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萌生新意
作者:冰月双清      更新:2021-06-25 01:41      字数:2339
  史太公去世以后,朱武想起了另外一个对自己倾注了心血的人——师傅王进。
  尽管王进离开时间不久,但一去关西经略府杳无音信,他和史进心里惦念牵挂,总不稳便。这一日在史家庄跟史进较量些刀法,歇凉时二人一处商议,怎生能见一下师傅也好。
  “哥哥听我说,如今太公没了,我又无家小,无牵无挂,把庄子托付给哥哥,就去关西经略府找师傅,见一面知道着落也安心。”史进道。
  “我跟你一道去。”
  “这可使不得,哥哥是山寨的主心骨,你若去了倘使官军来时却教大哥、二哥怎么办。”
  “这个不妨事,今时不比往日。其一,淮西军占住均州,华州府如芒在背,自顾不暇,没来由招惹‘重庆村’,这是官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一贯作风;其二,即便是官军来了,‘重庆村’总共有两千四百人马,退守少华山可保无虞,慢慢却与他计较;其三,陈达、杨春两位哥哥在没我时,尚且整理的山寨人丁兴旺,如今经历了一些事,自有主意,况且还有伍肃、三朱、赵四辅助,万无一失。”
  “只恐二位哥哥不放你去。”
  “除了去看师傅,你我还要办一件大事,说与他们听,自然就放了。”
  “什么大事?”史进一听来了兴致。
  “淮西王庆原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牌军,上了童贯的女儿,被发配到陕州,又跟陕州管营龌龊,这才纠合一批流氓逃到房山,夺了原头领廖立的山寨,打家劫舍,掳掠村镇,周围盗贼无赖都来归附,也是官府腐败无能,被他逐渐占据州府,自立为王。这等人横行一时,必不长久。”
  朱武见史进认真倾听,继续说道:“你我兄弟四个蜷缩在‘重庆村’这个方寸之地,施展不开拳脚,只因华州乃是大宋西部军州重镇,兵多粮广极难撼动。现在有王庆牵制,华州不敢妄动,一旦淮西军有所闪失,我等又孤立无援,迟早遭他围剿。古语道‘晴天晒网,未雨绸缪。’我预备着联络天下与我等同样心思的江湖豪杰,同气连枝,一脉相承,退则相互应援,进则共举大事。”
  “好!”史进兴奋地一拍大腿,他年轻气盛,唯恐天下不乱,听说要结识江湖豪杰,恨不得立时就去。“豪杰在哪里?”
  “听说江湖盛传,天下有十二座山头,打劫官队,掳掠富豪,少的聚集着三五百个喽啰,多的啸聚着两三千兵马,少华山就是其中之一。我打算拜访其他十一座山寨,组建‘好汉联盟’,聚则攻城略地,打破州府,散则隐匿山林,骚扰州县,务必传递‘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好汉纲领,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
  “哦。”听说又是联盟,史进有些泄气,“‘重庆村’联盟八个首领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尚且各怀心思,分崩离析。十二座山头相隔何止千里,联络困难,更不说约定起事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道不同不相与谋。我兄弟四人为何情投意合,心意相通?天下必定有与我们相似之人,‘莫道前路无知己’、‘人有沉浮花有期’。”
  “哥哥总拽诗文,怎听得懂。”
  “大郎也莫要总是打熬筋骨,有空多读点书。连赵四都知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有了人生格局,思考人生就会多些方法。”
  “项羽乃是英雄,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学会了武艺也只不过能赢一个人,没有大用处,要学就学足以赢一万个人的兵法。”
  “可是西楚霸王的武艺也很高啊,说是古今第一人也不为过,他是我的偶像。”
  “你的偶像都说了,平定乱世,光靠个人武艺是没用的,要懂得用兵之术。现在的官府苛政,跟秦朝末期有相似之处,大郎千万不要执迷于技击,荆轲又怎样,还不是杀不了秦始皇,西楚霸王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史进似有所悟,定定地看着朱武:“哥哥教我。”
  “人的成长有四个阶段:第一是大视野阶段,需要行万里路,增长阅历见识;第二是大格局阶段,需要读万卷书,通晓古往今来;第三是大胸怀阶段,需要交各种人,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第四是大手笔阶段,需要确立目标,活出一个精彩人生。这是我经过三生三世才总结出的四个大。大郎现在先从大视野阶段开始,随我游历各州,拜访十一座山头,见识一下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山寨头领风采。”
  史进听了心头豁然开朗,喜不自胜,连忙道:“我这就收拾些金银细软,随哥哥去少华山,向大哥、二哥辞行。”
  同时也一头问号:朱武哥哥也才刚过了弱冠之年,为什么精通这么多事,难道当真是天降异人?他说什么三生三世,其中必有深意,需要慢慢参悟。
  陈达得知朱武和史进要去关西经略府去找他们的师傅王进,便派人从蒲城县招杨春回到少华山,为朱武、史进设宴饯行。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二位兄弟感念师恩都是人之常情,只愿看了师傅早些回来。”陈达举杯与三位兄弟一饮而尽。
  “好教哥哥知道,我打算看过师傅之后,暂时不回山寨,跟大郎一起走遍中原绿林,联络成网,互为应援。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少华山倚仗天险,抵御官军可保无虞,但终究不是长计。中原十二座绿林山寨,多有英雄豪杰,或可结成联盟,共襄义举。”
  陈达沉默了一会儿,自饮一杯,缓缓道:“朱兄弟做的是大事,千万不要以区区少华山为念。我和杨春屡被官府所逼,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只为不受权势欺凌。未曾想过能有一日占据县城,造福一方百姓,这皆赖朱兄弟所赐。”
  杨春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对付一只烤鸡,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中原绿林路途遥远,你和史进此去或一年,或三载也是有的,我和杨春会并力守护‘重庆村’,等你俩归来。倘有大寨可堪歇马,托人捎个信儿,我和杨春就烧了山寨,无论远隔千山万水,带领人马前去投奔。”
  朱武知道生逢乱世,长相离或将成永决,就像王进音信全无,生死不明,所以陈达才有这话。
  史进先忍不住,嚷嚷道:“谁要生离死别一样,三年五载也就是弹指一挥间,‘莫道前路无知己’,‘人有沉浮花有期’,就算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听史进也拽诗文,陈达、杨春被逗笑了。朱武想,这些词儿昨天才将说过,史进这小子学得够快的,看来天赋这事儿不分领域,学习能力是一门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