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同名天赐,敖灵垂青
作者:龙叔重约      更新:2021-11-28 20:49      字数:5138
  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位姓孟的大臣,忠君爱民,却遭奸臣陷害,株连九族。那时,他的夫人孙氏,已是身怀六甲。孙氏在几个忠臣好友的保护下,逃出了京城,买舟远渡,前途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海上突然刮起大风,船小浪高,十分危急。就在这时,游来一只海龟,大如碾盘。海龟托起了小船,直奔辽东。孙氏在海龟的帮助下,在熊岳西南的三十里处登上了岸,所以当地取名龟舟,后来改称归州。
  孙氏在那里小住几日以后,便来到了熊岳山下,落脚安身。她本身江南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丈夫遭难时,孙氏痛不欲生,怎奈丈夫临刑前托人捎信给她:“一定要教子成器,报国救民。”有了这个信念她才活了下来。
  第二年的三月,桃花盛开之时,孙氏喜得一子。为躲避追杀,她让儿子随了她的姓,取名孙天赐。孙氏带着年幼的儿子,靠耕织度日。孙氏聪敏善良。她在熊岳山下,助人为乐,邻里亲和,远近有名。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孙氏的奶水、血水、汗水和泪水伴着孙天赐从襁褓中长大。她教儿子学走路,学说话,读诗书,不知不觉就过了十六年。
  十六岁的孙天赐,看着母亲因辛劳而过早衰老的脸庞,又铭记着父亲的冤屈,读书越发得刻苦了。懂事的孙天赐,每天一边读书,还一边帮母亲种地、砍柴,也时常赶海去捉一些鱼虾。
  这一天,孙天赐到馒首山砍柴,见到一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她身背一小捆儿毛柴,倒在路边。孙天赐急忙上前搀扶。当孙天赐得知老人已经饿了一天的时候,就把自己带到两块饼子给了她。因为,母亲平时总是教导他,要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午后,孙天赐在下山的路上,又听见有人呻吟。他寻声望去,看见一个白发老翁倒在草丛里。那老翁说,他刚从山上滚下来,腿已经摔断了。孙天赐见老人的腿上血流不止,就连忙撕下自己的衣襟,为他包扎好伤处。孙天赐要把老人背回家,老人说:“我这样回家也得死,你要想救我,非得先到这馒首山南坡上,从最陡峭的岩石缝里采来那红花草药才行。”孙天赐一听,马上应声说:“我这就去!”
  孙天赐飞快地跑到馒首山的南坡,他把绳子的一头拴在一块大石头上,另一头系在自己腰上,然后顺着光滑陡峭的石壁,下去采药。当孙天赐重返山顶,解下绳子,刚想下山时,忽然看见那个老翁满面笑容地站在自己面前,他的手里还拿着两个又白又大的热腾腾的馒头。
  老翁说:“小孙天赐,我得谢谢你的好心。上午我吃了你两个饼子,现在我还你两个馒头。你还想要什么?只要是世上有的,都行!”孙天赐说:“老伯,我什么都不要!既然您没事,我就告辞了。”老翁拦住孙天赐的去路,又说:“不急,孩子!听我告诉你,这馒首山啊,就是馒头山。山里有很多馒头,但只有那些心地善良、诚实勇敢的人才能得到。你以后再来砍柴时,就不用再带干粮了,只要到刚才去过的地方,连念三句‘馒头山馒头山,帮助天赐用一餐’,里面自会有许多馒头供你享用。还有,你在这里采到的红花草药,它专治外伤,你可要好好收藏,日后有用。另外,馒头山的天机大事,你不可与任何人讲”。
  反应过来的孙天赐连忙跪下说:“多谢老人家!敢问您是哪位仙人?”老人哈哈一笑说:“我是常来此地的张果老。时候不早了,你快回家吧,免得你母亲挂念。日后我们还可见面。”说完,张果老一挥拂尘,过来一头黑驴,他倒坐其上,随一道金光奔仙人岛去了。(原来是张果老,难道是因为他成仙得到的前世也叫孙天赐,觉得有缘,才试探他,然后决定帮他的?!那为什么要特意嘱咐好好收藏那株药草呢?)
