻上。
  “没,没,呵呵。”吴钦想掩饰内心的胆怯,“没什么,就是走得有点急。”
  “心暗,白日亦冷;心明,魔障难侵。”活佛说,“施主只要内心明澈,不应有惧。”
  “谢谢上师指教。”
  “施主是一位学者,又有善心,对藏文化有如此浓厚的兴趣,难得啊难得。”荣哲活佛示意吴钦靠近卧榻坐下,“施主相信不相信神佛的存在呢?”
  吴钦不知该如何回答。在他接受的教育里,世界是无神的,信仰可以有,但不是宗教,而是主义。
  “我觉得,人应该有信仰。”吴钦说。
  “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高原人的血,我们的文明曾经是伟大的文明。”荣哲活佛说,“现在很多高原人不了解自己的历史,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还不如外人,真是可悲啊。”
  “上师,愿听教诲。”吴钦心头一热,感觉自己就是高原人。
  “走,我带你去看样东西。”活佛起身向外走去,吴钦紧随其后。
  荣哲活佛没有开手电,两人完全凭借雪映的微光前行。从小院出来,穿过一扇小门,进入另一个院落。
  “这里是密修院,平时没有人来。”荣哲活佛说。
  “是密宗修行之地?”吴钦低声问。
  活佛没有回答,继续往前走,登上一座小小的二层楼。荣哲活佛向楼下四处看了看。随即拿出钥匙,打开一扇低矮的门。那门只有一米多高,两个人钻了进去。关好了门,荣哲活佛才打开手电。借着那一束白光,吴钦看到,屋内除了四个箱子并排靠在墙角,别无他物,箱子上盖着黑色的绸缎。有一个大的箱子,看起来像棺材。若不是有荣哲活佛陪着,给吴钦一百个胆,他也不敢来。
  荣哲活佛取掉那个体积最小的箱子上的盖布。一个华贵精致的木箱露出尊容。箱体雕刻着精美的“卍”字符花纹,棱角处镶着黄金。箱体正面是曼陀罗的图案,色彩艳丽。荣哲活佛用钥匙打开箱子。吴钦凑了过去。
  箱底有四五样东西。一个带手柄的圆形鼓,直径约有三十厘米,形状像小孩玩的拨浪鼓,只是没有绳子和坠子,旁边一个弓状的鼓槌。鼓槌的旁边是一个铜铃铛,顶部有握把。
  “这些法器,你都认识吧?”荣哲活佛问。
  “知道一些,这个鼓应该就是叫柄鼓,好像是法会时用的。这个法铃是诵经时用的。我说的对不对,上师?”
  “嗯,看来你还是知道一些苯教的常识。”
  “你再看看这个。”活佛从箱底拿出一个圆形的扁平状的石头递给吴钦。
  “这是什么?”吴钦拿着这块乌黑发亮、沉甸甸的圆石片。
  “再看看这个。”活佛又拿出最后一件宝贝。那是一个弓形的石条,像是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
  “不明白,这些是什么东西。”吴钦摇摇头说。
  “伏藏和掘藏,你听说过吗?”荣哲活佛问。
  “把宝贝埋藏起来,过些年再挖出来,是这个意思吗?”
  “你的理解倒很直白。”荣哲活佛说,“伏藏,就是先贤惮于佛经、法器遭到破坏,或者因为当世之人无法领悟佛法,于是把这些圣物隐藏起来,等到后世有开悟之人,再发掘出来。”
  “哦,那应该是一种保护措施吧。”
  “苯教历史上,有位了不起的伏藏大师德钦林巴,他在世时,发掘出众多的苯教经典、法器等圣物,这几个箱子里保存的就是大师所掘宝物的一部分。”
  雪域深山,藏龙卧虎。吴钦感叹不已,他庆幸自己能来到这人迹罕至的佛门胜地,遇上这么一位仁慈博学的活佛。
  “在伏藏圣物中,柄鼓和法铃比较常见。只是这两块石头,却不知从何而来。”荣哲活佛说。
  “上师,这石头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
  “你再仔细看看。”
  吴钦将手电光对着那块圆石近眼观瞧,“啊,这上面有文字。”
  荣哲活佛笑了笑:“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哇,是古象雄文?!”吴钦两眼放光。这块圆石上的字符与羊皮卷上的神秘字符中的一个符号十分相似。“太神奇了,终于找到了。上师,你看,这个符号,跟我本子上记的符号很像。”
  सूर्य
  吴钦放下圆石,急忙从口袋掏出小本子,对着石头上的字符细细比较。
  “在我第一眼看到你那些字符的时候,我就想起在哪里见过。”荣哲活佛说,“你再看看这块石头。”
  吴钦接过弓形的石条。这块石头上也有文字,隐藏在弧形内侧,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石条有些地方磨损严重,字迹模糊,看不太清楚。
  荣哲活佛拿过弓形石条,对照着小本子上的字符说:“你看这里,字符的笔画差不多,这几笔是一样的,再看这儿,应该还有线条。”
  吴钦顺着荣哲活佛的指引,搜索着弓形石条上的字符笔画。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来,弓形石条上的文字,与那串神秘字符中的另一个字符形状非常接近。
  चाँद
  如此一来,吴钦小本子上画的那串字符,有两个字符在石头上,还有一个字符出现在苏毗部落的王座上。吴钦的心里别提有多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