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西线战场4
作者:排骨      更新:2022-02-12 09:29      字数:3804
  前不久,司马懿刚刚来到关中时,他将主力置于泾河、渭水和丰水一线布防,与汉军对峙一段时间后,他看准时机,突然从子口突袭汉中,逼迫诸葛恪从大散关全师回援。
  在这之后,司马懿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汉中和阳平关一线,他共计投入十万精锐和三万押粮大军,希望一举攻破阳平关,再做出直进成都之势,逼迫东线的姜维和中路的陆逊回师救援。
  然而,刘璿、钟会和诸葛瞻及时引兵赶到汉中,在坚守汉中、汉城、乐城和阳平关的同时,再令诸葛恪重返关中,缓缓进兵至泾河与丰水,直接威胁着魏军的大后方,司马懿却忽略了重要位置的防御。
  在关中平原,泾河、灞河呈南北流向,与东西走向的渭水交汇,长安城就位于这个“十字路口”的西南侧;也就是说,长安既在渭水的南岸,也在灞河的西岸。而子口,就位于长安城以南六十里左右。
  在长安附近,魏军为了行军和运粮的方便,一共搭建了两座浮桥:第一座浮桥位于灞河之上,有了这座浮桥,魏军的粮队可从潼关出发,沿着渭水南岸经华阴到达灞河,再通过这座浮桥去往子口;也就是说,这座浮桥是魏军重要的粮道和退兵路线。
  第二座浮桥在渭水之上,它位于泾河、灞水与渭水交汇的“十字路口”东侧;在魏军也缺少战船和木筏的情况下,这条浮桥既是渭北的泾阳与子口的行军通道,也是阻挡汉军木筏东渡的一条障碍。
  趁着魏军在泾河的防御出现漏洞,罗蒙、丁奉二将奉诸葛恪之令,引着五千步卒乘木筏顺着泾河而下,本欲破坏灞河上的浮桥,再破坏渭水上的浮桥,打通水道后直扑华阴和潼关,却遭到贾充所部的顽强抵抗。
  木筏不同于战船,它行驶缓慢,而且防御力极弱;木筏上的兵卒,基本就是岸边或浮桥上魏军的活靶;贾充引兵来阻之时,又逢司马辅、司马翼引兵来援,罗蒙、丁奉二将既无法东去,也无法顺着灞河南下,只得引兵返回渭水,西行几里后在长安城的北侧登岸。
  此时,朱灵、司马晃、司马瑰率领的一万兵马还未赶到,罗蒙和丁奉却在争执不休。
  “罗将军,我军周鲂、胡综所部正在丰水西岸,我既然已在此处登岸,可以立刻南下,迅速绕到张特和石苞身后;这样一来,魏军必然生乱,周鲂和胡综就能顺利渡河,直接威胁子口。”
  “丁将军,此举太过冒险啊!”罗蒙摇摇头说道:“丁将军,子口距离丰水不过三十里,我若迂回到张特之后,实际上就身处张特和子口魏军的包围之中!若周鲂和胡综渡河受阻,我就孤立无援,定遭惨败;再者,贾充极有可能渡过灞水,再从长安城南侧迂回过来,若咱的木筏被魏军抢走,咱们死路一条了。所以,我还是兵进长安更好。”
  “可是……咱们既没能破坏渭水的浮桥东去华阴,也没能破坏灞河浮桥,这……咱们在渭南登岸有何用?难道只想占领长安?占领了长安又有何用?”
  “丁将军,你稍安勿躁!”罗蒙慢吞吞地说道:“司马懿的大军分散在丰水、子口、泾河一线,也有两万兵马在潼关运粮,可谓到处都是魏军;可怜啊,咱们手上才五千兵马,随便哪一路的魏军都啃不动!既然如此,咱们哪一路都不啃,就屯兵于长安,时刻威胁子口和丰水,将魏军给吸引过来,又能保自己无忧,这样岂不更好?”
