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交换条件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0      字数:3148
  杨幺是“大楚国”的大圣天王,钟相的小儿子钟仪是“大楚国”的太子,而所谓的“大楚国”不过是各县境内的造反势力聚合在一起的松散乱民组织。
  三年前,钟相发动起义,不到一个月便被孔彦舟的部队镇压,钟相和最早追随他的那些人基本上都被杀死,唯独留下了年龄最小的杨幺。
  钟相死后,杨幺联络了辰阳县的夏诚、杨钦、杨广以及慈利县的陈寓信,松滋县的李合戎,澧阳县的英宣等数十名大小头领,继举义旗,集结八万流民,伐木为船,垒土成寨,打败了孔彦舟。
  因为杨幺是后续起义的发起人,所以各路头领推选他接替了钟相的位置,而杨幺则承认各路头领实际控制的地盘。
  这次攻打当阳,杨幺与多位头领乘坐各自的舟船,但也有几个头领是带着手下走的陆路。
  秦颂在夜间发动一场突袭,活捉了四万乱军俘虏,虽然不排除逃掉了几个头领,但这一网之内必然还有运气不好逃不掉的乱军头领。
  这些乱军头领,便是真正的大鱼。
  经过几天的调查、指认和审问,已经可以确定的是被抓的乱军头领共有三人,分别是李合戎、英宣和罗延庆,还有数十个处于乱军中层位置的“干将”。
  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人,张浚采纳了秦颂的建议,先把人控制着,让他们出面帮忙安抚俘虏,然后看杨幺如何出招再做决定。
  杀掉这些头目和干将,不过一道命令而已,但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他们每一个的身后都跟着一群造反的乱民,若是处置不当,将会重蹈孔彦舟的覆辙,激起更加尖锐的官民矛盾。
  这些能够成为头目和干将的人,虽然无法跟张浚、曲端和刘锜的身份地位相提并论,但他们在当地绝对不是庸碌平凡之人,否则也不会发动起成千上万的人来跟随他们一起造反。
  将这些人控制起来为己所用,绝对比直接杀掉更有意义。
  不提当阳这边正在进行的各种手段,却说撤回百里洲的杨幺在看到侥幸逃过秦颂抓捕而归来的乱军时,便知道走陆路的部队遭受重创。
  这样的损失,让杨幺差点气的吐血。
  但是,杨幺却没法当着众头领的面发火,因为水陆并进的主张是他提出来的,是他首先犯了盲目轻敌的错误,在没有摸清楚当阳宋军的真实底细情况下,就发动了一场攻城作战。
  为了挽回威严,杨幺强压心中的怒火,对众头领说道:“当阳之败,虽然折损了许多兄弟,还有几路头领被抓,但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宋军用来守城的那种新式武器,应该是采用了火药进行发射,这种火器最怕潮湿和雨淋,所以我们今后再跟宋军作战时,就尽量选择阴雨天。”
  “这次失利,诸位应该认识到我们在攻城时的手段太过简单,今后要抓紧时间制作大型的攻城器械,以免下次再吃这样的亏。我会尽快派人前往当阳与张浚交涉,想办法将失陷的几位头领营救回来。现在,大家便各自带着队伍返回自家的寨子吧。宋军的兵力有限,只要我们保持水上的优势,他们就不敢来主动进攻!”
  各路头领确实没有信心和决心继续攻打当阳,所以对杨幺下达的解散命令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聚集在百里洲附近江面上的数千艘战船纷纷离开,各自返回了所属的水寨。
  大龙舟之上,杨幺与军师黄佐和兵马太尉杨钦商议营救被捕头领的主意。
  黄佐说:“我们与官军势不两立,张浚这次抓到了咱们的人,如果拿不出让他动心的筹码,只怕无法将那几人救回来啊!”
  杨钦抱怨说:“当初就不该把抓住的那些宋官全部砍头,不然我们现在就可以那他们来换人。”
  杨幺面无表情的看了杨钦一眼,然后冷冷的说:“不杀这些宋官,如何聚拢人心?”
  当初,杨幺下令大肆搜捕和屠杀官吏、书生、僧侣、豪绅,其实是在逼着各路造反义军向他交出一份投名状,不然如何让大家横下一条心跟朝廷死磕到底?
  杨钦被杨幺一个眼神看的心里有些毛毛的,他虽然跟杨幺同姓,但彼此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如今杨幺是老大,如果惹得他不高兴,自己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黄佐一脸坚决的说:“不管这几人能不能救出来,但咱们必须把场面做足了,让各路头领都能听得到,看得见。”
  杨幺点点头,同意军师的这个说法。
  这些头领当初跟着他一起造反,如今被捕,若是不救,会寒了各路头领的心,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既然想不出来拿什么去交换,那就先派个人去当阳探一探张浚的口风。太尉,你一向胆大心细,此事便托付给你了!”
