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下山
作者:萝卜盖缺      更新:2022-05-31 14:23      字数:3140
  秋去冬来,巨剑宗山上度年如日,转瞬间到了王大力四十八岁这一年。他像一个正常的凡人老者,头上冒出了几缕白发,又如凡人那般多病,咳嗽,力不从心。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却达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踏天歌》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即将完成。
  这首歌将会和古往今来,神州大陆前面三位圣人的毕生著作一样,流芳百世,传承千古。
  顺着青石铺地的山道,一个年轻的小道士缓缓走来。
  丁长生自从拜王大力为师以后,便以圣人高徒,成为巨剑宗一员,他的身份因为王大力水涨船高,与鲜花老祖称兄道弟。他也成为了巨剑宗有史以来,年纪最小,辈分最高的祖师。
  丁长生心中有仙道,所以王大力让他入仙途,短短十四年,丁长生从一个凡人,成为武道境巅峰的修士。
  加上在王大力身边的耳濡目染,鲜花老祖甚至认为,这个小师弟将来恐怕会成为他以下的第一人,哪怕超过他,也并非没有可能。
  久而久之,不少同门弟子也都发现了丁长生那不可思议的气运,所以他们也乐意和丁长生接触,若是有了什么仙缘,或是听说有某个地方出产灵药,都会率先叫上小祖师一起。
  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已经习惯了把丁长生的气运,当成一道护身符。
  门中也有这样的传说,说小祖师哪怕擅闯天庭,也能安然无恙回来。
  这段时间,丁长生也是云游天下,见过了不少世面。
  今天是他回山的第十天,他知道师父老了,需要有人在身边伺候,所以他打算这次回山,就不离开了,直到为师父送终……
  送终!
  两个字在丁长生心里有些沉重。
  起初他认为师父也应该和他们仙道修士一样,去追长生,去争夺寿元,后来他才发现,其实师父要的不是长生,或许这就跟师父一直挂在嘴边的天命有关系。
  丁长生走到了那个熟悉的院子外面,他犹记得就是在这里,他拜了师父,走入了仙道。院子的门开着,丁长生透过篱笆的空隙,看到了里面又在院子里枯坐的王大力。
  “师父,天冷了,进屋吧。”
  王大力一个转身,看向丁长生,就在这个刹那,丁长生心头一跳,饶是他上山之前就做好了准备,但真正看到师父,才发现原来师父真的会老,比起上次离开,这次,仅有四十八岁的师父,看上去已经是一个花甲老人。
  “回来了。”王大力坐上了那石凳上。
  “这是那位帝王的诏书,弟子刚好在山下接到。”丁长生拿出一张黄娟,他知道这位帝王,是来自师父的家乡,非常珍贵,他也知道师父念念不忘,心里有一个大结需要解开。
  这就是良药!
  “放一边吧。”王大力袖袍一挥,让丁长生坐下。
  丁长生默默地坐到王大力对面,又问道:“师父,你今年还不打算下山吗?”他还有一句话,但没有说出口。
  “你在想,若是为师今年不下山,今后的机会就不多了是吧?”王大力猜出了丁长生的心思,后者默默点头。王大力长叹了一声,看着手里的黄娟:
  “是啊,我老了,今年不回去,明年恐怕就走不下山了。”
  “师父,你的意思是?”
  丁长生有些期待。
  “下山。”
  王大力默默地吐出两个字来,竟然连他都没有想到,就在做出这个决定以后,他眼前出现了家乡那个王朝的一幕幕,想起了万卷楼,王陆,应天县,科举……
  丁长生喜出望外,欣喜地站了起来,活蹦乱跳地冲进屋子里。
  “干什么去?”
