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宏远布局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8:57      字数:3268
  武休关坐落在秦岭中间,向南一百里是南郑县城,向北一百四十里是大散关。
  在宋军的秦岭防线体系中,武休关的战略地位要低于从东至西的饶凤关、大散关和仙人关,属于第二层防守体系中的一个战略据点。
  秦颂建议吴玠将一万五千三百二十八名南归的宋军被俘士兵放在武休关西北十里外的一片开阔山谷中,然后展开后续的甄选工作。
  这个地方是秦颂反复思考后,定下来的。
  用来作为安置地的开阔山谷,后世摆下了一个县城,容纳了五万人以上,所以用来安置一万多宋军士兵地方足够。
  这里有一条褒水的支流正好从山谷底部穿越而过,不仅生活用水不愁,而且两岸有不少平坦的地方可以开荒耕种,屯田所获得的粮食不仅足够这一万多人食用,甚至可以向仙人关和大散关供应。
  最关键的是,只须派驻少量兵力,便可以把山谷两头堵住,一万多人就跑不出去,秦颂在里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
  吴玠其实有些好奇秦颂会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将混在这一万五千多人当中的金国奸细给找出来,因为在他看来,这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秦颂对此却是缄口不语,无论吴玠怎么打听,他却不肯吐露半个字。
  武休关有吴玠这位西军大佬坐镇,自然是稳如泰山,秦颂与吴玠见过一面后,就带着自己的护卫跑到准备用来安置大军的山谷里面实地勘察。
  秦颂选择这里,自然有他的长远考虑。
  如今褒斜道跟废了没什么区别,除了承担向几个重要关隘输送粮草军资的任务,原本南来北往的商旅已经断绝,许多蜀中的商户,走到兴元府就停下来,不肯再往北半步。
  秦颂打算把这一万五千多宋军被俘士兵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除了从中挑选出合格可用的士兵,剩下的他也不准备放过,打算就把这些人安置在这里,让他们负责维护褒斜道,顺便经营一些跟木材相关的生意。
  在秦颂眼里,褒斜道可是复兴军的生命线,以后复兴军搞出来的副业,生产出来的各种新奇商品,全靠这条商道向着大宋境内输入呢。
  南宋小朝廷虽然偏安一隅,但与金国、西夏等国相比,依然是最富裕的,复兴军想发展,必须要进行贸易,否则哪里来的经费研究新式武器,又哪里来的军费维持部队的日常开支?
  这片长三十里、宽五里的山谷中原本有上百户的百姓居住,当金军一口气打下北面的凤州和成州后,这里的人便举家向南逃离,有的一口气逃到了蜀中,还有些逃到南面的米仓山,总之留下来的还不到一成。
  秦颂盘腿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膝盖上顶着一块大木板,板子上铺着一张白纸,白纸上面已经画好了横竖笔直的格子线,便于他描绘草图时量取长短比例。
  韩三宝就蹲在他身后,探着脑袋,津津有味地看秦颂手持一支粗陋的炭棒,将整个山谷地形描绘了出来。
  过了一会,眼见秦颂已经完成绘图,韩三宝小声的问:“头儿,有位本地老汉,刚才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咱们管饭,我看你专心绘图,所以没敢打扰。”
  “嗯,那就去这位老丈家中叨扰一顿吧。”秦颂正想找几个在本地长时间生活的老人了解情况,便同意去老乡家中吃午饭。
  一行人来到老汉家中,却见整个院子里只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见他的老伴和儿女子孙。
  秦颂问老人:“大爷,你的家人呢?”
  老人摇头说:“老伴去年走了,两个儿子带着婆姨孩子去四川投亲了,现在这个家里就剩下老汉我一个啦!”
  “大爷,你别急着忙活,坐下来陪我聊聊天,我手下这帮汉子手脚利索,收拾饭食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就成!”
