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实习医生
作者:强大的猪      更新:2022-06-21 02:21      字数:2109
  黄娟笑着,却没有再开口,而是大口大口的吃起刚上的菜肴。
  韩启铭作为协警,观察力还是不错的,自然看得出来,黄娟是单纯为了吃而吃,速度极快的吃光一盘菜,便接着吃下一盘。
  有些菜明显不是她所喜欢的,刚一入口,脸色就有些不好,但还是保持着刚才的速度继续。
  五盘菜下肚,黄娟脸上露出难受的表情,终于停了下来,她擦了擦嘴,双手揉着肚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韩启铭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表情来回应,只好尴尬的问了句:“够吗?要不再点点?”
  “不用。”黄娟摆了摆手,目光盯着桌子上还没有动过的菜,突然开口道:“我毕业就去了梁山精神病院。”
  她目光变得有些奇怪,似乎想要看清楚菜里的每一个细节,嘴里却说着毫不相干的事情。
  “我读书早,又跳过级,大学毕业也不过才20岁,那时候年轻,加上学的就是精神方面的专业,一心想要找相关的工作。
  但我毕竟年纪小,很多医院都进不去,去一些下面县城的医院,我又不愿意,最后选择了梁山精神病医院。
  那时候医院转为私人专科医院还不到两年,病人不多,医生也少,哪怕是在实习的我,也能接触到病人,并且进行诊断,当然,诊断报告还是要交给主治医生看的。
  不得不说,刚毕业就能够直接接触到临床的机会还是很少的,我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努力的表现着自己。
  就这样大约过了半年,当时带我的主治医生将我带到了武主任那。
  医院虽然大,但管理结构却很简单,5,6栋楼,也只有门诊楼和后面一栋住院楼在使用,两栋楼各有各的主任,武主任就是门诊楼的主任。
  武主任告诉我,因为我工作细心认真,打算将我调到后面住院楼上班,但那里的病人和门诊楼来看病,最多住几天院的病人不同,那里都是重病病人,一年到头都不一定有一个人痊愈离开,条件很艰苦。
  当时的我,哪里会觉得什么艰苦,门诊那些小打小闹早就不能满足我了,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后来,我便去了住院楼。
  我来医院已经大半年,其实一直没有来过这里,对这里唯一的了解就是偶尔传出的尖叫,很瘆人的那种。
  但这在精神病医院也很正常,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中只有激动。
  谈话的第二天,武主任将我交给了住院楼的主任卢俊,卢主任。
  上班第一天,卢主任亲自带着我逛了一遍住院楼,明明病人不多,却住满了整整十六层的住院楼,每个病人都是单间,彼此之间隔得很远。
  下面几个楼层还好,越往上面,病人就越少,十六层更是只住了一个病人。
  当时我很不理解这样的做法,别的不说,每天的送药,都得浪费不少的时间。我也问过卢主任,卢主任只说是为了病人们的病情着想。
  说到病情了,我一个还在实习期的小透明,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住院楼的医生和护士都不多,卢主任将整个楼层划分成了四个区,a区,b区,c区,d区,每四层楼算是一个区,我主要负责1到4层a区的病人,这区域病人最多,也是唯一一个有两名医生区域。而我,就是第三名医生。
  这里的病人虽然比门诊楼的病人严重,但我还是很快上手,唯一让我觉得不安的是,这里和门诊楼不同,我一个实习医生竟然有资格独自给病人看病开药,甚至都不需要告诉另外两个医生。
  当时,我觉得自己到了天堂,但我也很小心,不厌其烦的去询问其他两名医生,看着有病人吃了我的药有了好转,我会欣喜若狂,看到有病人吃了我的药没用,甚至更严重了,我便会细心的求教,寻找原因。
  这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当时的我如同着了魔一样,将病人当成了我的玩具,我想,哪怕有病人死在我的手上,我也肯定不会在意,只会去寻找原因,去学习交流。
  而丝毫不会有害死一个人应有的情感。
  很快,我已经在住院楼工作了一年,那样的我得到了住院楼上下的一致肯定,很快被调到了b区。
  b区的病人明显比a区更加严重,要是说a区的病人虽然幻想,但还是在和现实纠结的话,b区的病人已经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幻想之中。
  他们平时看上去很正常,甚至比a区的病人更像一个正常人,但他们对于某些点上的认知,则完全存在于幻想之中。
  比如,他们都相信鬼魂的存在。
  我不止一次看到病人对着空气说话。去明明空无一人的厕所时,总是说着抱歉的话,退到门口等待。一个人对着镜子下棋,棋路竟然完全不同。
  每个病人对鬼魂的认知也不一样,有些人习以为常,有些人担心害怕,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就是鬼魂。
  刚开始我有些害怕,经常被吓到,但这也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觉得这里比a区更能提高自己的医术。
  在我看来,住院楼这样的分区就好像游戏一样,一层层的打上去,最后打到d区,然后通关。
  我太想证明自己了,在a区渐渐养成的自信,让我诊断和确认治疗手段的时候也更加激进。
  直到有一天,我将一个病人带到了电疗室......
  那病人死了,和我想的一样,我根本没有在意他的生死,记得当时我看到心电图上的直线,只是愣了一下,然后都翻看起自己的记录。
  满脑子都是他为什么会死。
  你能够想象吗,我和他的尸体,在电疗室整整待了三天,而我打开门走出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以为我找到了原因。
  我觉得再来一次,我一定能治好他。
  更诡异的是,我真的再来了一次,我整理了所有的记录和资料,确定了治疗方案,再次从病房中将那个病人带到了电疗室,而那一次我成功了,病人恢复了一些。
  我很高兴,高兴得甚至忘记了,那病人应该在几天前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