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灵巧乡君,上前来
作者:梨花落      更新:2022-04-30 06:44      字数:2050
  众人又纷纷坐下了,皇帝止不住脸上的笑容,朝着女席的方向望了一眼,可是宴席太长,他有些年迈了,终究是很难从中精准地找到一个人。
  无奈,皇帝只得抬头问道:“灵巧乡君何在?”
  颜若曦放下酒杯,深吸一口气,起身,行了礼说道:“臣妇在。”
  她如今也是朝廷的乡君,这样的除夕晚宴,她原本就是应当前来的,虽说可以称病不去,陪着大宝二宝在家过年,可是皇帝的一道圣旨传去,非要让她除夕夜到场。
  跟以前进宫的程序几乎是大同小异,先是去了禹王府,学了陪宴的规矩,然后换了正式一些的宫装,就跟着禹王进宫了。
  今日人多,颜若曦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加上顾卿之一路上都为她讲解引路,倒也没有什么差错。
  “上前来。”
  皇帝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已经让全场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颜若曦身上。
  颜若曦也感受到了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可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更不会怯场,因为这样被人注目的感觉,她再熟悉不过了。
  只不过,以前的颜若曦,大多数都是接触到旁人鄙夷的目光,今日的颜若曦……接触到的目光,大多是疑惑,当然,也不乏鄙夷。
  只是没有人会傻到在皇帝面前,对颜若曦这个“正得圣宠”的人,露出什么不满的表情。
  “臣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这么多次进宫觐见,颜若曦早已经将礼仪做得滴水不漏,倒也一点儿差错也没有。
  “平身。”
  皇帝看着颜若曦的眼神,是说不出的欣喜和欣赏。
  “诸位爱卿,你们可知道,今年国库丰收,百姓之所以能交上如此多的粮税,全是因为,这位灵巧乡君蕙质兰心,心灵手巧,制作出了能帮助百姓收割麦子的机器!”
  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太久了,但是皇帝提到此事的时候,话语中还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欣喜和新鲜。
  正是因为此事已经过了太久了,其实京中上下的人,都知道此事跟颜若曦的关系。
  但是见皇帝兴致如此之高,众人也不敢扫了他的兴,都装出一副十分惊讶和赞赏的样子出来,齐齐看着颜若曦。
  “原来没想到啊,竟然是一位女子,做出那样精巧的东西,实在是佩服,佩服。”
  “我也是没有想到,一位女子,精通制作农具,还能于国家有所帮助,实在是大开眼界!”
  “我听说,这女子原先还是被禹王救下的妇人,原以为只是个苦命人,倒是没想到,原是个精通木活儿的!”
  颜若曦听着耳边的这些“称赞”,嘴角阵阵抽搐。
  这也太假了吧?
  反观皇帝,他好像一点儿也没觉得这些称赞声有多虚伪,反而,他似乎是很赞成这些称赞的。
  “最让朕惊讶的是,今年护城河的洪灾,之所以能够疏通洪水,让护城河边的百姓安居乐业,也减轻国库的负担,此事,也都多亏了灵巧乡君。”
  皇帝用了“多亏了”三个字,倒是让颜若曦有些受宠若惊了。
  “陛下此言,臣妇不敢居功,惶恐,实在惶恐。”
  皇帝笑了,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说道:“朕说你有功,那便是有功!”
  说完,皇帝还嫌“不过瘾”,对着底下的朝臣说道:“灵巧乡君一身技艺,不仅能发明出收割小麦的机器,而且还发明了,造纸的机器!”
  造纸的机器?
  方才虚伪夸赞颜若曦的人们突然变了一种眼神,不再像是之前那般敷衍轻蔑,眼里的惊讶和赞赏突然就多了几分真意。
  收割麦子,那也只是农人家的活儿,跟他们说到底,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是这造纸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场的人,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或多或少读过一些书的,也都知道,读书于人是多么的重要。
  之所以读书人那样稀少,也那样宝贵,一是因为造纸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花费的精力也巨大,而且成效一般。加之他们了解到的知识多于常人,他们的思想也更加符合现实,更能解决问题,这也是历代帝王都要广纳天下贤才的原因。
  所以在这个天下重视读书人,而读书人又稀有的时候,纸张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因为这造纸的机器,朕命人连夜赶制了几百万张纸张,派人送去了北风国,北风国国君感受到了东云国的诚意,命人帮助朕,疏通了落苍山下的沟渠,引走了落苍山积雪融化的雪水,护城河的洪灾,才得以纾解。”
  颜若曦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看重此事,以至于说话的时候,都有些激动难以自抑。
  “民妇不过是凑巧罢了,全是因为禹王殿下文思敏捷,忧国忧民,想出了这样的法子,民妇只是照着禹王殿下的吩咐行事。”
  颜若曦垂眸答道。
  皇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顾卿之,他正拿着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自己的儿子,他能不知道么?
  从没有学过机关术的顾卿之,绝对是不能设计出这样的造纸机。那机器就在军机处搁着,他早就去研究过了,机器外部娇小,内部充实,造出的纸张要比人造的还要光滑细腻。
  这样的东西,就是学了几十年机关术的老匠人也难以轻易地制出,别提是自己那个从未学过机关术的儿子了。
  所以,这东西不是顾卿之所做,而是颜若曦。
  “禹王慧眼识人,朕心甚慰,不过这头件的功劳,必然还是你的。”
  皇帝笑了笑,突然站了起来,看着底下的人,说道:“你们说,她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朕,要如何赏赐于她?”
  颜若曦汗颜,难不成今日非得叫她来,就是为了看着这些人讨论自己的奖赏么?
  “父皇,儿臣以为,这妇人本就是个民妇,父皇能破例将她封为乡君,已然是极大的恩赐,这次虽然又做了什么造纸机,但是赏些金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