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0)
作者:乱山平野      更新:2022-02-22 00:36      字数:5331
  装船的时候贾府里来接人的仆役都惊了,忙说:府里都给姑娘收拾好了的,一应起居都和自家姑娘一样,大人何必费心带这么多的东西呢?
  【心上人:放屁!哪里给林妹妹收拾好了?去了才说要把碧纱橱收拾出来给林妹妹住,连衣裳都没裁好,还要现找布料呢,磕碜谁啊!】
  【红楼我来啦: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红楼里要写他们几个姑娘的一应制物都是一样的,元春是二房嫡女,迎春是大房嫡女,这俩就不一样了,大房按理继承爵位的,迎春的地位不比元春高?为什么元春是大姑娘,迎春是二姑娘?再有就是探春,她是二房庶女,结果也和姐妹们一样,惜春更离谱了,她哥哥是贾珍,长房长子,继承整个贾家的族长,她可是亲妹妹,长房嫡女,结果跟其他人也没有区别。】
  【红楼我来啦:我说这话不是捧嫡庶神教,是这玩意儿就很不合理,古代嫡庶分明,结果贾府真就混着来,一点规矩都没有。】
  【白菜豆腐脑:你指望一个武夫出身的勋贵人家能有多懂规矩哈哈,不过我记得贾母出自史家,史家可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工的后人,那可是统领百官的人啊,和宰相差不多了,贾母也是经过大风浪的人,看她平时总说的自己还是姑娘的时候怎么怎么的,难道这点规矩都不知道吗,还是假装不知道啊。】
  【一言不合:贾母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来。】
  就像她巴巴地从扬州接了黛玉去京城,结果等人家到了以后才说把宝玉挪出来,让黛玉去住宝玉住过的屋子,虽说有思念外孙女的缘故,却也实在不像话。
  林如海看只他们几个仆役便不信什么府里已准备好的浑话,只说:这都是我们家姑娘常用的东西,家常的罢了,她自小儿就习惯了这些,一时之间从扬州到京城去,恐怕有不习惯的,便叫这些东西陪着她罢。
  那仆役才诺诺不语。
  等回了下人院里才与同行的人说起:来之前我总听府里人说这林家不过是个读书人家,家里没什么银钱的,今儿看了倒不一样,光那林姑娘家常用的东西就装了好几大箱呢,瞧着比咱们自家姑娘还要体面。
  有人啧啧称奇:这才是人家心疼姑娘的,不像咱们家里。
  一时说笑着,心里却都略尊重了些,不像来时那么轻蔑。
  不出两日,他们便整装待发,乘船往京城去了。
  押税的官船在前,黛玉要守孝,不肯热孝的时候叫林涣他们沾了晦气,便独自一人一船,夹在官船和林涣他们家的船中间,只偶尔隔着船舱说话。
  就这么着,他们赶着大雪之前到了贾府。
  作者有话要说:  进贾府啦!!
  提前说明:个人对贾府的观感很差,所以会黑,但不会无脑黑哈!大房二房都黑,但是姑娘们是无辜的。
  上一章我脑子瓦特了,把顺天府尹写成了京兆府尹,京兆府尹是长安的,顺天府是京城的,已经替换过啦。
  然后红楼本身的官职就有模糊的,有宋有清,我参考了清代的官职体系,部分修改成了比较大众认知的。感谢在20210823 08:29:55~20210824 08:38: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017738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人间雕刻家 34瓶;哀酱家的不加糖、4275325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黛玉一个女儿家不好下船, 林涣便先下了船,在周围打量一番,问:荣国府的车马何在?
  所幸贾府没有真把自家的脸面踩到底, 派了几个二三等的奴仆在码头上等着。
  一个管事婆子模样的人迎上来:我就是荣府里的。
  她见林涣一身的富贵气质,语气很客气:可是姑苏林家的堂族亲戚?
  林涣点头。
  管事婆子殷勤相邀:府里老太太、太太们都等着呢, 彼时已经收了林姑老爷的信, 言说堂少爷也要跟着一块儿,老太太就说都是亲戚家的孩子,不妨见一见,还请少爷一块儿坐轿子往府里去。
  林涣便笑说:府里只派了你们来接妹妹?
  婆子没听懂他的意思, 连连点头。
  【心上人:笑死,这婆子好呆,根本没看懂欢宝在内涵他们吗?】
  【猪都跑了:我也没懂, 原著黛玉妹妹来贾府的时候就说只有几个三等仆妇去扬州接她一个六岁的女孩儿也就算了,到了京城就在家门口, 贾府的人就这么忙也没派个爷们来接人?】
  【白菜豆腐脑:那会儿黛玉辈分小吧, 贾琏是她的表兄,按理来说该他来接的, 不知道为什么没来,而且这回欢宝和黛玉是跟着大人来的,他们也没叫男丁来接, 奇了怪了。】
  【一言不合:我觉得没啥奇怪的,贾府自恃公侯之家, 看不起林爹只是个县令罢了。】
  林涣也这么觉得。
  他让婆子在码头上等着,自己进了船舱,与林风起说:爹!他们家只派了些管家婆子来,咱们别去贾府了吧!
