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承流      更新:2021-06-11 16:12      字数:3440
  那豪爽之人见奔命疑惑的看着他,又哈哈一笑,说道:“我便是那杀权贵的洛阳北部尉曹操,今日一见阿弟杀起权贵来,只恨自己当年杀少了啊”。
  奔命一听,更是苦笑不已,拱手道:“久仰久仰,只是曹兄莫再取笑我了,不是我杀权贵,是权贵马上要杀我了”。
  曹操松开手,又往他奔命肩头一锤,说道:“怕他个甚,大不了回家种田。阿弟不必担忧,我父在朝廷还能说上话,待我修书去保阿弟,大不了你随我去沛国谯县,咱兄弟日日饮酒、快马扬鞭,岂不快哉”。
  奔命见他如此豪爽,心里顿起好感,连声道谢。
  皇埔嵩站在土丘之上看着广宗城内。日中时分,只见教众都跪在地上,虔诚的祷告,看了半晌后,对着众将问道:“诸位以为当如何攻克广宗?”。
  站在黄埔嵩旁边一个身高八尺,容貌魁梧的汉子道:“上下同欲者胜,太平道教众受邪教蛊惑,悍不畏死,若强攻只怕伤亡惨重也未必建功”。
  皇埔嵩点点头,说道:“傅司马言之有理,尔等觉得呢?”
  众人看了广宗城内那狂热的教众,纷纷点头附和。皇埔嵩说道:“我等还是按照卢大人应敌之策,围城待变”。
  一连十余日,曹操日日来找奔命闲聊,兵法、武艺、时务、天文地利、领兵为政,无所不谈,奔命不禁对曹操所知的广博大为惊叹,曹操也有意与他相交,两人倒是越来越熟络,只以兄弟相称。
  这日在曹操营帐内,奔命正与他闲谈时,便听中军大营点将,两人一起赶到时,见黄埔嵩已满身戎装,面容严肃,见众将到齐后,开口道:“方才城内教众尽着白衣,哀哭不已,城内已传来丧乐,我猜测定是贼首张角已亡,此正是我等破城良机,诸位回去整顿队伍,后日晨起之时,即刻攻城”。
  奔命一听大惊,瞬间心乱如麻,随着众人领命出帐后,跑到土丘一看,果然见城内正在举丧,看那架势必是张角已死无疑。匆忙回到军帐之中,招来典韦、吴霸,二人一进账均是满面戚容。
  奔命道:“此时不是哀痛之时,典韦,明日你带兵士攻东门,将教众往南面赶;吴霸,明日你佯攻,待三面城门都被攻破,教众必往南面而来,到时你便放他们出城。待官军追击之时,我等一起阻在官军和教众之间,只把教众往界桥赶去,到那里把队形聚拢,让官军一个都不能靠近界桥。”。
  待二人明白后,奔命又立即派信使快马通知赵云、徐庶早做准备,明日接应教众。
  第三日天色刚亮,官军已进食完毕开始攻城,此时奔命所部两万五千人攻东面、南面,为让教众往南面聚集,奔命让典韦与西面、北面官军一起攻城,不必留情,又让吴霸虚张声势,只是拖延时间,等其它三面城墙破时,忙挥旗示意,吴霸一见,便故作不支,放开了城门。
  城内教众正逢张角病死,士气低落,又被官军一阵猛攻,措手不及,一个时辰后三面城墙便都告破,密密麻麻的数万教众便渐渐往南门冲来,吴霸让到城门一侧,假作攻打,一直见到官军快衔尾追击时,才往教众处猛攻,隔断官军。奔命带着三千人,此时也找不到李乐等人,只得把教众往界桥驱赶。
  日尽时分,六万多教众已赶到界桥,纷纷涌上木桥,李乐、胡才等人在桥边不断的吼着,让众人过桥后前行五里,有人接应,徐和、马相已先过河带着众人往预定的位置赶去,人数众多,丈余宽的木桥挤得满满当当,沿河岸还挤满了教众,奔命等人呼声震天,但并未全力攻打,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河边还剩四万余人,此时皇埔嵩、傅燮、曹操等已领军杀到,奔命等堵住桥头这边,那三人便指挥军队往河岸上教众攻去,一时间,众教徒抵挡不住,纷纷跳河,片刻后,河内便满是密密麻麻的人头,随波浮沉。
  奔命此时已无力援救,只能令众人尽量挡在官军与教众之间,厮杀一个时辰后,天色淡黑,河边已无教众,堵桥的胡才领着教众就往河上游跑去,奔命忙率人尾随,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往河流上游扑去。
  追的半个时辰后,前方胡才已不见踪影,奔命令吴霸率众返回,自己和典韦奔向五里外的预定的树林。到了见众人都没打火把,借着月光才看清,密密麻麻的教众分成了十几个人群,正在吵吵嚷嚷的争论个不休。
  奔命找到赵云时,见他正与李乐等人争吵,忙上前拉住他问。赵云气得发抖的道:“他们还要去造反,不愿意随我走”,奔命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没想到出现如此变故,此时官军正在搜捕,众人再不撤退便来不及。
  走到争吵的几人中间,见李乐、司马具等人都在,忙喝问怎么回事。
  李乐等人黑夜里也看不清表情,静了片刻后,李乐才说道:“阿兄,我等就此别过,大贤良师大仇未报,我等要去再召集人马,报仇雪恨”。