  杨幺根本不问杨钦的态度,直接将一件棘手危险的任务交给了杨钦。
  此刻,杨钦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
  叫你嘴欠,刚才说什么不该杀那些官员,报复马上就来了吧?
  麻麦皮,能不能换个人啊?
  杨钦的心里这样想着,但嘴上却说不出口。“圣天王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托,明天便动身前往当阳!”
  杨幺摇头说:“不能等到明天,你现在就挑选几个得力的手下,从内库中挑选一些值钱的礼物,然后乘船前往当阳。”
  杨钦眨了眨眼睛,看着杨幺那张喜怒无形的脸,最后说了四个字。
  “属下遵命!”
  因为心里恼火,所以杨钦在进入设在大龙舟的内库中挑选礼物时,专挑贵重值钱的下手,一口气选了十样才罢休。
  杨钦也不傻,知道这次去当阳是提着脑袋办事,所以想拿这些礼物让张浚觉得满意,不至于一怒之下把他给砍了。
  杨钦乘坐一艘四对明轮的车船出发,杨幺忽然收到了来自北方的密信,当他看完之后,脸上阴晴不定,心里面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密信是从襄阳方向发来的,信里面确认了完颜宗翰率领十万金军在金州全军覆灭的消息,同时提醒杨幺密切注意秦颂的动向,防范此人率领的部队给大楚国造成无法预测的破坏。
  对于秦颂,杨幺之前并不太关注,因为双方离的实在遥远,一个在秦岭,一个在洞庭湖,就算秦颂在西线打出了名声,但杨幺并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
  不过,到了现在,杨幺却不敢再有一丝马虎大意,秦颂的名字已经被他牢牢的刻在心里。
  “这次当阳城外的夜袭,会不会就是你的手笔呢?小小年纪,便干出如此惊人的事情,还真是让人无法相信啊!”
  当杨幺派出心腹开始四处打听有关秦颂的情报时,杨钦让手下举着白旗来到了当阳城的东门码头附近。
  听说“大楚国”的兵马太尉前来交涉,张浚倒是没有故意刁难杨钦,但也没有亲自出面接待,而是让曲端来负责此事。
  秦颂扮成一个卫兵,站在曲端的身后,全程旁听曲端与杨钦的对话。
  “曲将军,草民是杨钦,奉了大圣天王的命令,前来协商交换李合戎、英宣和罗延庆等人的事宜,因为来的匆忙,仓惶之中只备下一份薄礼,还请笑纳!”
  杨钦听说过曲端的名号,知道面前这位曾经是西路宋军的将头,所以把姿态摆的很低,不敢提什么兵马太尉,而是以草民自称。
  主动将姿态放下来,总好过被人嘲讽打脸。
  大楚国不过占据了洞庭湖周边的几个州府和十几个县,将来能存活多久只有老天爷知道,这时候在正儿八经的宋军高级将领面前装大尾巴狼,纯粹是脑子进水的表现。
  曲端见这杨钦说话还算靠谱,有几分见识,便点头说道:“你说的那几人,确实被我们抓获,如今就关在城内的牢房里面。不过,我们早已审问清楚,知道那几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你想通过贿赂我和张大人就把他们还回去,恐怕不成!”
  秦颂听到这里时,心里只想笑。这个曲端,其实也是个挺有趣的人,只要不摆架子瞎得瑟的时候,办事也算可靠。
  杨钦急忙解释说:“曲将军误会了,大圣天王这次派我来,主要是想探一下贵军的口风,只要你们开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满足,我便回去如实禀告,然后早日促成交换之事。”
  曲端用手指轻轻的叩着桌面,沉吟片刻,说道:“看来你们是没想好拿什么条件进行交换。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这次你把那艘四对明轮的车船留下,我们另行给你安排一艘船返程,等你回去见到杨幺之后,就告诉他,只要他把江陵城让出来,我们就放了你们想要交换的那些人。”
  杨钦不知道杨幺在获悉宋军的条件后会不会摔杯子,但他作为探口风的人,已经完成了任务,至于来时乘坐的那艘四对轮子的车船,在大楚国并不值钱,既然姓曲的开口索要,这种情况下也由不得自己不给。
  “曲将军,草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临走之前,可否让我见一见李合戎等头领?”
  “见可以,但不许开口说话,否则交换条件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