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西线战场3
作者:排骨      更新:2022-02-12 09:29      字数:3598
  “堂兄,魏军的毒烟弹好生厉害!不过,他们只能靠到岸边才能投放,我只要特别注意,不让魏军上岸就行!”诸葛绰有气无力地说道。
  “唉!本想将魏兵放近了再打,哪知他们有此等毒物,我千万不能大意。特别是夜晚,一定不能让魏军渡河。”
  “这可难啊!”诸葛绰摇摇头说道:“夜里视线不好,若我驻一军于河岸,极易被魏军的蹶张弩所伤;就算咱们将魏军逼离对岸,他们也能随时回来。”
  诸葛绰说得很有道理,若是被魏军逼得出关交战,这就主动放弃了险要,对自己十分不利。
  诸葛攀稍一细想,很快就想到了解决之法,赶紧说道:“堂弟,我可以在每日傍晚出战,先以蹶张弩击退魏军,再趁夜于河岸拉上细细的丝线,一直拉到城头之上,再系上铃铛。如此一来,魏军若想趁夜渡河,我就能及时发现,再以蹶张弩将其击退。”
  “堂兄,这主意看似简单却非常有效!”诸葛绰正色说道:“阳平关的位置极佳,魏军只能渡河来战。既然无法将其放到城下痛击,让他们不能渡河也不错。”
  诸葛绰说罢,又与诸葛樊去往东侧,那些被熏晕的士卒多已转醒,喝了些清水后并无大碍,二将终于松了一口气。
  ……
  汉中,城外。
  两个营的魏军押着五百多辆粮车,缓缓从城北经过,褒城方向突然杀来一支汉军,其数量大约在万人左右。
  面对突然杀来的汉军,两名押粮的校尉未作抵抗就匆匆退走;与此同时,城外佯装攻城的一营魏军也匆匆退走。
  两个时辰后,又有两营魏军押着粮车前来,黄崇和张畯奉命出城袭扰,却见后方的令狐愚领着一万魏军杀来,二将稍作抵抗就退回城中。
  令狐愚担心自己退回黄金围之后,押粮的部队再被汉军截杀,只得引着兵马一路护送;当日夜间,一万四千魏军屯于汉城以东二十里休整。
  “令狐将军,咱们才押三百车粮,这就要一万多兵马护送,路上还需三日时间,等运到汉水隘口之时,这批粮草已经所剩无几,这太不划算啊!”一个校尉无奈地说道。
  “本将也没办法!”令狐愚无奈地说道:“蜀军在汉中城屯有一万多兵马,汉城也有一万多兵马,我手上一共才两万人,既攻不下汉中,也攻不下汉城,只能以重兵护送。”
  “令狐将军,咱们现在的位置……在汉中与汉城之间,若被二城的蜀军夹击,这该如何是好?”
  “我早料到蜀军会来夹击!”令狐愚冷冷地笑道:“你放心,我已通知汉水隘口的韩琮引兵前来接应,蜀军若敢杀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
  汉中。
  几个将领见到计策奏效,全都跃跃欲试,纷纷请兵出战,刘璿示意安静,然后详细介绍了此次的任务。
  “几位将军,令狐愚被我诱至汉中以西四十里,他必会在明日辰时出发,继续掩护粮队从汉城以南经过,与韩琮完成交接之后再返回石泉。此时,他另有六千兵马屯于石泉,我不宜攻之。我可趁夜出一军伏于赤板围,再伏一军于黄金围,待到令狐愚返回之时,我两围之兵合力攻之,务必吃掉这支魏军。”
  “太子,你也太高看令狐愚!”张绍不屑地说道:“哪需用二围之兵夹击?末将只引三千兵马伏于赤板围,待到令狐愚疲惫归来之时,末将定能一战将其击败!”
  “张将军,我军在汉中兵马不足,不宜太过冒险,我只能以用计为主,各部稳扎稳打,将魏军逐步分割吃掉。”刘璿说罢,很是无奈地说道:“再说了,我军的兵卒若有阵亡或重伤至残,其抚恤金高达一万铢,若有重大伤亡,咱大汉的国库很快就要耗尽!所以,诸位将军还是小心点好,否则,大汉的国库一空,很快又会发不出俸禄。”
  刘璿的话,让几个将领又好气又好笑,简直无从反驳,只得郑重地说道:“太子,你下令便是!末将定叫令狐愚有来无回!”
