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心为你
作者:绝漳      更新:2022-06-11 07:46      字数:3638
  紫禁城里已是一片缟素。
  琬华虽然经常来宫里给德妃请安, 或者有时来探望二姑佟佳氏, 但此时看到宫中的景象却不由觉得有些陌生——不仅宫灯廊桥、树木花卉全都披上了白麻白纱, 就连天地之间都是满目雪白, 往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琉璃瓦此时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
  自从康熙灵柩从畅春园运回紫禁城,这几日众人都在乾清宫为康熙守灵祭奠。到了头七, 按照旧例康熙梓宫被运往紫禁城外北部的景山寿皇殿内暂时安置。次日, 胤禛登基, 以明年为雍正元年。
  琬华现在住景仁宫, 离德妃的永和宫倒是不远。德妃最近感了风寒, 身体不适,加上她自己不愿去慈宁宫住,因此一直住在这里。
  “你知道老十四回来了吗?”德妃抓住琬华的手道:“我知道他已经回来了,可他还没来宫里就被他四哥软禁起来了。”
  琬华扶着她倚坐在炕上,接过丫鬟递来的汤药,喂她慢慢喝,说道:“臣妾听说十四弟一回来就直奔寿皇殿去拜谒皇阿玛灵柩。当时,胤禛……皇上也在那里,他对皇上的态度比较过激……”
  德妃叹了口气, 推开药碗:“老十四心里有些怨气,那是他在怨他自己。他皇阿玛器重他,给他军权, 安排他驻军西北要地, 他也一直兢兢业业。可是在他皇阿玛病重之时, 他却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德妃擦着眼泪, 继续道:“天人永隔,你说他怎么可能舒心。我听说,是皇上跟前的侍卫拉锡先冲撞了他,他才发火儿的。”
  琬华暗自翻了个白眼,耐心地道:“是十四弟见到皇上时没有礼数,僵持了一会儿,然后皇上的侍卫拉锡让他给皇上行礼,谁知他顿时发怒了,在灵堂闹了一场,皇上自然会生气。”
  “你是老四的福晋,自然是向着老四说话了。”德妃哽咽了一下道:“老十四心气儿高,但他是个好孩子,从没有坏心眼,直来直去的……”
  这时候有丫鬟进来,低着头道:“娘娘,奴才刚刚得到消息,皇上削了十四阿哥的爵位,降为固山贝子了。”
  “什么?”德妃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她转向琬华道:“老四想做什么?老十四可是他的亲弟弟,爵位都是他皇阿玛封给他的,老四怎么能说削就削呢?他连兄弟之情都不顾了吗?”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额娘别着急,”琬华安慰道:“皇上也是一时气愤,过段时间气消了就好了。额娘刚才说十四弟是直来直去的性格,皇上其实也是。只不过皇上现在是九五之尊,最起码的威严是要有的。如果十四弟来额娘这儿,额娘不妨也劝劝他,让他给皇上诚心道个歉,我想他们之间的嫌隙会很容易解开的。”
  德妃叹气道:“你说得不无道理。他们两兄弟,对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兄弟阋墙啊。等皇上闲暇时,你也劝劝他,让他别再生老十四的气。老十四也确实有些不懂事。”
  “我会的,额娘放心吧。”琬华道:“时辰不早了,额娘早些歇息。”
  两天后,十三福晋兆佳氏进宫来给德妃请安,琬华很高兴,顺便留她在景仁宫用午膳。
  “还没来得及恭喜十三弟晋封怡亲王。”琬华拉着兆佳氏在炕上坐下,拍着她的手背道:“有十三弟帮皇上排忧解难分担事务,这是皇上的福气。”
  兆佳氏连忙道:“姐姐可别这么说,有皇上如此照顾,是十三的福气。这些年闷在府里,多亏了皇上和姐姐的照料,他也是憋了一股劲儿,皇上给他分派事务,他别提多高兴了。”
  “妹妹见外了。”琬华微笑道:“十三弟是个做实事的人,皇上欣赏也需要这种人才。以后的日子还长,最重要的,你和十三弟都要好好保养身体。今年冬天格外冷,要太医好好瞧瞧十三的膝关节,需要什么药材只管对太医院或者内务府言语。府里如今也需修缮一番,特别是各房的暖阁;等开春了,再按规格扩建。这些事儿你都不用劳心,内务府会承办的,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派人去了。”
  兆佳氏点点头,笑道:“昨天内务府接二连三送去许多东西,各种各样的,我正没有头绪来着。姐姐一说我明白了。”
  俩人又说了半天体己话,兆佳氏这才告辞。
  傍晚,琬华照例去永和宫看望德妃,不一会儿,胤禛也到了。
  很自然地,德妃谈起了老十四。只是无论她说什么,胤禛都只沉默听着,既不分辩也不争吵。直到德妃说了削爵的事,让他收回成命,至少要恢复老十四的贝勒爵。
  “你登基没几天,封了这个做亲王,赏了那个当郡王,就连一些远枝宗亲都被你赐了更高的爵位。怎么到了老十四这儿,你却削了他的爵——他可是你的亲弟弟啊!你就这么容不下他?”德妃说着说着又开始掉眼泪,原本就感冒了,这下又喘又咳。
  “额娘,您别急。”琬华抚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儿,接过丫鬟递来的瓷杯:“快喝点儿水。”
  德妃只看着胤禛道:“你现在是皇上了,我的话你也听不进去,可你不怕其他众人说你不惜手足薄情寡义么?”