  他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人家看不起咱们,那咱们又何必上赶着呢?
  谁知道林爹摇头阻止了他:咱们不仅不去,还得大张旗鼓地去,否则你叫黛玉如何自处?在他们眼里,咱们是送她进京的,这还没送她进府就悄无声息地走了,人家还以为咱们不看重黛玉。
  他们确实可以一走了之,黛玉却不能。
  那是她的亲外祖家里,单论起来比他们这个堂叔家里要更亲近些。
  林涣只能嘟嘴:好吧。
  他这些年被家里宠着养着,毫无挫折地长大,虽也明白一些道理,却颇有些不谙世事的天真。
  他又重新出去,正预备着暂且忍下这口气呢,外头忽然起了喧哗之声。
  林涣连忙探头去瞧。
  却见几顶极其富贵体面的轿子停在了码头上,管家、婆子都十分齐全,好巧不巧地,正停在了贾家边上,两相对比着,衬得贾家的轿子灰突突的。
  贾家的婆子心里一突。
  今儿早上来接人的时候,琏二奶奶叫她领了对牌,派二等的车轿来接林姑娘等人,结果这二等车轿被临时支出去了一顶,不大齐全,她又没叫人给她特意留着,只好临时调度了三等轿子来,然后就成了现在这个尴尬的样子。
  这一等的轿子贾家是派给那些个皇亲国戚等贵人们的,二等的是自家以及差不多的贵人们用的,三等的则是他们家那些个管家媳妇儿出门坐的。
  她觉着人家看不出来,结果旁边一行人在旁边停下来,立马就对比出来了。
  她恨不得把车轿上荣国府的标志给抠下来算了。
  更让她尴尬的是,旁边的那行人直奔着林家的船去了。
  爷回来了?车轿已经备好了,大人正在府里等您呢!
  她循着声音看过去,正瞧见一个身着银白衣杉的青年,锦绣华服遮不住面上的清冽,他低头朝着边上的林涣说了一句什么,面色便如此刻运河之上船行过后的河水,碎冰漂浮,波纹阵阵。
  他说:先送林姑娘去贾府。
  直到他家的轿子被抬进甲板之上,接了秦婉和林黛玉准备要走她才反应过来。
  婆子追上去问:请问贵府是?
  那管家看她穿着和车轿,再看马车上的标志,忍不住一笑:我们是工部侍郎府上,来接家里的公子和林家的少爷姑娘。
  婆子愣了一下才想起,刚刚那个青年原是林姑爷信里提起的工部侍郎沈倾的侄儿,如今正在林家教书的那个沈倦。
  沈家的车马已接上了人,管家见她站着发呆便说:既是荣国府里的,不如一块儿走罢?
  婆子脸上火辣辣地疼,忙说:我给您引路。
  她招呼带来的空车空轿子走在前头给沈家的车马开路,一路往宁荣街去。
  #
  到了街口,她远远看见府里只开了两边角门,忙要叫人去开正门迎人进去。
  还是沈家的管家拦了:咱们家大人没来,后头林家老爷说了,他乃是正六品,你们府里仍是国公之家,不好从正门入,只从角门进就好了。
  【心上人:以前看红楼同人文,总有主角叫贾府开正门迎黛玉进去,怎么欢宝他爹反而说要走角门呢?有点不明白。】
  【科普专家:规矩在那儿呢,荣国府是超一品,他们家的正门基本不怎么开的,原著前八十回少有的几回里开正门的只有接圣旨、元妃省亲、除夕祭祀、整府去祭拜老太妃或者是尤氏这个族长夫人来往的时候、贾宝玉成亲的时候才开的大门,这些要么是皇权,要么是宗族承继的大事,所以才比较正式一点,所谓的同人打脸,除非主角是皇家的人,不然开大门接黛玉就是搞笑。】
  【科普专家:而且走西角门其实也没什么不对的,古代东为尊不错,但是一来码头在西边,二来贾母的院子也在西边,总不能叫黛玉的车马在荣府里绕一大圈再往贾母那里去吧?】
  果然,贾府的婆子说:咱们走西角门,那边离老太太的院子近些。
  一行人换了软轿,林风起带着林涣、沈倦往贾赦那边儿去,另一边秦婉带着黛玉往贾母院子里去。
  本意是拜访府上,结果贾赦院里人出来说,贾赦听了贾敏过世的消息积郁成疾,断断续续病了几个月了,身上实在不好,恐怕见不了客。
  府里老太太又叫传了消息,说是想见见两个后辈,叫他们只管往后院去。
  林风起便被独自请去见贾政,林涣和沈倦被引着往后院去。
  一路上的下人们显然被叮嘱过了要避着些,四处来往的都是些婆子,进了内院才有几个年轻些的丫鬟,她们也不敢高声笑语,只悄悄儿地打量着。
  等人过去了才咬耳根说悄悄话。
  听说林家那个哥儿比咱们宝二爷大一岁呢,瞧着是比宝二爷稳重些。
  沈家那位便是传闻中考中了状元拒入翰林的吧?瞧着年纪和咱们琏二爷仿佛一般大。
  林涣和沈倦低着头进了贾母的院子,眼观鼻鼻关心,一点儿也不抬头四处乱瞧。
  一时有人送了垫子上来,也照着晚辈礼给贾母磕了头,又厮见了几位长辈。
  林涣倒没有不情愿,贾母虽有些时候糊涂些,对黛玉却还真心疼爱。
  贾母连忙叫起,又叫林涣去她边上坐着:我一见了哥儿就喜欢得不得了,涣哥儿几岁了?
