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莫大功
作者:追逐阳光      更新:2022-04-30 03:27      字数:4252
  第91章 救治莫大功(独钟晋江不另嫁,谢绝勾搭)
  “府上有现银么……哦,金子最好。”姜尔雍暂没理会子雅桑,转过头问莫家大儿子。
  “家中女眷们那里倒是有些碎银,先生要现银的话,我让人去钱庄兑过来。”莫家大儿子腹诽,病都没好好看,这才开了个老方子就要现付诊金么。
  “不是给我的,是给你父亲用,金银就是药引子。”
  “金银当药引子?”不但莫家上下听得愕然,就是子雅桑也以为姜尔雍是在开玩笑,人家不想活的才会吞金自杀呢,哪有把金银当药引子的。
  “不是给他吃,”姜尔雍哑然失笑,“是放在他手上让他触摸。”
  “尔雍兄,这是何道理?”子雅桑一脸的不解。
  “此病称之为欠物症,”姜尔雍解释道,“莫东家早年行商时,由于规模小,加上钱庄未兴起,过手的都是现银,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一天过手的金银无数,慢慢对金银产生了依赖感,金锭银锭成了他的情感依托,随着钱庄的兴起,商铺间的来往慢慢用交子代替了金银,如今钱引盛行,加上莫东家生意大,用钱引结算更为方便快捷,莫东家摸着现金现银的机会就更少了,府中的用度有下人打理,生意场上是钱引进出,后来莫东家根本就没有触摸金银的机会,长此以往,心情不畅快便抑郁成疾,由于缺少情感上的寄托,故而病情越来越重。”
  “哦……原来是这样啊。”子雅桑恍然大悟。
  “快,把家里的钱引都拿到钱庄去兑了,尽量兑金锭,全搬到老爷房里去。”莫家大儿子一听,顿时愁容尽散,好像他父亲见了金银就会马上好起来一样,赶紧吩咐账房去兑钱引(银票)。
  “莫少主不必过急,有一两块金锭放你父亲手中把玩即可。”姜尔雍摆手制止道。开玩笑,你莫府的钱引全兑现的话,桂州的钱庄岂不是全要关门大吉了,可别把桂州府尹吓出个好歹来。
  “莫某现在才想起来,父亲大人曾多次开玩笑似的提到过,他平生最喜欢的事就是看灯光下金锭闪出的毫光,不才愚笨,害得父亲大人受折磨至斯,枉为人子,百死难恕其罪。”莫家大儿子潸然泪下。
  “令尊之病也非一两天就能痊愈,后期还得好生调养一段时期,这几天我倒可呆在此地,待令尊神智清醒,确定无虞之后再行离开。”姜尔雍安慰道。
  “有劳先生费心了,先生大恩大德莫氏上下没齿难忘,莫家不孝子莫忘陶莫忘朱给先生行礼了。”莫家大儿子把弟弟拉到一起,一同向姜尔雍行跪拜大礼。
  “济世救人,医者本分,二位不必如此,”姜尔雍把两人搀了起来,看了看四处张望的文木一眼,对莫家两子道,“如若方便,可否让我等在贵府叨扰几日?”
  “先生客气,莫某求之不得。”莫忘陶赶紧支使弟弟亲自去操办。
  第三天酉时中,莫忘陶正陪着姜尔雍他们在用晚膳,莫忘朱突然从后堂兴冲冲地跑了过来。
  “先生,家父……家父醒过来了。”莫忘朱扶着屏风大口喘着气。
  “真的?”莫忘陶嗖的一声站了起来,转而立马反应过来自己失礼了,便强按着内心的激动,哆嗦着嘴唇问,“什么时候的事,可曾认出你来?”