  旁边马相冷笑一声道:“李乐你现在能夜梦神灵,带的人最多,你走可以,但是我的人马我得带走”,话音一落,十几个声音便都附和。
  李乐沉默一下后道:“但随君便”,说完就要离开。
  奔命忙一把拉住,呵斥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吵这些,都随我去,自有安顿”。
  李乐猛的甩开他的手,大声道:“少说这些废话,你想把我等带走,还不是想得大贤良师人马,自立为王。大家都一般心思,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今日大家各凭本事,教众愿意跟谁走就跟谁走,以后成王成寇,各凭本事”。
  奔命听到这话,一股怒气就涌了上来,扬手一巴掌打在李乐脸上,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乐捂着脸,恨恨的道:“好,好,这一巴掌便还了你往日情分,今后各走各路罢”,说完就走到教众处,开始召集人手,围着的徐和等人也纷纷离开,竟一句招呼不打,都去各自召集人马。
  片刻后,小树林里只剩下五百余个伤员,走得一个不剩,奔命捂着脸蹲在地上就哭出了声,没想到费尽心思的筹谋,竟落得如此相待。呼啸的夜风吹在树林里,呜呜咽咽的,竟似在应和一般。
  赵云也蹲在地上痛哭,典韦气得拿起双戟在树上乱砍,口里直骂道:“蠢猪,爷爷就不该来”。奔命哭了一会儿后,见伤员还在呻吟,忙止住赵云、典韦,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彼等已被权势迷住了眼,且由他们去吧。我等恩情已报,从此两不相欠”,赵云拍了拍奔命和典韦肩膀,便着人带着伤员往下游走去。
  奔命和典韦开始摸黑往广宗赶去,一路上只觉了无生趣,典韦也是长吁短叹。奔命有意找些话说,对典韦道:“阿弟,称王称霸便如此重要,往日兄弟情分都不讲了?”。
  典韦长叹一声,说道:“阿兄,权势迷人眼,随他等去罢,我等恩情已还,放下别去想了”。
  两人赶回广宗时,城内已是尸横遍野,家家户户都门户大开,兵士还在往外拉人,奔命一问,才知皇埔嵩下令,城内无百姓,但有黄巾贼,抓住后送往校场,一起处决。
  奔命一听大惊,急往校场赶去,校场内已是哭声震天,密密麻麻全是人。皇埔嵩诸将领都在点将台上,个个喜气洋洋。皇埔嵩一见奔命到来,笑呵呵的道:“王大人辛苦,追贼此时才回。斩得头颅多少,我好向朝廷请功”。
  奔命匆匆一拱手,说道:“贼寇远遁,未曾追到。大人,这城内百姓无辜,听闻大人要全部处斩,还请三思后行”。
  皇埔嵩挥挥手,道:“我有四斩,一、不斩徒耗军粮;二、不斩需派人坚守,徒耗兵士;三、城中十余万人,以人相食,牲畜不如,不斩无天理;四、彼等深受邪教蛊惑,已不可为良民,纵之必复反,不如早斩。你不必多言了,我意已决”,说完诸将纷纷点头。
  奔命心中发急,想了想后道:“大人,我也有四不斩,一、彼等均为我大汉百姓,不教而诛,情理不容;二、我愿将彼等整顿,不费大人一粮一卒;三、我愿竭力整顿教化彼等,使不复反;四、若大人执意要斩,我当上表奏明陛下,弹劾你杀良冒功”,曹操见奔命置自己于险地,连使眼色,奔命只作不见,直视着皇埔嵩。
  皇埔嵩脸色一变,冷冷的看着奔命半天,诸将见情势不对,纷纷沉默不语。半晌后,皇埔嵩哈哈一笑,说道:“好,那我二人便同时奏报陛下,看陛下是定你个纵敌怜贼之罪,还是判我个杀良冒功”。
  说完一摆手就甩袖冷着脸走了,傅燮等将领也怪奔命多事,瞪着眼就随着去了。只有曹操走到奔命身旁时,拍着他的肩膀说道:“阿弟,何必如此,不过几个百姓罢。不杀他们,众人哪里来的军功,你这可是得罪一大批人了,某窃为阿弟失策”。
  奔命苦笑道:“良心难安罢”。
  曹操哈哈一笑:“好,好一个良心难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阿弟是个汉子,日后有难记得到沛国谯县寻我。我当与阿弟共谋一醉”。
  奔命也被他感染,抛开愁绪道:“好,他日我等共谋一醉”。
  曹操与奔命一击掌,大笑而去。
  次日,皇埔嵩便让众将署名,联手弹劾奔命纵敌怜贼,不听将令,忤逆上官等罪。
  奔命无法,也只得上表弹劾皇埔嵩杀良冒功之罪,又快马报石韬,多加转圜。
  皇埔嵩与众将自此后便再也不让奔命参与军机,只有曹操日日前来闲话。奔命劝他远离已免惹祸上身,曹操听了哈哈大笑:“我视彼等,混吃躺死之辈耳。阿弟无需忧心,倘若处处委曲求全,有何畅快,还不如早死为安”。
  奔命听了大是感激钦佩,两人相交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