  林涣答:八岁了。
  贾母想一想便说:也只比咱们家宝玉大一岁,你一个孩子进京,想来平日里缺些同龄的伙伴,不如常来找我家宝玉一道玩。
  【心上人:得,谁想找你家宝玉玩,动不动发疯卖痴摔玉砸玉的。】
  【白菜豆腐脑:就是,我们欢宝还要念书,怕不是俩人凑一块儿,宝玉上来一句禄蠹之物了。】
  王夫人听了倒是心动,她刚刚和秦婉聊天,已知道林涣这孩子正跟着沈倦读书,这会儿已看到四书了,有心想让他带着宝玉一块儿读读书。
  然而贾母说完就转了话题,拉着黛玉问这一路上的情形,她只好按下不提。
  林涣背着人悄悄给林黛玉挤挤眼睛。
  黛玉双眼通红,显见得刚刚才和贾母一块儿哭过,这会儿看见林涣朝自己眨眼睛,顿时心头那点儿愁绪伤感就消失了。
  贾母又问:现吃什么药?
  林黛玉道:原先家里的大夫叫我吃人参养荣丸,后来身上略好些了便不让吃了,说是药三分毒,只叫我精心养着。
  她将皇上给家里派了御医的事儿悄悄隐下,不欲声张。
  贾母便说:那只叫他们再配几丸备着就是了,省得到时候要吃了没有。
  林涣状似天真地问:药也是能提前备下的?原先我病了,家里的大夫说什么对症下药的,我还以为都是病了的时候才好开药呢,原来是那大夫框我的!他定是故意骗我,才叫我吃那些苦苦的药。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个人就是一僵。
  然而他童言无忌,又是好奇的语气,更何况他年纪还小,贾府众人又都亲身经历过宝玉的荒唐可笑,竟觉得这样的问题虽冒犯些,也没什么别的不对,只当他是真的不清楚才问的。
  贾母掩下心头的怪异不适,嗔道:你一个小孩儿家的不明白,像我们女儿家,倘若身上有什么病,是不好叫大夫大大咧咧进内院里看病的,向来有些什么头疼脑热的,都是自己备了药丸子吃。
  【猪都跑了:讳疾忌医呗就,生了病就自个儿吃药,能好就算好,不能好就一直吃药等身体好这药还不一定对症,全靠经验摸索着吃。】
  【一言不合:医学生拳头已经硬了,最讨厌不听话的病患,更讨厌有病不治拖到没办法治了才找大夫的病患,完事儿大夫治不好还说大夫是庸医,害。】
  【红楼我来啦:难怪黛玉积郁成疾,最后不治而死,这根本是没治,就靠熬呗,古代也没个心理医生啥的,黛玉小孩儿家家的就在贾府呆着,无处可去,又无药可医惨,大写的惨。】
  内室里头气氛怪怪的,丫头们都敛声屏气不敢说话,大人们又被林涣这童言无忌给顶住了,一时之间尴尬异常。
  没一会儿,便有丫鬟说奶嬷嬷带着三春过来了。
  沈倦和林涣已到了七岁不同席的时候,忙要避开。
  贾母却摆手:自家亲戚,何必在乎这些,更何况家里姑娘们才不过五六岁的年纪,何必拘束。
  【一言不合:靠,我看见邢夫人脸都绿了,为啥啊?】
  【金金不计较:邢夫人好像一直抠抠索索阴阳怪气的】
  【双木林:抠抠索索有,阴阳怪气那不至于邢夫人性子比较懦弱吧,又不敢吱声的那种,她脸绿应该是迎春的年纪吧?】
  【红楼我来啦:确实,迎春虽然红楼里没有说明明确的年纪,但是是能推测出来和宝钗、欢宝同岁的,迎春嫁给孙绍祖被折磨死的时候,贾母哭说她还没有十七,那会儿宝钗好像也十六岁的样子,宝钗和香菱欢宝同岁,迎春这会儿应该也八岁了七岁男女不同席,结果贾母说个家里姑娘才不过五六岁,估摸着一时口快,把迎春给忘了。】
  【迎春花:迎春妹妹实惨,本来就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贾母说出来的话就像没把她放眼里一样,还是长房的女儿呢,难怪邢夫人脸绿了。】
  林涣挠头。
  这他怎么说?难不成说你家二姑娘年岁到了,得避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