  丁奉仍然在犹豫,罗蒙接着说道:“丁将军,诸葛将军令我率军至渭水,其目的只是撕开泾河的防御缺口,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实在不宜以身犯险啊!”
  “罗将军,话是如此,只是……若我屯于长安,这些木筏又咋办?长安城距离渭水十几里,咱不可能把木筏抬到城中吧?若被魏军抢走,就太不划算了!”
  丁奉的话其实很有道理:此时,东去华阴或南去灞水是顺水而行,一人就能操纵木筏前行;若要将木筏划回泾河,绝非一人之力可行。因此,若想保住这批筏,至少需要两千兵卒,能屯于长安的就只有三千人。
  在战船或木筏的操控方面,罗蒙自然比不过丁奉。
  丁奉分析一番后,罗蒙咬牙说道:“三千就三千!守住长安足矣!咱派人把木筏划回去,还可继续运粮草或援兵前来,岂不两全其美?”
  “罗将军,你……为何老想着驻兵长安?”丁奉不解地问道:“长安就在司马懿的嘴边,他宁可在子口扎寨也不愿屯兵长安,咱们兵进长安到底有何用?就为了把自己当成诱饵?”
  “丁将军,你基本说对了,我正是此意!”罗蒙呵呵笑道:“司马懿的目标是汉中和阳平关,他之所以驻兵子口,这只是方便指挥罢了。咱们渡过泾河之前,长安城对于司马懿来说可有可无,咱们已经渡河,这就完全不同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咱不就在司马懿的卧榻之侧?”
  “报……罗将军,丁将军:朱灵、司马晃、司马瑰引兵向我杀来,兵力大约一万,距我还有二十里!”
  “丁将军,丁将军!”罗蒙正色说道:“魏军已经杀来,你还敢去袭张特否?若是行动迅速,咱还能进入长安城,若再拖延片刻,咱只能乘木筏退回喽!”
  “罢了,罢了,诱饵就诱饵!”丁奉把心一横,咬牙对丁封说道:“为兄决定与罗将军做一次诱饵,咱的粮草只够三日所需,你引兵两千,将木筏划回泾阳西岸,向诸葛将军请求一批援兵和粮草!”
  丁封有些犹豫,罗蒙呵呵笑道:“丁将军,你就放心吧!只要本将活着,定保你兄长无恙,哈哈哈!你可放心地携筏返回,速速向诸葛将军禀报,哈哈哈!”
  丁奉下定了决心留在长安,丁封不敢再作迟疑,立刻引着兵马返回泾阳西岸。
  州泰确实没有说错:汉军佯装渡河之时,罗蒙和丁奉乘木筏去往下游,张承、吕翼二将则引着五千兵马逆河而上;然而,州泰早有所谓料,这二将被对岸的魏军死死盯住,很难在水浅的地方渡河。
  吕翼,前云南太守吕凯的族弟,吕凯被当地的土著杀死后,其子吕祥就是由吕翼养大成人;今年年初,汉军北伐的前夕,吕翼与罗蒙、王伉、阎宇等人请命北伐,自然获得刘闪的应允。
  “张将军,州泰把咱们盯得太死,始终无法渡河,你看咋办?”吕翼无奈地说道:“咱还没立过军功,好不容易领兵至此,若是无功而返,岂不可惜?”
  “吕将军,你想多了!”张承不屑地说道:“咱这一路不过是虚兵,只为撕开魏军的泾河防线,能拖住州泰就是大功一件,哪轮得到咱们首先渡河?”
  “张将军,此话当真?”吕翼半信半疑地问道:“莫非……咱们引开州泰,就为了让朱然和施绩过河?”
  张承并未否定,吕翼愤愤地说道:“好你个诸葛恪!任人唯亲是吧?果然对吴国的旧部多有照顾!哼!”
  “吕将军,你又想多了!”张承仍旧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也是吴国旧将,他诸葛恪也没有多多照顾我啊?依我看来,留在泾阳的朱然也是虚兵,罗蒙和丁奉才是主攻!若我没猜错,这二将引着木筏去灞水之时,吴班已在长安登岸!”