  刘璿点点头,正色令道:“张绍将军,你引六千兵马屯于赤板围;待到令狐愚退来之时,他为保自己的粮道畅通,很可能引兵来攻;届时,你可以炸弹击之,再大声鼓噪惊其心,待其东退去之时可尾随追赶,然后与我黄金围之兵合力夹击。”
  张绍领命而出,刘璿又令道:“黄将军,张将军,你二将引八千兵马屯于黄金围,等到令狐愚退来,务必阻其归路,与张绍将军合力歼之,然后速速退回汉中。”
  二将领命而出,诸葛瑾疑惑地问道:“太子,我若击败令狐愚的兵马,何不速速去往石泉?就算我不能攻克石泉,也可屯兵于山谷小道。如此一来,我截断魏军之粮道就轻而易举。”
  “诸葛将军,刚开始时,我也是这种打算。”刘璿看了看钟会,然后肯定地说道:“若是这样,对我反而不利!诸葛将军,子午道仍有司马懿的押粮大军,若他们与石泉的魏军汇合向我杀来,我凭着小道之利确实能守住;但是,若韩琮再引兵再杀来,我屯于小道的兵马必被两路夹击,而且我也有断粮之险。”
  “太子,你多虑了吧?”诸葛融不解地问道:“若韩琮引兵杀向黄金围,这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我可以调集汉城之兵尾随追击,再与小道之兵夹击,必能一举吃掉韩琮,如此一来,阳平关的羊祜必然无粮溃散。”
  “诸葛将军,这确实有可能成功,但风险实在太大了!”刘璿摇摇头,谨慎地说道:“我在汉中兵马不足,稍有不慎,我回援的三万兵马就会遭到重创;若是如此,我再也无力断魏军之粮道,就算能守住汉中诸城和阳平关,要想击退魏军,这就只能寄望于关中的战局,这实在太过冒险。”
  诸葛融还想劝说,诸葛瑾正色说:“融儿,我在汉中兵力不足,确实不宜冒险急进;魏军补给线太长,还是仿照太子的计策,稳扎稳打更加妥当。”
  ……
  次日傍晚,关中,泾河西岸。
  汉军后退两百多步,然后架起投石车,炸弹和石头正好落在州泰的防御工事内,因为投掷距离不足,对岸的魏军却无法用投石车加以还击。
  对岸的硝烟还未散尽,两个营的汉军在木盾的掩护下缓缓淌过河,州泰亲自领兵前来阻截,很快就将渡河的汉军击退。
  “州将军,蜀军今夜很可能偷偷过河,我得小心应对才是!”一个校尉满脸忧虑地说道。
  “不必了!”州泰冷冷地望着泾河西岸:“我得做好撤退的准备,务必抢在蜀军之前撤往华阴!”
  “州将军,这……太傅命我死守泾河,我已击退渡河的蜀军,何故擅自退走?如此违反军令,太傅若是追究起来,恐怕……”
  “太傅的心里只有仇恨,他们已经看不清当前的局势!”州泰无奈地说道:“若我没猜错,蜀军刚刚渡河之时,很可有一队兵马偷偷去了上游,或许还有一队兵马已在渭水之上。”
  “报……州将军:蜀将罗蒙、丁奉以五百木筏从下游渡河,已入渭水,贾充将军正引兵沿河追赶!”
  “立刻通知司马辅、司马翼,请二人引粮队速至灞河浮桥,就说这是太傅的命令,快!”
  州泰令罢,他的面色有些难看,又对身边的校尉说道:“我在泾阳只有一万兵马,你与秦将军各引一营兵马,退往灞河以东的渭水浮桥坚守,阻止蜀军的木筏去往华阴,绝对不许有失;句将军,你引一营兵马死守河岸,虚张声势,尽量阻止蜀军渡河!”
  州泰说罢,几个校尉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奉命而行。
  半个时辰后,罗蒙、丁奉引兵进入渭水的消息传至子口,司马懿终于意识到不妙,赶紧问道:“司马辅、司马翼在何处?”
  司马敏犹豫片刻,赶紧说道:“二哥,他们……昨日卸下一批粮草后返回潼关,此刻应该还在灞河,也可能在渭南,也可能……”
  “传令,令二人引兵去往灞水浮桥,务必死守;司马晃、司马瑰,你二人引五千精兵驻于渭水南岸,阴挡这支蜀军南下长安!”
  “二哥,若是两位贤侄带走五千兵马,子口就只剩五千,这……恐怕……”
  “还有张特和石苞驻于丰水,蜀军没那么快赶到子口。”司马懿看看地图后正色说道:“蜀军在丰水只是虚兵,蜀军的主力在泾河,一定在泾河!泾河长达一百多里,蜀军既然能分一军从渭水渡河,必能分一军从上游渡河,州泰和贾充定不能挡!”
  司马懿说到这里,几乎是发狂般地大吼道:“速速传令,令州泰引军退往华阴,务必守住渭水上的浮桥,不许渭北的蜀军渡过渭水;再给贾充传令,令他引一军退往灞河,这是我大军唯一的退路和粮道,绝对不能有失;给张特传令,令他引一万兵马回援子口,再令石苞死守丰水,力阻蜀军渡河!”
  “报……太傅,贾充正引一万兵马,与司马辅、司马翼二将抵达灞河浮桥,正与蜀军罗蒙、丁奉所部对峙。”
  “太傅,这……信使才刚刚出发,此刻的贾充应该在泾阳,他怎会突然出现在灞河?”司马敏奇怪地问道。
  司马懿看了看朱灵和司马望,长叹口气后说道:“我确实轻敌了!幸得贾充提前赶到浮桥截住蜀军!否则,蜀军若是破坏了灞河的浮桥,我后路和粮道难保也!”
  “太傅,这支蜀军乘木筏前来,他们若破不了灞河的浮桥,极有可能在长安附近登岸,司马晃和司马瑰少经战阵,恐不能挡。”朱灵说罢,郑重地请命道:“太傅,此时的子口西、北两面受敌,末将请领一军去长安附近御敌,力保子口无忧!”
  “朱将军,我在子口仅剩五千兵马,已有司马晃、司马瑰前去长安御敌,你若再引兵前去,子口岂不空虚?”
  朱灵没有回答司马敏的话,继续向司马懿请命:“太傅,蜀很可能在长安附近登岸!若司马晃、司马瑰不能阻住蜀军,蜀军将源源不断从长安方向南下子口,不可不察啊!”
  “不错,朱将军言之有理!”司马懿郑重地说道:“朱将军,子口的五千兵马,我全部给你!你与司马晃、司马瑰二将紧密配合,必须保证渭水不失!不许一个蜀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