  “好啊,老汉就听你这小官人的。”
  经过一番攀谈,秦颂得知这位老汉名叫姜景林,年轻时曾做过褒斜道上的驿卒,专门负责检修栈道。姜老汉的老家不在这里,原本是北面庆州人,因为不堪忍受西夏党项人的频繁骚扰,才从庆州搬到这里的。
  当姜老汉从秦颂口中得知吴大帅有意将这片山谷当做军屯之地后,顿时来了精神。
  “秦官人,吴大帅的眼光实在高啊!我跟你说,这片山谷如果用来屯田,少说可以开垦出两万亩水浇地,三千亩水田和八千亩旱地。如果朝廷的军队在这里驻扎,原本逃走的乡亲至少有一半愿意回来,这里就能建起一座集镇,各种鸡鸭肉蛋的出产,正好可以供给武休关,这样就能减少许多路途运输的浪费……”
  秦颂面带微笑,耐心地听着姜老汉叨咕,其实他能想到的这些,秦颂早就想到了,但秦颂觉得姜老汉不容易,憋在肚子里面的话,若是没有遇到他,还不知道跟谁去说呢。
  在姜老汉家吃过午饭,秦颂带着人回到武休关,然后马上去见吴玠,将他的计划亮了出来。
  “整个甄选工作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填志愿表,让所有人表态,是继续留在军中当兵,还是离开军队为民,全凭大家心愿,我们不加任何引导和干涉。”
  “第二步是对愿意继续留在军队中的人进行分类,到时候再填一次分配志愿表,让这些人选择是留在川陕跟随大帅作战,还是跟随张大人前往湖湘一带清剿钟相杨幺的叛乱,依然是随大家的心愿,我们不予引导或者干涉。”
  “第三步,对愿意跟随张大人前往湖湘平定民乱的这些人再进行一次考核,凡是身强体壮、意志坚定者,列入考察名单之中,然后按照本人提供的家庭背景,派人秘密前往北面进行调查,然后将这其中身份模糊无法自圆其说的列入黑名单!”
  吴玠听完秦颂的计划之后,皱起了眉头,他反复琢磨半天,然后瞪着秦颂说:“我先不说你这计划偏心的厉害,只顾着你的老师。我就问你,那些自愿留在西军随我抗金的士兵当中,必然是金国奸细最可能混进来的一部分,你就把这样一锅夹生饭甩给我?”
  “呵呵,大帅果然神目如电啊。”秦颂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
  吴玠气呼呼的说:“你小子,少拍马屁!你当初可是亲口答应要从这里面给我挑出三千精兵的啊!”
  “大帅,我跟你的想法一样,最有可能混入奸细的必然是志愿留在西军的这群人,但这里面的大部分却不是奸细,所以最难弄的就是这部分人,对不对?”
  “明知故问!”
  “咱们先不去考虑如何对嫌疑最大的这一部分人进行甄别,咱们琢磨一下完颜娄室和完颜宗弼往这一万多人当中掺沙子的目的何在?”
  “当然是隐藏在西军当中,然后一步步站稳脚跟,等到金军再次攻打和尚原和仙人关时,他们或是作为内应,让出一道缺口放金军进来,或是煽动叛乱,搞刺杀和破坏!”
  “也就是说,这些人想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留在你的部队里面,对不对?如果我把这些人全部弄到成都府路最南边跟大理国毗邻的地方,让他们去守南边的关隘,你说这些混在队伍当中的奸细此生还有机会跟金国人接触吗?”
  “啊!你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呢?这些人不是填了第二份志愿表的吗?他们的意愿可是留在西军当中抗金啊!”
  “嘿嘿,作为军人,什么时候可以凭自己的想法选择去留之地?若是一心从军的,不管是抗金还是去西南守护国门,不都是为国尽忠吗?”
  “那也不行,你打着我的旗号,结果却把许多真心想跟随于我的士兵弄走了,这不是在坏我名声吗?”
  “大帅,你现在的本职官是什么?”
  “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
  “成都府路的兵马是不是在川陕宣抚处置使司的管辖之下?”
  “理论上是如此。”
  “这不就简单了嘛。第二份志愿表,需要让士兵决定的是跟随你或者跟随张大人,又没说一定是留在秦岭抗金前线!既然愿意做你麾下的士兵,岂有不服从你调动的道理!”
  “好啊,你小子这一招够狠的,差不多将所有的隐患都弄到了西南边,彻底断绝了金国奸细跟金军联系的可能。不过,还是那个问题,把这些志愿跟随我的的士兵都弄走了,隐患是没了,我要的兵呢?”
  “大帅想要的兵,从西南诸羁縻州的土司家兵当中出!我们这边给西南那边送多少人过去,就从那边换多少土兵回来。大帅可能不知道,这些土兵虽然个子矮小一些,但却擅长山地和丛林作战,是非常好的兵源,用来作为西军的补充,最合适不过。”
  听到这里,吴玠终于露出了笑容。“哈哈……如此说来,若是志愿跟随我的人数超过三千,我这次岂不是赚到了?”
  秦颂也露出诚挚的笑容,认真说道:“大帅待秦家如此厚重,连南郑城内那么大的一片宅子都让出来了,我若是不知图报,岂非人哉!”
  实际上,秦颂有些话只能藏在心底,无法明说。
  将一部分志愿跟随吴玠作战但其中混入了金国奸细的士兵调到靠近大理国的地方,等以后他们在那里扎下根后,说不定某一天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甄别金国奸细的工作固然很重要,但秦颂现在却是打着这个旗号在布一盘很大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