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丰臣の野望
作者:燧发枪      更新:2022-01-28 16:52      字数:3125
  壬辰戦争爆发仅仅三周时间,朝鲜首都汉城就已陷落,征韩的日本军队将日本战国第一兵家武田信玄(甲斐の虎)学自孙子兵法“疾如风,侵掠如火”攻击戦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中国《孙子兵法》时至今日已被世界各国称为“兵学盛典,武经冠冕”。相对中、韩及一些南亚遵从“孔孟中庸”之术国家来说,日本与西方国家的有识之士更崇尚理性刚猛的《孙子兵法》,并逐渐将其融入到军事行政领域当中。
  美国《新闻周刊》言道:“吸取了这本书,您可以扔掉所有管理领域方面的当代书籍”。美国四星上将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tommyr.franks)在海湾战争中曾言及:“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2016年,亚马逊(amazon)数据显示,作为畅销书的《孙子兵法》全球排名二百二十二名;军事战略类第一名,亚洲历史第一名,东方哲学第一名!
  然而,四百年前,承平日久,不修武备的李氏朝鲜早已将《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些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之言抛掷九霄云外,国防体系在日军的迅猛攻击下土崩瓦解。
  1592年5月12日,在名护屋城坐镇的丰臣秀吉,获悉小西行长已攻占朝鲜国都汉城,遂大喜,当即拟定《丰太閤三国处置大早计》,任命了一系列对未来征服之地的统治者,做起来蛇吞象的野望之梦。
  《丰太閤三国处置大早计》内云:“拟恭请天皇于后年移都北京,呈献都城附近十国与皇室,诸公卿亦将予采邑;大唐(明)国之关白以秀次任之。日本关白一职,可从大和国中纳言(丰臣秀保)、备前国宰相(宇喜多秀家)二人中择一委任;日本帝位由皇子(良仁亲王)或八条宫亲王(智仁亲王)继之。可置岐阜宰相(丰臣秀胜)于高丽,不然则令备前国宰相任之,如是则令丹波国中纳言(丰臣秀秋)管理九州等等“。(日本《国史资料集》卷三)
  在小西行长的第一番队进入汉城的当天,日本征韩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所部第七番队也在釜山登陆。
  而此前,侵朝日军其他各番队兵马也早已陆续登陆,并分头征讨还未被占领的朝鲜南部各地:福岛正则的第五番队兵锋直指忠清道;小早川隆景、毛利秀元的第六番队则开始攻掠庆尚道与全罗道;毛岛吉成和岛津义弘的第四番队则挥军直取江原道;而不久之后总大将宇喜多秀家也率大军北上汉城,统辖京畿道。
  日军的速胜使丰臣秀吉认为这场战争胜利已成定局,他狂妄的认为,用兵二十日已攻陷朝鲜京城,下一步攻入明国的时间也不会为期太久。为此,他令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对朝鲜宣祖遣使诱降或予以捕杀,以减少进攻大明时的阻力。
  同时决意亲征,命武藏大纳言德川家康留守日本,加贺宰相前田利家与左近卫少将蒲生氏乡各领二万兵马为先锋,秀吉自领六万主力继进,将此前充作预备梯队的十余万后备军尽数投入战场,扫荡朝鲜,直入大明。
  但丰臣重臣浅野长政(丰臣の族亲,从五位下弹正少弼,封邑二十二万石)听闻丰臣秀吉荒唐的举措之后,遂直言进谏。
  浅野长政认为:“现在天下初定,创痍未平,国人皆希望休养生息。而殿下出无名之师征伐异域,让子民曝尸于海外,哭嚎声闻于旷野。沉重的赋税导致经济崩溃。如此情况下您入朝亲征,那么全国六十州的盗贼都会乘机而起,德川公(德川家康)再尽心竭力又怎能应对这种局面?臣恐怕殿下舟师不到釜山,国家社稷已经归于他人之手。这个明眼人即可看穿的问题,以殿下的睿智,怎么可能失察呢”?俗话说,”鳖欲食人,反为人所食。我看正是说的殿下您了”。