  胤禛终于被气笑了,他摇摇头,压下怒气道:“明眼人自然瞧得清楚,是谁不把他的皇兄放在眼里,是谁不讲丁点兄弟之情的?我视他如手足,他却视我如仇寇。”
  “那不是老十四的本意。”德妃连忙道:“他那是昏了头……老十四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你让他进宫来,我劝劝他,让他给你赔礼道歉,我的话他还是听的。别软禁他了,他离开北京这么久,我这个做额娘的难得瞧他一回……”德妃哽咽了几声,擦了擦眼泪。
  琬华握了握胤禛的手,端起放温的汤药。
  胤禛看着琬华喂德妃喝药,最终面色阴沉地道:“可以。”
  俩人一起离开永和宫,路上好一会儿都沉默不语。
  地上原本的积雪被扫在了墙边,雪花从天空落下,在石板上铺了薄薄的一层。琬华弃了软轿,鹿皮靴子踩在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音。
  胤禛见状,也不乘轿,与她并肩而行。
  “你瞧这雪落在地上都不会融化,可见气温很低。”琬华拢了拢狐裘领子道。
  见她的头发上落了些雪花,胤禛帮她戴上兜帽,把她的右手攥在手心里:“出门也不知道拿个手炉。”
  “天气越冷,我越不喜欢用那个。还不如戴手套或者把手拢在袖子里暖和。”
  “手套呢?”
  “丫鬟拿着呢。我这会儿不想戴。”说着,她轻轻挠了挠胤禛的手心。
  胤禛一直拉着她,回到景仁宫。
  “我这两天太忙,没顾上你。”在暖炕上坐下,他端起热茶喝了一口:“你自己多注意保暖,别感了风寒。”
  琬华接过丫鬟递来的手炉抱在怀里,微微一笑道:“我省得。你忙你的,别担心我。”
  胤禛放下茶碗,轻叹了口气:“额娘那儿,我知道你最近劳身又劳心,辛苦你了。”
  “瞧你说的什么话。”琬华嗔了他一眼:“这是我分内的事。再说,也谈不上辛苦。只是额娘感冒伤风总不见好,我心里不免着急。”
  “她是心病。这我知道。”胤禛蹙了蹙眉:“我已经答应她给老十四解禁。如果老十四懂点儿事,他应该知道要怎么做。”
  琬华思索着道:“十四这些年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军中,难免染上些军中习气,再者他原本就有些偏执——于是,遇事脑子不转弯,行动蛮横,心高气傲,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他之前因为十三同你闹翻……”
  胤禛打断她道:“他可不是单纯为了老十三。你应该知道。”
  “嗯。他想争那个位子。可他现在输了,心里自然有怨气。再加上你收回了他的军权,他那种性格,会觉得自己很窝囊。所以他的怨气不单纯是因为你而发,也是因为他自己。还记得当年,他清清楚楚跟你说他要争一争的话。他不懂为什么你看起来与世无争无所作为,最后却赢了。这就像,卯足了劲儿想硬碰硬打一架,最后却发现所有力气都打在了棉花上,而被他当做对手的你,坐在椅上动都未动,甚至从没将他放在眼里。现在,存在他心里的,与其说是怨气,不如说是委屈。”琬华握住他的手说:“我从来不信,他对你的兄弟之情,会消泯无踪。回想起来,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有你和十三的身影陪伴着他,这会是他心中的烙印,不可磨灭。”
  胤禛怔忡片刻,嗤笑一声:“你这是在用你自己的性格来推测老十四。你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却不见得是。更何况,有的人面对权力的诱惑时,心性会发生难以预料的扭曲。我不知道在军中这些年他究竟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但我从来不会惯他的臭毛病。”
  琬华略微沉吟:“我想,额娘也劝不动他的。额娘爱他心疼他,但额娘也是爱你的,他清楚这一点。额娘越劝他,说不定越会把他的牛脾气劝出来。但有个人可以。”
  胤禛瞥了她一眼:“我现在一大摊子的事儿,可没工夫理他这茬儿。他如果还要找不自在,吃亏的是他自己。”
  “额娘的心病好了,身体也就跟着会好。”琬华望着他说:“她只盼望你们能和和睦睦的。”
  “你刚才说‘有个人可以’——你是指老十三?”
  “不然呢?”琬华扬了扬唇角:“今儿十三福晋来过。我让十三福晋帮我给十三带了几句话。”
  “你……”
  “跟你没关系。我只说这是我的请求,这会儿,十三如果有空,应该去了十四府里。放心,十三他知道该怎么说,他一心都是为你。”琬华语气平静。
  “你……真是的。”胤禛皱眉,嗔怪道:“自作主张。”
  “你事务繁忙,总不想还有个亲弟弟偏要这时候给你添堵不是?”琬华拍拍他的手背:“你是皇上,又不可能做出让步。这种活儿,自然就需要老十三这个吃香的发挥润滑油的作用以他个人名义去干了呗。”
  “哼,我忙去了。”胤禛又喝了口茶,起身嘟噜了一句:“尽给我整事儿。”
  见他掀帘出去,琬华抿嘴一笑,拿起瓷杯。
  片刻,帘子又被掀开了,胤禛探头进来:“我今晚过来歇息,养心殿半夜凉飕飕的。”
  “噗——”一口水刚喝进嘴里就被她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