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卦象二
作者:城雁      更新:2021-01-17 17:51      字数:2911
  且说公孙羽脚不点地的冲向荣宁侯府,可喜裴度正在家中,经过门房通报,由侯府下人领路,到了会客小花厅,顺利见到了荣宁侯。
  落了座,来不及看茶,公孙羽就迫不及待的,把事情一股脑儿说了,就连章太帧的话,也都不曾落掉,一五一十的,也都说了,末了,还下了个结论。
  “这些文官儿,就爱说些云山雾罩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说我们,便也罢了,不过就想搂些钱财,往常捏的名目,难道还少了,如今,不知怎的,把侯爷也扯上了?”
  荣宁侯放下手中的茶碗,沉吟半响,他已听明白了弦外之音,什么勾结海盗,不过就是个名目,实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荣宁侯裴度,不愧是在皇城堆里爬过的人,官场里,为了权势和金钱,勾心斗角、架桥拨火,甚么阵仗没见过,什么上峰官府查封的,不过就是那个在金銮殿里,威风凛凛当帝王的那个人的意思。
  归总了说,大约是和自己的家族有关吧!他家的荣宁侯爵位,还是在先祖帮着朝廷平定叛乱时所封的,同时,又得了临西节度使的职务。近百年来,裴家几代人都担任临西节度使,镇守西部。
  说起节度使这一职务,先前只是朝廷委派的官职,可是,自从有边境节度使叛乱以来,各地百废待兴,对于各封疆大吏,已渐渐失去了节制的能力,造成各级节度使世代交替,几乎是已经形成了世袭罔替的地步。
  这样一来,节度使的权利,几乎已等同于各诸侯王。
  历届的帝王,时常拿诸侯做大,尾大不掉做文章,无非是想削藩,削落诸侯的权益,如今的朝廷,自然以安史之乱为鉴,他们削藩的目的,不仅想消除诸侯王的权利,而且,也想消除各节度使的权利。
  只是,各节度使的势力,已日益做大,多少在各地隐约形成割据的实力,当然,明面上,依然归朝廷节制,而朝廷上的人,也不敢逼迫的过紧,以免节外生枝。
  裴家负责镇守西南方,现今的节度使,由裴度的父亲裴塬担任,可是其父因常年要负责附近各地的治安,怕中途横生枝节,就让裴度袭了爵,自己倒一门心思的扑在了西南疆的事务上。
  裴度对政务一向不大热衷,倒是对经商有兴致。这个兴趣,本来倒也可让朝中少了几分忌惮,可是,在这几年里,由于海外经商的成功,他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就算在富甲天下的杭城里,他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大户。
  这样雄厚的财力,加上临西节度使的政权,那个远坐高堂的帝王,大约是对他们裴家,产生了忌惮的想法。
  抄家,不过是个幌子,实则是敲山震虎,做给他荣宁侯看的,谁让公孙羽他们到荣宁侯府,走得那么的勤块。
  这里头的道理,县令懂,荣宁侯自然很快就能悟到其中的利害。只不过,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都不便明言,这官场中的浑水,自是比商场里的浑水要更深。
  公孙羽家历代经商,祖上少有做官的,这里面的门道,他自然无法深谙。
  于是,裴度喝了口茶,又放下,然后说:“事已至此,徒叹奈何,我这里,还有些银子,公孙兄若不嫌弃,我这就派人送了些到贵岳丈的府上。”
  说起这事的内幕,裴度和章太帧虽猜的到缘由,但那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就不是那么的清楚了。
  这起头的缘由,总归由帝王引起的。
  但推波助澜的,则是帝王身边的太监总管池琳。
  人间的帝王,虽富有四海、权倾天下。可也无法事事随心所欲,就拿用钱来说吧,就算国库充盈,可那大都为公帑,轻易动用不得。而帝王,自有份例钱,数额虽大,但帝王家的排场也大,开销自然也大。
  若加上宠妃也奢华无度,就算手握天下权势的帝王,难免也要捉襟见肘。如今在位的帝王李冒,本身就讲求奢侈,在钱财的用度上,一向散漫无度。
  可是,无论是内务府的皇族,还是朝堂上掌管钱财的户部,都将钱财看的甚紧,李冒一时也无法随意挪为私用。