  “嗯……”莫忘朱拚命地点着头,“先生的高徒下午喂了汤药扎了一遍针后,父亲大人仍像往常睡了过去,但酉时初突然睁眼醒了过来,还喊了我的名字,现在正和母亲在谈话,母亲大人让我过来给大哥报个喜。”
  “太好了,”子雅桑长吁一口气,“卧榻经年,终于有了好转。”
  “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要待到四五天之后才能醒过来呢,”姜尔雍一脸欣慰,“昊儿回儿,看来你们的医术大有长进呐。”
  “谢师父夸奖。”晏昊子雅回喜形于色。
  “还要继续刻苦研习,自满是大敌,别被师父一夸就树起个花枝招展的孔雀尾巴。”文木板着脸教训道。
  “是,小的谨听文爷教诲。”子雅回暗戳戳地道,貌似喜欢孔雀开屏的是文爷您老人家自己吧。
  “想来应是尔雍兄后来加的‘回命汤’起到良效了。”子雅桑判断道。
  “‘回命汤’的效果虽好,但今天就醒过来了主要还得归功于昊儿的针灸技术。”
  “先生救命之恩,忘陶终生铭记。”莫忘陶又拉起弟弟给姜尔雍下起跪来。
  “起来起来,莫少主不必多礼,”姜尔雍一把搀起两人,“令尊既是醒过来了,有些事我当多嘴几句。”
  “谨听先生教诲。”莫忘陶垂手肃立。
  “莫少主英姿勃发,通达洞明,研桑心计于无垠,光耀门楣,荣光无限,令尊自是老怀甚慰。莫少主怜惜父亲年少吃多了苦受多了累,接过令尊肩上的担子后便让其颐养天年,这本是为人子的本分,值得赞赏,但孝顺孝顺,重在后面的顺,令尊纵横商界几十年,血脉呼吸已同商贾之气融为一体,贸然让他与之隔离绝缘,势必会导致心情郁结,邪风瘴气趁虚而入,你一片孝心让他安享晚年其实却适得其反。如今令尊已无大碍,只须往后好生调养,待令尊精神好转之后,不妨让他去各个铺子转转,协助莫少主打理打理家业,当然,令尊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不宜过多劳心伤神,莫少主尽量拣些轻便的事务。”
  “先生之训,小的谨记在心。”莫忘陶对姜尔雍是一脸的崇敬之情。
  “令尊既是醒来了,想必莫少主也急着想去探望,那便去后堂看看吧,我等自行用膳即可。”姜尔雍挥挥手示意莫忘陶自便。
  “既是这样,那在下就失礼了。”莫忘陶告罪之后,便带着弟弟赶紧蹿去后堂了。
  “莫大功一个财迷,没想到养出的两个儿子却是这般孝顺,真是难得。”晏昊笑道。
  “有人骂蒋和声是剑迷么?”姜尔雍看了大徒弟一眼,淡淡地问道。蒋和声是祛邪宗支系齐云山蒋氏门主,剑术极为了得,无论是在道门还是魔门都享有盛誉,他对自己用过的剑甚是爱惜,每天都得精心擦拭,从不假借他手,晚上睡觉都要放在身边和自己共枕。
  “蒋门主的名望都是他手中那柄剑堆砌起来的,当然没人骂他剑迷了。”晏昊不知道师父怎么会突然提起蒋和声来。
  “我用金银做药引,并不能说明莫大功就是财迷,如同我们修真悟道一样,莫大功是将商贾之业作为自己的大道来修,商贾之行以什么为凭?当然便是金银了。金银于他们来说,那就相当于璧成兄背负的琴,你们文爷腰间的束灵瓶,我身上的摧魂鞭。”姜尔雍沉声道。
  “师父,徒儿明白了。”晏昊低头吐了吐舌头。
  “熙哥哥是要好好教训下这小子,书没读几本,儒生们的酸臭气倒是沾惹了不少,”文木作势要敲晏昊的暴栗,“你视金银为阿堵之物,有本事你天天喝西北风去。别以为你一张小脸对我挺尊敬的,心里还不是时常在骂我一身的铜臭味。”
  “文爷冤枉啊,小的不敢。”晏昊求生欲极强。
  “文爷训斥得极是,小的深受教导。”姜重楼一本正经地回应。
  “别多心,爷没说你,”文木对姜重楼翻了个白眼,“你虽中过举,但读过的书指不定还没我熙哥哥多呢。再说了,这几年你变化挺大的,跟谷中人相处得挺好,把个杀猪的都带文雅了。”
  “多谢文爷夸奖。”姜连翘又顺杆子爬。
  “谷主文韬武略哪是小的敢比,草萤怎与星月争辉,文爷说笑了。”姜重楼呵呵地道。
  “知道就好,我看你下次还敢不敢把一堆的字帖拿来晃我的眼,炫耀你字写得好啊,有本事你和回儿比试一下。”文木冷哼道。
  “文爷,那不是字帖啊,是谷中的事务记录,顾管家说你一年难得回谷中一趟,非要我给你老人家过过目呐。”姜重楼冤屈地辩解。
