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广结人缘,德性修炼
作者:龙叔重约      更新:2021-11-28 20:50      字数:2377
  曾国藩对人才的笼络,可谓处心积虑,他知道,人才越多,事业成功的几率越大。
  曾国藩善于应酬交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办法吉交关系。
  没发迹前,他既无权又无钱,采取拜老师的方法,竭力恭敬和恭维,以获得师长的喜欢。然后是团结同年,用今天的话说,同年就是同学,这是旧时结下的缘分。
  儿女长大就联姻,他看重的是亲家,而非下一代人的感情。值得结亲的,再考虑对方的儿女,是女的娶过来,是男的把女儿嫁过去。
  在封建时代,结为亲成,就是一生的关系,甚至几代人的关系远比拜老师得来的关系更牢靠。中国非常重视裙带关系。通过联烟,巩固自己的阵地,是有效的手段。
  刘蓉抱负远大,谋略过人,与曾国藩一起就读于涟滨书院人关系密切,经常切磋学术。曾国藩中进士后,常常与刘蓉书信来往,讨论学术问题。
  1853年,曾国藩母亲逝世。清廷命曾国藩帮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经刘蓉和郭嵩焘反复劝说,曾国藩才出来办团练。
  刘蓉致书曾国藩:“既已达而在上矣,则当行道于天下,以宏济艰难为心。”刘蓉的意思是,如果只写文章,人生将华而不实,毫无意义。作为文人士子,应当以治乱救世为己任,哪怕以身殉国。
  曾国藩之子曾纪泽的元配夫人贺氏难产而死,曾国藩亲自托彭玉麟、邵训方两位湖南老乡为媒,想娶刘蓉的女儿为媳。一年后,曾纪泽果然娶了刘蓉之女。
  当年,曾国藩出山,刘蓉写信给他: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不但要做到为人臣的典范,还要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是以程朱理学的那套大道理身体力行,发扬光大,扭转一代世风,创造丰功伟绩。曾国藩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做的。
  后来,曾国藩权势日益高涨,湘人以从军为获得功名的捷径。刘蓉写信忠告曾国藩:此风不可长,应从大局着眼,遏制这种风气。据说,曾国藩在官场急流勇退,也是刘蓉建议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曾国藩把四女儿曾纪纯嫁给郭嵩焘的长子郭刚基,连媒人都不要,全由他们二人做主。
  曾国藩出山时,经费紧缺,郭嵩焘提议立厘捐,规盐厘,盐税,解决了问题。湘军水师的创建,也离不开郭嵩焘,正是由于他的建议,曾国藩创造了一个有别于八旗绿营兵的新式地主阶级武装。
  罗泽南,文武兼治,也是曾国早年从学问道的朋友。曾国藩把三女儿嫁给罗泽南的次子。李元度多次舍命救曾国藩,后来成为曾纪泽兄弟的儿女亲家。
  李鸿章和李鹤章兄弟俩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国藩也把李鹤章变成曾纪泽的儿女亲家,使曾、李两位近代史上的巨擘,结成利益同盟。
  曾国藩开创事业之初,处处争取他人,团结力量,因为势单力薄,很多人不愿跟随,他吃了一番苦头。
  在他的信仰中,一直崇尚踏实、诚摯,不许自己轻妄,他要用自己的人格,吸引人心归附。
  开始时,他不乱用钱,不随便保举属僚和部下。他认为,没有建立功勋就得到奖赏,是不太实在的,将助长虚妄之风。
  前文我们说到,1854年,曾国藩带兵攻下武昌,仅仅保举三百人,受奖人数极少。而胡林翼攻占武昌时,一次就保奏三千人,受奖人数高达20%至30%。
  消息传开,不少人认为跟着曾国藩没有前途,十之七八投到胡林翼的门下。
  曾国藩还以为自己德不服众,后来才发现,笼络人心不仅靠个人表率,更重要的是给部下以希望,给他们以承诺。好友赵烈文给曾国藩写了封长信,要他多保举人,曾国藩才算彻底明白过来。
  于是,曾国藩频频保举,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励属僚和部下,一些不合条件和要求的,他也要仗着老脸,给他们力争。实在不能替别人争得利益,他便给“空头支票”,让人大过空名的干瘾,大做美梦而不觉。
  他总结了一条经验:“文人给名,武人给钱。”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放之四海而皆准。
  曾国荃围攻金陵,久攻不下,心中着急,但是,又想独占美名。
  曾国藩给兄弟曾国荃写信,大意是:“没有李鸿章的助攻,你拿不下金陵;不必独享美名,分一份给李鸿章也不坏;我将同李鸿章一起前往会剿。”
  三层意思都在说一点:让李鸿章助曾国荃攻下金陵。因为仅靠曾国荃一人,很难攻下金陵,即使攻下来,曾国荃独占美名,又能怎样呢?不如让大家共享,让手下感恩戴德,岂不更好。
  曾国荃哪里懂得曾国藩的用心,一门心思要自己攻下金陵。
  曾国藩甚至把死去的母亲搬出来,劝说曾国荃:“请少荃(李鸿章)助你这件事,我犹豫了好久。仔细一想如果父母健在的话,我想他们定也会请李中丞会同剿敌。因此,我决定让李中丞帮助你。”
  在曾国藩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曾国荃终于答应了。
  明代人杨继盛在遗嘱中写道:“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则即时丢过。
  这番话归纳为一个字:恕。每一句都是宁肯他人负我,我不能有负于他人。
  曾国藩自然晓得其中的妙处,他尽力要留给别人一个圣人的形象。原因有二:一是他需要有人跟随;二是他知道,暴露坏德性,害处无穷。
  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曾国藩在京城八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
  他给弟弟曾国荃写信:“情愿别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别人的便宜。”并嘱咐他们:“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切记。”
  俗语说:“吃人口软,拿人手短。”占人便宜只是一时之利,麻烦和祸端可能就会生长起来。曾国藩是一个精明人,他想到了这一点。
  1849年,在京城的寓所里,曾国藩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
  曾国藩还表示,将来辞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其余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一律收藏于“利见斋”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说自己绝不保留任何东西。
  曾国藩一直声称自己经济紧张。在京城做官,虽然他对家庭有些接济,却欠了一千两银子的债务,还说回家的路费都凑不上。
  这是一种德性的有意彰显。不精于心理学的人,往往忽略这种细节,只会感动于他的德性。
  曾国藩被很多人尊敬,与他在德性上花的工夫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