  这样,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难免也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这世上,虽然缺钱的不少,但对帝王拍马屁的,却永远不会欠缺,帝王家的内宫太监总管池琳,就是这不会欠缺的人,且还算得上不是个省油的灯,早算好了计谋,在适当的某一天,他瞅准了机会,很是说动了帝王。
  他的法子是,如今的节度使,政经权一把抓,大都富甲一方,何不找些由头,让他们将钱物作为节礼,直接进贡给帝王,这样,这些节礼,作为礼物,户部和内务府,自然就不便收入官中。
  这样,帝王的腰包,自然而然的就鼓了起来。
  末了,商议的结果是,这两下里都很欢喜。
  李冒找到了搂钱的机会,而那个总管,得了个当钦差的机会,也顺便揩了点油水,想起杭城,如今的油水最多,当下先找到了杭城的县令大人,逼着他大清早的做了抄家的勾当。
  帝王和总管,最后终于得偿所愿。
  事后,觉的风向不对,荣宁侯先孝敬了一半的家产给帝王,其他的公侯家,听了风声,也都纷纷效仿,各界纷纷上贡部分的家产,于是乎,帝王的私房钱,也算的上很丰盈,总算有了那种很有钱的感觉。
  当然,裴度却很是心痛,公孙羽心痛更盛,多年的心血,却付之东流,虽然裴度后来送了些银钱给他,也算稍稍安慰那失落的心灵,但不管怎么说,又怎比得上家产殷实的繁盛时期。
  告别了侯府,公孙羽捶胸顿足的往住在郊外的岳丈家走去,途经贾半仙的摊位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算卦的,怎的话只说到一半,若他能提早算出结果,那他还可早点转移资产到岳丈家。
  而今,身无分文,哪有什么脸面见岳丈,还不知他是否会如训斥镖局伙计般的教训他。
  于是,他窜到贾半仙的摊位前,气势汹汹的拽住他的衣领,目次欲裂的道:“贾半仙,你算的好卦,说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说什么无妨、无妨的!而今是山穷水尽,怎会无妨?”
  街面上的人,大都认得他,他家遭遇的事,也早就传开了,如今见他如此迁怒于算卦的,顿时想笑又不敢笑,只得上前来劝和。
  那贾半仙见人多集拢过来,怕坏了自家的名头,忙扯着嗓子叫道:“员外,有话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的卦,再无不准的,这卦,不要钱,不要钱的!”
  公孙羽毕竟是个商贾,并非武人,真要斗殴,他也未必是那算卦的对手。想到此节,他恨恨的收回手,扬长而去。
  其岳丈叶镖师现开着远风镖局,年纪虽大,依旧健朗。他本有一子一女,历来子承父业,偏偏其子叶松喜文不尚武,现如今,在京城里和朋友合开了一处书院。倒是其女叶菱,即公孙羽的夫人,自小倒学了一身的武艺。
  叶镖师见了他,并没有如他所想的,给他甩脸子,而是和颜悦色道,“贤婿,你来的正好,前些时日,我的一些江湖朋友,正约着我到各处山川走走,这一去,大约要好些年头,我想着这个镖局无人看管,因而犹豫不决,而今,就交给你们吧,实在看不过来,就盘给别人也可,反正,我也不想多管了。”
  公孙羽有些懵逼了。
  岳丈家的财帛,和他家本就不相上下,如今这话一说,算是已让他们全权处置,公孙羽呆了呆,顾不得欢喜,只想到的是贾半仙的那几句箴言,果然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咦,那半老头的卦,算的倒准。
  过了几日,稍微了解了镖局的事务,公孙羽夫妇就到渡口处送了叶镖师起航。
  回来经过街道时,公孙羽先让夫人回镖局,自己则特地绕到贾半仙的摊位前,贾半仙远远看着他,正思量要不要收摊回家,甚而,若他纠缠的狠了,是不是该挪个摊位避避风声。
  然而,他看到公孙羽堆起笑容,顿时安心坐下,静观其变,那公孙羽走到他面前,拱手作揖,赔礼道:“半仙,你的卦,倒也是准的,先前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贾半仙闻言,长舒了口气,至此,其名声,声名远播,名头更响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