  吕翼半信半疑地盯着张承,张承自信地笑道:“吕将军,你就放心吧!大战在即,诸葛将军也想将功补过,他不会有私心,更不会照顾吴国旧将;咱们就在此地安心扎寨,继续拖住州泰就行。”
  此时,张承也没有说错:诸葛恪奉刘璿之命重返关中,奉命主攻泾河,他利用自己兵马众多的优势,佯装多路渡河,张承、丁奉、朱然这三路兵马可能都是虚兵,或许,诸葛恪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一路能够成事。
  丁封引着木筏刚刚离开长安,吴班又引着五百木筏靠在渭水岸边,三千汉军赶在朱灵之前,抢迁进入长安城中。
  “卧槽!你俩这是……想截胡不成?”吴班不解地问道:“你们不是去了灞水,怎会在长安城中?”
  “吴将军,这不能怪咱俩啊!”罗蒙神秘地笑道:“诸葛将军的本意,是令我将子口的魏军诱至灞水,由你兵进长安。奈何诸葛将军料敌失误了!唉!诸葛将军没料到司马辅、司马翼抢先赶到灞水浮桥,也没料到贾充分兵守住了渭水浮桥,咱俩无路可去,又不想无功而返,就到长安玩玩喽!”
  罗蒙这么一说,丁奉总算明白了诸葛恪的本意,对罗蒙进兵长安的部署佩服不已,稍一细想后猜测道:“吴将军,咱俩并未截胡,你也不过是诱饵!诸葛将军真正的主攻方向,恐怕还是在泾阳吧!”
  “卧槽!”罗蒙暗叫不好,怏怏地说道:“丁将军说得对!咱们都是诱饵!诸葛将军不是派了张承和吕翼去往上游?咱们已经诱来子口的魏军,又诱来部分泾阳的魏军,此时最空虚的就是泾阳!唉!还是让朱然和施绩父子捡了便宜!说不定,他们已经攻下泾阳,我大军正在全力渡河!”
  “罢了!”吴班怏怏地说道:“呆在长安也不错!我就喜欢看朱灵攻城不克,吹胡子瞪眼的模样!再说了,就算让朱然和施绩渡了河,他们又能抓到几个俘虏?若我没猜错,州泰若知泾阳失守,他必不会来战,而会退往渭水浮桥,或是直接退往华阴。”
  “报……几位将军:魏将朱灵、张特、司马晃、司马瑰已至城下,总量约一万五千人,已将我四面围住!”
  “不怕不怕!他们远道而来,没有攻城装备,不怕,哈哈哈!我就说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只要长安在我手中,司马在子口就三面受敌!”罗蒙哈哈笑道:“若是朱然再破了泾阳,我渭北的大军就可长驱直入,迅速威胁华阴和潼关,司马懿既有远虑又有近忧,看他如何破解!”
  “破解?还能咋解?”吴班哈哈笑道:“我军的周鲂、胡综威胁着子口以西,咱们屯于子口以北,若诸葛将军再引兵攻破灞水浮桥,司马懿就再无退路,若要破解……他……恐怕只能去往汉中了!”
  “吴将军,他去汉中不是送死吗?他那把老骨头,说不定没到汉中,就已经在子午道累散架啦!”丁奉大笑道,很快就收起笑容:“不过,司马懿应该不傻。若我是他,必会在灞水和华阴未失之前,毫不犹豫地壮士断腕,迅速放弃子口撤往潼关。”
  “他这不是断腕,而是断头!”罗蒙摸摸丁奉的脖子,又指指他的手腕说道:“司马懿往汉中扔了十三万大军,他若放弃子口,就相当于丢下了这支兵马,他这分明就是断头,哪是断腕这么简单啊!”
  几将谈笑间,魏军不停地调集兵马围城,另有信使飞报子口,希望调来足够的攻坚装备,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