  “师父不是打算下山吗,弟子给师父收拾行李。”
  王大力欣慰地笑了笑,又摇头:“现在凡间河面冰封,大地寒冬,车马不通,还是等上半月吧,届时春暖花开,我们再启程不迟。”
  “师父何须车马,弟子带你御气腾空,也省的一些路上颠簸,而且不日就能抵达。”
  “为师老了,可是经不起你的折腾,还是坐车马好,为师也好看看凡间的样子。”王大力坚持,使得丁长生又走了回来,默默地坐到对面,两只手撑着脑袋将王大力望着。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天上飞了一只白头燕,落到了王大力肩头。这只白头燕,自从王大力来到巨剑宗,就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和王大力朝夕相伴,渡过了数十个春秋。
  白头燕也成了王大力这些年唯一相伴的朋友。
  “它是来跟我道别的。”王大力好似自说自话,又好似在对丁长生解释。
  “白头,白头,你却比王某先白了头,去吧!”王大力将白头燕放飞,结束了这段渊源。白头燕飞出了天空,又盘旋了一阵,最终和王大力挥手送别。
  开春以后,官道上,靠近苏州府的地方,一辆马车缓缓驶来。
  丁长生脱下了道衣,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只为师父圆梦。
  凡间的一切,丁长生还记得,特别是他现在,没有步入第二秘境,一身凡气也没有脱去,所以看上去栩栩如生,若是不仔细还真不能分辨此人是个修士。
  王大力安静地坐在马车里面,临行前,《踏天歌》第三部分也没有完成,他叫丁长生把那些手稿带上,打算在凡间完成最后这一部分。
  “师父,咱们快到苏州府了。”
  “你来过这里?”
  丁长生笑了笑,指着官道上的一块石碑:“这不是都写着嘛,苏州府,弟子上山之前虽然不学无术,但也认识几个大字,这种凡文,比起仙家文字要容易认识的多。”
  “噢,那么为师就想考考你,道藏三千,你读了多少。”
  “就读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太难,弟子也不想学。”
  王大力在马车里默默点头:“不想学是对的,真正有大学问的,都是愚者,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马车在黄昏之前,进入了苏州府大城,这是王大力第二次来到这里,掀开车帘,看着街道两旁的建筑,与来来往往的行人,内心颇为感慨。
  想当初,他来到这里,身无分文,是何等的窘迫,却把科举当成了鱼跃龙门的机会。
  如今,他则是带着十几道诏书,是本朝帝王请来的大儒,身份高贵,不可同日而语。
  “让开!”
  进入苏州府不久,三个在街道上并肩驰骋骏马的公子哥拦住了马车的去路。丁长生目光微微一缩,就像利用一身修为震退这些不知好歹的纨绔子弟。
  这时,马车里传来王大力的声音:“长生,得饶人处且饶人,现在你需要适应这种身份,将来你返璞归真,也要经历,此刻正好磨练心智,长长经验。”
  “师父,你说的有道理,只是弟子应该怎么做?”
  “就做一个彻头侧脑的凡人,或者,是忘了自己原来的身份。”
  丁长生好似有些明悟,点了点头:“那么弟子就以凡人的力量,把他们从马上拽下来。”
  “不必,把这个拿出去,他们瞧见,自然退避三舍。”
  丁长生拿到了一张诏书,不由地心头一喜,然后看向那三个不知死活的纨绔子弟,心想在凡间这种东西,只要高高举起,别说这些纨绔,就是一些官大人也会被惊动出来吧。
  “徐兄,你看那小子好像不打算给咱们让道了。”左边那个骑马公子哥说道。
  右边那人语气瞬间锋利:“他敢!”
  有补充道:“咱们苏州府三大纨绔在此,其他人躲还来不及,敢跟咱们叫板,知道咱仨爹是谁吗?十个脑袋都不够他们砍的。”
  “张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这是什么。”丁长生丢过去一张黄娟,被中间骑马的那位公子哥抓在手上,那人脸色一变,眉头挑起。
  “放肆!”右边那人喝道,吓得不少行人百姓纷纷退开。
  “徐兄,看来这家伙今天是找死,我去让调五百甲士来,非得让他们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这时,那中间的公子哥镇定了一下,打开黄娟一看,表情瞬间凝重起来。上面的内容他并没有看清楚,只看到末尾一个鲜红印玺的轮廓。
  这是——
  传国玉玺,只有陛下手上才能拥有的那一块。
  然后他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言辞委婉,乃至哀求,还是陛下亲手撰写。那人顿时眼前一黑,重重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徐兄,徐兄。”
  另外两人相继下马,丁长生在一边乐呵呵地笑了出来:“这就吓晕了?我还有很多啊,这是去年春天的,这是三年前的几张,这是十年前的。”
  丁长生将黄娟撒了一地,焦急地两人随手拿起,忽然发现上面的印玺,面面相窥,同时一怔。印玺,陛下,大儒,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饶是不明白上面的内容,但显然,他们招惹了一个不可招惹的人物。
  “驾。”丁长生瞄了对方一眼,然后满不在乎地驾车离开。
  看到马车渐渐走远,两人张大嘴了,其中一人不顾风度,坐在了地上,紧紧盯着那马车离开的方向,语气颤抖道:“田兄,我们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