  仙人岛在九垄地一带。前文已经讲过九垄地的来历,原名叫救龙地,与熊岳一河之隔,往南和归州相连。那里的海边礁石很多。孙天赐经常到那一带捕捉海货,但他没有渔具,每次收获都很少。
  一天清晨,孙天赐刚刚来到海边,就听到一声巨响,大海翻腾起来,海浪高达十几丈。接着,从里面窜出两条巨龙,一青一白。它们厮打在一起。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败鳞残甲举目皆是。两条龙从海里打到空中,从空中达到陆地,再从陆地打到空中。孙天赐被这奇异的场面惊呆了。
  它们打到中午的时候,白龙支持不住了,从空中摔到了地上。青龙也逃回了大海。孙天赐急忙赶回家中,将海边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母亲,并说:“母亲,那条白龙伤得很重,咱们去帮帮它吧。”孙氏很赞许儿子的想法。
  他们赶到白龙身边。白龙巨大的身躯躺在地上,任凭那么多好奇的人围观。小孙天赐大胆地走到白龙面前对它说:“我们想帮帮你,你可不要伤害我们啊!”白龙会意地点了点头。
  孙天赐先和乡亲们一起挑来了一百担水,把白龙全身洗净,又从家里拿来了止血化瘀的红花草药,敷在白龙的伤口上,血止住了,但伤口却化了脓。伏天炎热,有几处伤口生了蛆。孙天赐母子日夜守护,挑蛆、上药、喂饭。过了几天,家里一粒米也没有了。孙天赐跟母亲说,让我去搞点吃的吧。孙氏说:“傻孩子,龙吃的多,你上哪搞来那么多的米啊。”“我有办法。”他记着张果老仙人说的话。(原来张果老已经算到了今天的一切)。
  从那以后,孙天赐每天都要从馒头山挑回好多的馒头,一个一个地喂给白龙。孙氏相信儿子,对馒头的来历并不多问。七七四十九天过去了,白龙终于脱离了危险,能够艰难地活动了。人们想把它送回大海,但任凭多少人也没法儿抬动它。
  最后,还是孙天赐想了个办法。他对白龙一说,白龙直点头。原来孙天赐和乡亲们一起捡来了许多柴草,放在白龙周围,然后用火点着了。一下子,周围变得烈焰翻滚,烟气冲天。那白龙趁势翻身,腾着烟雾飞上了天空。白龙在天空久久地盘旋着,向人们致意。好久,它才向大海那边飞去。
  自从白龙被救之后,孙天赐每次到海边都会遇到奇怪的事情。大潮退过,那礁石缝儿和石头坑里,不是有几条欢蹦乱跳的大鱼,就是有几只一二斤重的大飞蟹、赤甲红,总是不让他空手回家。时间长了,怪也不怪了。孙氏经常带着孙天赐面朝大海那边烧几炷香,磕几个头,暗谢白龙使人间逢凶化吉,让人们安居乐业。
  转眼一年过去了。熊岳城一带又流行起了瘟疫,染者十有七八,孙氏也不幸被染上了。一天夜里,孙天赐梦见一个美貌少女,告诉他只要到雪帽山采一朵灵芝、两根人参、三株长命草,再到山下的龙潭瀑布担来一担龙泉水,将三味药浸透,病人只需喝上一口即可痊愈。
  第二天一早,孙天赐把梦境告诉母亲后,就立即挑上水桶,别好柴斧去了雪帽山。那雪帽山,在熊岳城以南三十里,归州以东四十里的九寨三道河村,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山上积雪终年不化。这里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沟壑幽深。山间丛林茂密,常有野兽出没。
  孙天赐一路急行,可是当他来到山脚下的时候,却被一座石门挡住了去路。他攀不过,绕不过,使出全身力气也推不倒。费了半天的劲,他渴了,想寻附近的人家讨点水喝。孙天赐推开一个虚掩着的院门,只见这户人家房屋高大宽敞,富丽堂皇。
  门虚掩,孙天赐见院中有一位老妇人,就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说:“老母亲,我路过此地,能否讨碗水喝?”老妇人问孙天赐:“年轻人,你为何来到此地?说清楚,我就给你水喝。”孙天赐讲明来有,老妇人摇了摇头说:“自开天辟地以来,这山就没有人能进去过,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我这偌大的庄园,良田千顷,有花不完的金银财宝,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可惜我膝下无儿,只有一小女尚未许人。我见你忠厚孝义,说话斯文,有心将你留下,你可愿意?”说着,老妇人向室内高声叫道,“屏儿,还不出来给客人沏茶?!”珠帘一挑,一个少女端着茶走了出来,她艳丽温文,眉目传情。
  孙天赐急忙低头下跪说:“老母亲,感谢您的一片美意,怎奈家母及四里相亲均染瘟疫,不采回药材,担回龙泉水,晚辈绝不生还!还望老母亲开恩,指点迷津。”半晌,孙天赐只跪,头也不抬一下。
  老妇人见孙天赐如此执着就说:“那好,你起来吧!既是这样,我就成全于你!不过,你须做到三件事:这一我要在你背后用焚香烧成五个字;这二来,你得受三日叮咬之苦;这三嘛,你得救一个人,并答应她一件事。”
  孙天赐答道:“老母亲,这第一件事不难,但不知第二、第三件事,是受何物叮咬,解救何人,又应他何事呢?”老妇人告诉孙天赐说:“世人想进雪帽山,须靠阴阳二气的合力,连闯三门:地门、天门、孝门。一门更比一门高。一门更比一门大。那每一座石门的下面都压着一只巨龟,他们分别被一千只蜘蛛,一千只蝎子和一千条蛇缠住,无法起身。你须赤身露体,在三道门前各跪一天,任凭叮咬不得叫苦,不得动身,把那些蜘蛛、蝎子、毒蛇,全都引到他身上,那巨龟才能动身,石门才能打开。你能做到嘛?”孙天赐毫不犹豫道:“能!”