  “今后所有文书和账簿都给你谷主过目吧,熙哥哥没空理会,就给回儿看看,别再拿来烦我,我看见白纸黑字就心烦,不利于修身养性。”文木脸不红心不跳地道。
  “噗……维宁兄,能让我好生吃顿饭么。”子雅桑头疼地道。这帮家伙,不知道寝不言食不语么。
  “修行重在修心,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方为大能,璧成兄若是真饿,周遭的纷杂自是影响不了你进食。”姜尔雍面无表情地道。
  “尔雍兄说得极是,受教了。”子雅桑暗自腹诽,有你这么护枕边人的么,简直宠得没边了,我这根老光棍鄙视你,诅咒你。
  “闲弟这两日可有收获?”姜尔雍柔声问道。
  “熙哥哥,收获大了,”文木一脸的兴奋,“莫忘朱带我去见了那些工匠,确实是手艺高超,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经他们之手,不多时就会雕出个栩栩如生的飞禽来,还有,明明是一团烂泥,经他们一揉一搓,放入窑中一烧,就是既好看又结实的青砖,哎哟喂,熙哥哥,你是没在现场看见,那些青砖上的人物,不知道有多灵活,还是根据话本来设计的,砌在一起,就能串起故事情节来。”
  “他们可愿去谷中?”姜尔雍见文木说得唾沫星子横飞,自己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重金雇用,哪能不去啊,”文木乐呵地道,“我已传讯给谷中了,让顾公公再多派几个人来,把这些工匠们都带过去,不过砖瓦匠是没法过去,造个烧窑倒不是难事,问题是咱们那边的泥跟这边不一定相同,不得已,只有到时把烧好的砖瓦运过去吧。”
  “照图纸上的来看,谷中砖瓦需求量是很大的,不妨把砖瓦匠先带去看看,说不定烧制出来的更好呢。”姜尔雍建议道。
  “噫,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文木转头问姜重楼,“谷中目前用的砖瓦都是本地泥土烧制的吧,咱们那边的土质如何?”
  “挺好啊,有次听姜石斛扯闲话,说咱们那边有烧瓷的,出窑的瓷器比真宗皇帝命名的景德镇瓷器还好。”
  “真的啊,你小子真是,咋不早说呢,”文木高兴地道,“那把砖瓦匠也请去。”
  “维宁兄,你们这是在说造房子的事么?”子雅桑实在是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是啊,”文木点点头,“我跟熙哥哥将来安居的地方目前正建房造舍,莫府的建筑有好多精巧之处,便向莫忘朱打听了一下,让他介绍了相关的工匠给我认识。”
  “在哪啊?”子雅桑更是好奇。
  “就在桂州呢,都是当地的名匠。”文木得意地道。
  “我是问维宁兄和尔雍兄定居在何处?”
  “离你们四明山不远,到时咱们倒也便于来往。”文木笑道。
  “华堂竣工之时,定要告知我一声,也好让我开开眼界。”子雅桑拱手道。
  “那是自然,”文木拱手回了回礼,“追根溯源,我还得谢谢璧成兄呐,没有你的引荐,我哪会有缘见识莫府的富丽堂皇。”
  “说来也是,我以前从没见过如此精致精巧的民间豪宅,比起那些王公侯相的府邸,我觉得莫府更有温情,莫大功挺有能耐的。”子雅桑慨叹道。
  “能创下这般家业确实不易,莫大富商真是有福。”子雅回跟着道。
  “莫大功吃得苦,脑瓜子也活络,为人义气,做事公道,又适时抓住了机缘,能取得如此成就也是水到渠成,”为找病因,姜尔雍找了不少相关人问话,自是清楚莫大功的过往,“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莫府能像现在这样不见丝毫败势反而朝气蓬勃,主要还在于家风肃正,娶妻贤慧,生儿贤能。昊儿回儿,修真亦如此理,既要守住初心,又要善于审时度势,积极借助外来助力,不可让邪风歪气侵噬了本真。”
  “徒儿谨听师父教诲。”晏昊子雅回赶紧立身回应。
  在桂州呆了六天之后,姜尔雍一行便向莫家人辞行。
  莫大功已然能下地行走,精神状态恢复得很好,对救命恩人姜尔雍自是千恩万谢,为恐两个儿子这段时间招待不周,临行送了他们七人不少东西,既有土仪,也有全身的行头,诊金也给得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