  史记,浅野弹正曰:“顾天下才定,疮痍未愈,人人希休息无为。而殿下乃兴无故之军,以残暴异域,使我父子兄弟暴骸骨于海外,哭泣之声四闻,加之漕转赋役之相因,所在尽为荒野。当是之时,殿下一举趾,则六十州之寇贼,雷动风起。虽有德川公,安得镇定之乎。是其所以愿外征尔。臣恐殿下舟师未达釜山。而根本之地。已为他人所据“。鄙语曰,“鳖欲啖人,反啖于人。殿下之谓也“。(《日本外史-丰臣氏》)
  这种死谏的方式令丰臣大为恼怒,欲治浅野长政重罪。而恰在此时,日本国内却发生了梅北一葵の叛乱,深感自责丰臣秀吉遂向浅野长政致歉。
  原来,1592年6月14日,岛津藩家臣梅北宮內左衛門国兼与田尻但馬守等三百余人接到丰臣秀吉发出的征韩令。前往九州肥后国加藤清正的领地佐敷城中转时,因舟船未备,申请入城暂住休整。那知留守佐敷城的加藤清正家臣安田彌右衛門等甚为骄横,竟以没有接到熊本方面命令为由予以回绝。
  日本内战时丰臣氏与岛津家之间的仇怨就此爆发,在“为萨州报君父子弟之仇”口号下,梅北国兼等人公然扬起叛旗,起兵造反。在原本不满丰臣的藩士豪族支持下,造反者纠集了数千之众攻占了佐敷城。梅北国兼占据佐敷后,又派東郷甚右衛門与田尻但馬率千余人驾兵船十二隻,水陆并进攻打八代城。
  但是,梅北一葵之乱,仅持续了三四天就被镇压下去(一说十五天),梅北国兼、田尻但馬守与東郷甚右衛門等人尽皆战死。梅北国兼的首级被送到名护屋城在海边暴晒,残躯则被埋在佐敷五本松。
  史记:“北宮內左衛門國兼與田尻但馬守寢陵加藤主計頭清正之領分肥厚州,攻拔佐敷城,以為屯營。又以田尻但馬守破卻小川。此時肥厚人松浦築前守者運易策,殺但馬守及田尻荒二朗及五郎等壹百人,梅北國兼為境善左衞門及安田彌右衛門所殺。壹說梅北國兼領兵二千,據佐敷花崗山壘,力戦而死也”。“国兼の首传送名護屋城浜辺暴晒,胴体埋葬于佐敷五本松”。(日《町田氏正统系谱》、《鹿児島県の歴史》)。
  因梅北一葵叛乱牵连的岛津藩吉田城城主岛津岁久(正五位左卫门督)受到丰臣秀吉发出的“岁久征伐令”,遭到兄长岛津义久的讨伐,最终在日本鹿儿岛樱岛吉野台龙ヶ水自刃,从而上演了丰臣治下,藩国大名兄弟自残的悲剧。而年仅十二岁的肥厚国北部大名阿苏惟光(阿苏氏第22代领主,阿苏神社大宫司)亦因“梅北一揆”兵变,被怀疑与岛津岁久及梅北国兼等人勾结,在花崗山被斩首。
  在梅北国兼举兵造反,给穷兵黩武的丰臣秀吉以当头棒喝之时。关东常陆(茨城县)的农民也拒纳军粮,使正欲渡海作战的该国大名佐竹义宣所部处于“奄奄待毙”状态。这昭示着,在巨大的战争消耗下,丰臣秀吉的统治开始出现波动,日本各地不时发生骚乱,征韩军也开始出现了逃兵。而在日本战国时期就与丰臣家怀有宿怨,编入加藤军中的岡本越後守清藏更是带领二百部众直接投奔朝鲜。
  占领汉城的日军在残杀劫掠之后,为维持其有效统治,开始执行招抚手段,加藤清正家臣斋藤與三右衞門立本将丰臣秀吉的招安书,张悬于京畿各地。
  “迩来朝鲜政苛吏烦,四民失其所,予虽不敏,将布善政于境内,救民生于涂炭。文武官僚先服者,随器授职,后者罚莫赦。如其农商速还旧居,各修其业”。
  “大王已逃城中,朝鲜今属日本,故命使价要治各道国士及村民。服日本,犹服前代者,岂有异论乎?然莫散在。今郡县官仓之米谷、玉帛、丝麻等好矣。且某牧主、某县监,百姓男女,亦不去某处。而请事使价思旃“。
  天正壬辰日,丰臣秀吉、行贞吉成等。寄两道吏、户、礼、刑、工、伯等。
  躲避战乱,却故土难离的朝鲜庶民在日方的招抚下,纷纷返回家园,汉城在日军的军管之下,似乎恢复了原有的生活状态。(“士民奔避者。未久还集。坊里市肆。依旧塡满。与贼相杂。贩卖交易。贼多出精勇。紧守四门。而我民之带贼帖者。不禁出入。于是服役受帖。无敢违逆“。)
  然而好景不长,年轻的总大将宇喜多秀嘉将大本营设在朝鲜太庙当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军进驻不久后,就不断发生士卒暴毙的事件。宇喜多秀嘉惊怒之下烧毁了朝鲜人心中的宗庙殿堂,此种羞辱之举,令朝鲜大众愤恨难平。(“堂堂寝庙,豕蛇穴之。赫赫神京,禾黍生之。在天之灵,监临于兹。磔妖诛丑,不留晷时。凶焰斯虐,爰焚爰毁。痛结神人,为百世耻“。)