  老妇人接着又说:“因为打开三门,需要靠阴阳二气,而你的身上只有阳气,巧得很,昨天正有一女子,在此正西二十里的石硼山古云寺立庙,与你合力破门。三门破后,你即刻前去拯救于她,你须应她一件事,否则她将气竭身亡。这条你能做到吗?”
  “能”孙天赐应下。老妇人接过屏儿手中的香茶,递给孙天赐,又转身让屏儿取来焚香。老妇人在孙天赐的背上烧成了五个字—“百善孝为先”。然后,她慈爱地对孙天赐说:“孝心会感动天地,让这五个字会帮你们打开三门,伴你一生!去吧。”
  孙天赐又深施一礼:“多谢老母亲!”可是等他抬头一看,哪里有什么庄园,刚才的一切已荡然无存,自己正身处一座破庙前。庙门上写着“文殊院”三个字。只是,他的后背还炙热发痛,他的口中还留着清新爽润的幽香。
  孙天赐依菩萨指点,赤身三日,任凭叮咬,果然地、天、孝三门全开。孙天赐顾不上多看眼前雪帽山那锦绣壁画般的秀丽风光,转身向西面的山上跑去。一座小庙前,正有一女子直跪在那里。只见她面色如纸,目光灰暗。供桌上,最后一排香即将燃尽。孙天赐高声叫道:“姑娘保重,山门已开,快快请起!”他正要上前去搀扶她,忽然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有如地动山摇。
  孙天赐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三只巨龟驮着那三块山门走来了,它们先将天地两门竖在两侧,中间的孝门被高高驮起,那一声巨响后,孝门被正正当当地安放在天地门之上。
  千年风雨,沧桑巨变。那座山,后来叫做石棚山。虽然那座古庙早已不在了,然而地、天、孝三门却完好无损地挺立在石棚山岗上,令游人叹为观止。
  再说那女子,随着那一声巨响,如释重负,昏厥在地。好久,她微微地睁开眼睛,急问孙天赐:“你找到药材和龙泉路吗?”孙天赐要先送她回家,她执意要孙天赐先扶她去龙潭。
  路上,那女子说,她叫敖灵是东海龙王敖广的三公主。那年,她只身出游,碰到了一条的青龙,躲避不及,被青龙缠住。那青龙要抢她回去成亲,她不允,因而厮打受伤。幸好,她被孙天赐母子及众乡亲搭救,才得以生还。小白龙敖灵把那一切铭记于心,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报恩,才有了后来这些事。
  还说之前就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也是在九龙地那被救的。孙天赐说:“真是巧啊,不过也说明你真的是非常美丽”一句话说的敖灵脸色绯红,煞是好看。
  小白龙告诉孙天赐,这龙潭瀑布,就是她经常来洗浴的地方。龙泉水,聚天地之灵,积日月之精,汇雪帽山滋润百草甘露,浴之,化瘀止痛;饮之补中除病,无论伤病多重,只需片刻即可恢复元气。
  孙天赐搀扶着小白龙敖灵终于到了龙潭边,只见那山,壁立千仞,如切如削,十几丈宽的龙泉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像一条飘动的白色绸缎带,伴随轰隆的涛声,好一派壮观的景象。那山下的龙潭,方圆数十丈,水缓处,碧波轻盈,静影沉碧。
  小白龙敖灵轻轻地走进潭水里。转眼间,白衣少女不见了,清澈的潭水深处潜着一条小白龙。一会儿,白衣少女敖灵又从水面上钻出来。她亭亭玉立,神采飞扬,拉着孙天赐的手说:“我们快上山采药吧。”
  他们采药回来,又到了龙潭。说到第二年便是大比之年,孙天赐将进京赶考,二人在一片离情别绪下,不免一番海誓山盟。小白龙敖灵拔下两片龙鳞,赠给孙天赐说:“哥哥愿意收下吗?”孙天赐急忙回答说:“当然愿意!我一凡夫俗子,得蒙龙女不弃,三生有幸。”敖灵接着说:“哥哥记住,拔龙鳞,痛龙心,日后有事,敲三下龙鳞,如同唤我。”
  孙天赐欲咬下指甲作为回赠物,小白龙急忙止住他说:“哥哥万万不可!我有十万龙鳞,你只有十个指甲,咬掉了,会误大事的。”孙天赐说:“可我身上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你用龙鳞赠我,我一个七尺男儿,怎可有赠无还?!”
  敖灵说:“哥哥说的哪里话,你已经给了我一件比什么都珍贵的东西,就是你那颗金子般的心,不信你看。”她从地上捡起两块石头,又说,“这是他已经化疗,它就是你我二人的心。”她顺手把石头扔进了龙潭。眨眼间,龙潭里长出来一片片的荷叶,开出来一对对的莲花,成百上千,和山上的野花交相辉映,争芳斗艳。因此,后来这雪帽山也叫千朵莲花山。现在,那千朵莲花山山顶上的白云深处耸立着“古云寺”,山脚下有一座“三皇庙”。
  因为那三株草药和龙潭水真的很灵验,没多久,孙氏和乡亲们的病就医好了。人们为感谢孙天赐和敖灵,也感谢文殊菩萨,至今三皇庙里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